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復治療師:不止是幫你站起來那麼簡單

康復治療師:不止是幫你站起來那麼簡單

見到桑賢明的時候,她剛送病人老張出了院。

老張是在第二次腦卒中(俗稱「中風」)後來到霽達康復中心的。第一次中風後,老張還能走動,就沒有太放在心上;沒想到第二次中風後就失去了自理能力,所有生活起居都要靠家裡人照顧,在床上躺了整整兩個月。

桑賢明告訴界面記者,老張剛來康復中心的時候,連在床上翻身都做不到,想到自己晚年都要在床上度過,整個人的意志非常消沉。「第一次見他的時候,我先教了他怎麼自己翻身,怎麼從床上坐起來,怎麼利用助行架站起來。在我的幫助下老張第一次站了起來,當時他就哭出來了。」

經過兩個月的治療,老張的日常生活能力評估(Barthel指數)從最初的的35分提高到了90分,已經可以獨立完成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行為。因為長期卧床,老張入院時的體重足有190斤,出院時減了10斤,整個人的精氣神都好多了。據桑賢明介紹,卒中患者在接受了康復治療後,再次發病的可能性也會大大降低。

像老張這樣的病人,桑賢明自三月進入霽達以來已經接手了三十多位。每一天,桑賢明的工作開始於給患者的早交班,早交班結束後,以半小時為一單元為患者治療。下午一點到兩點,所有醫生、治療師和護理會進行日常會議,回顧病人在過去的24小時中的治療情況,處理病人的反饋。會議後繼續為患者治療,最後以康復中心的內部培訓結束一天的工作。

進入霽達康復中心之前,桑賢明曾經在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下屬的上海市陽光康復中心工作了九年,任康復治療部物理治療神經組組長。桑賢明認為,公立醫院的康復科有利也有弊。公立醫院可以使用醫保,醫保可以報銷高達80%的醫療費用。「私人機構和公立醫院一個月的康復費用都在3-4萬元左右,但是選擇公立醫院只需要20%的費用就可以了。」不過,公立醫院的病人較多,每個人能得到的醫療資源有限,「幹什麼都要靠排隊,有些醫院有時候做一次康復訓練要排2個小時的隊。」

和公立醫院相比,私立康復中心能給病人更多的關注和幫助,康復效果不言而喻,但是治療價格不包含在一般保險中,費用較為昂貴。然而,由於國內患者對康復醫療的了解還不深入,很多患者會選擇回家自行進行康復訓練,拒絕留在醫院接受康復治療,更不用說是進入私立康復機構。

德國卒中康復專家、霽達康復醫療負責人保羅·舒樂博(Paul Sch?nle)教授告訴界面記者,缺少專業人員指導的康復訓練,不僅無法達到最佳的康復效果,甚至還有可能對患者身體造成二次損傷。「神經損傷之後,患者無法自行使用肌肉、控制言行,康復過程就像重新學習走路和說話一樣,每一步都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引。」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百分之百的恢復到生病之前的身體狀態,但具有康復潛力、能在專業的康復治療後更健康的患者數量,一定比我們所認為的更多。「康復師給病人帶來的不止是治療方法,更是一種希望,在病後重新站起來、回歸正常生活的希望。」桑賢明說。

康復醫學是現代醫學「預防、臨床治療、康復」三位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曾經有一位康復從業者這麼形容康復醫學:「一個國家的康復產業完整度,常常也可以反映出該國的發達程度。」

截止2014年,中國約有396所康復專科醫院,每十萬人配有11張床位和0.4位康復專科醫生,全中國約有20000名康復師。以上海市為例,上海市康復醫師佔總人口比例的2.52%,康復治療師佔總人口比例為3.28/10萬人,對比發達國家10%~20%和50/10萬人的比例尚存在巨大差距,更不用說是全國範圍的數據了。

根據統計,目前中國卒中患者接受康復治療的比例僅為11.5%,在美國這一數字達到了67%,而在作為全球康復行業先驅的德國,這一比例達到了85%。

舒樂博教授告訴界面記者,德國的醫院和康復中心銜接得十分緊密,患者在手術恢復後將會自動從醫院轉入康復中心接受康復治療。早在2005年,德國36.5萬名卒中康復者(約佔康復總人數的45%)已經重新就業,而這一數字預計將在2020年達到41.7萬。

教授還向記者介紹道,德國的康復中心有嚴格的監管機制。患者從康復中心出院的兩個月後,會收到養老基金會發來的一份調查問卷,詢問他們在康復中心的治療體驗,從醫生、治療師、護士的專業水平,到康復中心的環境、食物和設備。「調查結果將會影響康復中心的財政補助,在這樣的質量監管機制下,康復中心能始終保持高水平的治療和服務。」

不過,舒樂博教授很欣喜地看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大眾對醫療健康的認識不斷深入,中國的康復領域發展非常迅速。2016年上海市康復治療師的比例為每十萬人口4個,這一數字據桑賢明估計已經上升到每十萬人口6個。床位數量也已由2007年的5.45萬張增加到2014年的13.88萬張。政府也正越來越重視國民的健康指數和醫療領域的發展,尤其是康復醫療作為新型產業的未來走向,公開數據顯示北京市的一項最新政策《關於加強北京市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在2020年達到國際標準,實現每千常住人口0.5張康復護理床位。

另外,康復領域成為各資本的投資熱點,像霽達康復中心這樣的私立康復機構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另外,康復領域成為各資本的投資熱點,私人康復中心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根據動脈網2017年收集的數據,國內專註康復醫療的42家公司中,有一半創立於2015年後,並且有75%的公司在2016年後獲得了最新一輪融資,可以看出康復醫療行業近年來的活躍程度高漲。

就拿桑賢明的親身經歷來說,2003年桑賢明考大學時,國內的康復行業才剛剛起步,開設康復專業的學校只有首都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一流醫科大學。桑賢明是南通醫學院開設康復專業後的第一批學生,全班共26人。畢業前,桑賢明進入華山醫院實習,當時只有這樣的大型醫院裡有康復科,全班同學的實習點都是三甲醫院。現在的康復專業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全國開設康復相關專業的高等院校數量超過30所,另外還有眾多專科院校。從教學質量、專業技術、硬體設備,到康復理念全民推廣,都有非常大的進步。「沒有人能想到它在十幾年裡發展得如此迅速。」桑賢明感嘆道。

上個月桑賢明剛參加了上海市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學術年會。她告訴記者,前幾年康復師還是一個小圈子,參加年會的康復師們都是老熟人。這幾年與會人員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新面孔加入進來。

據桑賢明介紹,在美國如果要成為康復治療師,必須有康復治療研究生及以上的學位。中國暫時還沒有入職門檻,大專院系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也可以從事康復行業,並且在積累了足夠的工作經驗後,就有資格和本科畢業生考取相同的康復治療師認證。「隨著人口不斷老齡化,以及大家對醫療健康越來越重視,對康復師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現在中國康復治療相關的人才稀缺,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可以加入進來。」桑賢明說。

桑賢明也提到,未來康復師的擔子也會更重。目前國內大部分康復中心的培養機制是借鑒發達國家的,例如霽達康復中心採用的就是德國的康復模式,另外還有日本和美國的康復模式。「如何在西方國家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發展出適合中國人的康復模式,也是康復治療師未來所要做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兩名中國公民在菲律賓遭摩托車手槍殺 現場找到13枚子彈
安倍力排眾議開賭場 把寶壓在了中國遊客身上?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