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關於兩種發展路徑的自覺#Y27

關於兩種發展路徑的自覺#Y27


關於兩種發展路徑的自覺

#Y27




說點「個人成長」相關的。


以下是在818活動上想到的。


 


(一)岔路左右




葉問打詠春拳打了若干年,某一天,看著夕陽餘暉下的嬌妻,開始尋思著:是繼續北上單挑八大門派,「贏了站著,輸了躺下」呢,還是去香港開武館,動用過往個人積累去形成自己的組織,用經營去賺錢?


 


在社會上打拚的人,到了三十歲左右,在事業發展上所面臨的種種選擇題,本質上都是一個二選一:是持續發展個人能力、還是機構化組織化?


 


一個設計師,接下來是繼續攻堅、去拼德國紅點、IDEA,每天花12小時鑽研色綵線條和材質,還是要在公司里教年輕的學徒,2小時審周報做工作排期、2小時在管理會上撕逼、6小時和老闆討價還價背板上多加一條線,然後被老闆一句話懟回來:


「老王啊,這條線的工藝30塊錢,我們出貨300萬台,一年就少賺一個億啊親。」


 


一個律師,是要繼續自己獨立出來搞個小辦公室,守著自己方圓一尺內的老客戶賺安穩的年費,還是繼續與其他合伙人一起打拚出響亮的金字招牌,但是接受在每年分紅時面露獠牙,爭個不休?


 


多軍自己單槍匹馬建倉建到第十套,也得想,是繼續榨乾自己的單兵作戰能力,還是搞個公司把手上的的物業經營起來,盤活成一個個的正現金流呢。


……


 


過完懵懵懂懂的發育期,到了一定成熟度,

總歸要進行路徑抉擇的。



儘管各行各業玩法思路不同,但所有的抉擇題提煉一個t-1出來,無非是——


個人向左,組織向右,我選何方?


 


 


(二)競爭錯位



「個人化」和「機構化」兩種技能樹在剛剛萌芽的時候模糊而相似,可以、甚至必須是齊頭並進的,這樣人的能力才算完整,才能保證你在步入社會初期不會因為明顯硬傷而夭折。


但隨著年歲漸長,個人的專獨發展與組織的協同成長,對於能力和精力的要求都越來越分化,想要往前走得更遠,就必須聚焦一條路,跟另一條路可能的風景揮別。


 


個人化的遠方,有專家的風景,有屬於自己成名立足的一方天地,有更多狹義上的自由和自主。

而與之相生的,是一個人在某項專業能力走到極致後

必然的孤獨


和愛因斯坦同一時代聊得了相對論的人,一個圓桌都坐不滿;


普通人連哥德巴赫猜想具體是什麼都說不清楚,但卻都知道陳景潤不洗襪子撞電線杆、牛頓至死還是處男的梗。


那些極致「個人化」的人,以世俗社會的眼光看,都有些瘋魔。

他們極致的專業化一方面成就了他們,也同時讓他們內心的情感變成人跡罕至的荒漠。


 


機構化的遠方,有完備的組織和可靠的戰線,可以彌補個人化的孤寂,機構的枝葉越繁盛,身處其間越覺得熱鬧歡騰,並且有所蔭庇。


但這庇護之下,腐敗和利益分割也像宮斗戲一樣狗血,個人的心氣被磨滅,署名權消失。能存活下來的,都是為組織利益妥協過、交過投名狀的人。


 

兩種路徑之間,選擇本身是中性的,特別是在現在這種社會環境下,集體思維從父輩那裡瓦解,個人化還是機構化,做得好都是好漢,這一點我們早就拎得起放得下了。


 


但我觀察到一種風氣日盛,有可能會迷人眼,干擾到一些朋友進一步的發展。不吐不快——


 


兩條路上的人,經常會

錯位競爭、錯位比較


看不清楚自己路徑上真正應該參照的對象。


 


先問一個簡單數學題:





一個打工的個人A,每年工資賺200萬;


另一個人開了間小工作室B,一年收入220萬,其中20萬分給了倒茶拎包的小助理,自己凈賺200萬。


誰更有資格給大學生宣講自己的「成功經驗」?


 


水庫歷來瞧不上打工小白領,但是在這個case里,

相對做得更好的,其實是前者。




















自己


助理



個人


200萬


0



(小)機構


200萬


20萬



 


明明「GMV」更高,為什麼小工作室負責人做得還不如一個臭打工的?


如果我們再細一步拆分兩個人「單項技能回報」就看出問題了。




















個人原技能樹


助理的技能樹


管理技能樹


個人A


200萬


0


0


機構B


200萬


20萬


0


 


小工作室負責人,在助理所謂協作下,多創收了20萬,但是多出來的部分全部裝進了小助理的口袋。負責人為之付出的管理成本、培養心力,

完全沒有回報。


 


而將自己放置在機構里,帶頭人的精力分配,和創收的模式,應該更接近下表才對:




















個人原技能樹


助理技能樹


管理技能樹


個人A


200萬


0


0


機構B


180萬


20萬


30萬


 


自己在原本的事情上減少一部分精力投入,帶一個價值20萬的小兵,讓他實際創收50萬,多出來的30以「管理水平」的名義,裝進自己的口袋。比起原來的200+20,多的10萬,是「複合技能樹」獲得的回報,1+1>2,才有了意義。


 


我想通過這個模型來說什麼呢?


 


如果一個人單兵作戰,把能力發揮到極致,可以成為某個領域專家王者;而我們對機構,哪怕是很小的機構,要求也都是更嚴格的。


因為競爭賽道變了。


 


事實上在個人轉向「機構化」的道路之前,

有一層斷崖。


 


 


(三)跳崖的心力


 


之所以會出現這層斷崖,始於你的一個心思。




你想「組織化」,想發展複合能力,想構建一個自己做主、為自己所運轉的機構。


為此,你不得不折斷原本長長的個人技能,打回一個新賽道,做自己並不熟悉的事,重新練級。


 


令狐沖在西湖牢底修鍊吸星大法之前,原本有劍宗的三式絕學,但是,內力因為又傷又毒的,已經幾近全非。反倒是因為武功全廢,後來才練得了神功。


人生意外和主角光環,推著他保著他,才跳下了那層斷崖,才有了後來的精進。


 


現實里,跳崖重修的選擇,常人做不出。


美團的王興說,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


 


我有些早年創業的朋友,停步在年入幾百、幾千萬的滋潤生活里。幾年過去,心力和做人的境界沒有成長,甚至比起早年還有所倒退。


表面看上去,自己已經比那些在機構里打工的小白領凈收入高很多,便不願意往前走了。


但其實在這個時期,他們在機構化的路上,走得並沒有那些「個人」程度更深遠。


 


打工者與打工者競賽,誰的個人能力更高誰更好;管理者與管理者競爭,是看誰的心力做乘法的倍數更大。




















個人原技能樹


助理技能樹


管理技能樹


機構B


180萬


20萬


30萬


機構C


0


200萬


30000萬


 


B相較於A,沒什麼可比性,「品類不同」。硬要在A面前秀優越感,實屬加戲。


B真正要競爭的,是C。


為了超越同行C,B不僅應該放下凌駕於A的優越感,甚至應該思量,如何把多多的A招致麾下為自己所用。


心智模型完全變了。


 


當一個個人開始為自己僱傭一個打工者的時候,就意味著他承認了自己在某項工作上的極限,倒茶的極限,拎包的極限,開車的極限……


這些心力老子統統不想付出了。


可這是打工者所看到的圖景。


 


管理者內心知道,不是自己不能寫代碼、不是自己不能畫圖——他們甚至原先都是極好的工程師,少年天才。







只是要把鑽研這些專項技能的精力,花在更難的事情上。


僱傭,對於管理者真正的意義是,「我用你為我幹活的時間和精力,創造出來的財富,不僅比你的價值高,還有額外的溢價」。


 


「以及,因為我的管理技能樹,才有了你可以無憂無慮的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在我搭建的平台上賺無風險工資。」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不懂設計不懂算賬的管理者,依然可以管著得了紅點大獎的設計,後者還要乖乖給他幹活。


前者並非真的不能幹活,只是,

你的活,他咬了牙可以干,他的活,你連咬牙試試的勇氣都沒有。


 


跳崖的心力,百里挑一。


社會終會獎勵他們。


 


 


(四)結語


 


只不過現在有些局部風氣,剛上道的新人把競爭對象搞錯位。容易自得自滿停下來。我其實寫這篇只是想跟他們說:


你有資本雇別人幫你完成這些事,不算什麼。


你扣掉僱用成本,依然達到了原本的收入水平,也不算什麼。


僱傭的背後,你還要踩穩腳跟,掌握與它相對的另一項

影子能力

,也就是管理。


這樣你在新的路上,才算真正擁有實力。


 


每一項表面的實力,想要真正成都有一個

影子能力。


僱傭人背後,是管理人,讓他為你創造20+30,且30>20;


賺錢能力的背後,是會花錢,讓花出去的錢,成為別人眼裡的認可;


娶了馬蓉的背後,是管得住她不出軌、給你生孩子。


前端能力不是終點,真的把影子實力也緊緊掌握住,才算在這個段位上,踩穩了腳跟。


 


這才是我優於你,配得上你尊稱我一句「先生」、被社會尊敬為企業家的理由。


我的心力,很珍貴,並且足以兌換為社會認可的價值。


 


千萬別拿小機構的220自得自滿,把自己能力的收入賬算清楚,說不定會發現原來自己機構化之後,

並沒有像原來個人發展那般做到了前1%。


 


可是誰讓你當年起心動念,想發展這項複合努力呢?



當你不再親力親為,放手給別人去做時,效率可能下降,腐敗可能滋生蔓延,損失可能發生。


但你接受它,接受不完美,為的是,

退一進三。




責任大,是因為能力大啊親。


與諸君共勉。








【公告】水庫拼圖新板塊




各位,今天向大家介紹一塊水庫新的拼圖。一級

評估

公司的@紫竹晨音 


評估方面的科技樹,目前可以做二明二暗的產品:





明1)抵押貸高評。法律允許範圍內,專業級最高。




明2)按揭貸低評。法律允許範圍內,底線級最低。




上海人,誠信收費合理。有需要的朋友,歡迎微信諮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庫論壇 的精彩文章:

TAG:水庫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