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五環里的新生意,同城速遞能誕生自己的「拼多多」嗎?

五環里的新生意,同城速遞能誕生自己的「拼多多」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8月28日,同城快遞閃送對外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的D1輪融資,作為於O2O狂熱的2014年成立的公司,閃送可謂為數不多的碩果之一。

閃送從2014年3月創立之初便獲得了鼎暉400萬美元A輪融資,2015年又獲得九鼎投資、天圖資本投資的B輪5000萬美元融資,2017年上半年完成了C輪系列融資,總融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如今又獲得6000萬美元的D1輪融資。知名度雖然相比同時代的滴滴、小紅書、鬥魚差上不少,仍然是於2014年誕生的創業公司里較為成功的案例。

同城速遞:五環里的新生意

同城速遞行業和今年崛起的拼多多、趣頭條正好形成兩個極端,後者主打五環外的消費降級市場,而前者是非常明顯聚焦五環內高端人群的行業。

就像許多媒體都曝光過的那樣,中國地域廣大區域發展很不均衡,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因此無論五環外、五環里都可以誕生新機會。暫不提五環外的生意,以同城速遞而言,它們的主要客戶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人均收入高的大中城市。

因此同城速遞服務的費用一般都不菲,幾乎都要上了兩位數,客戶大多數是「不差錢」的五環里消費者。

不只是閃送這樣獨立的同城速遞公司,巨頭們也都在垂涎這塊市場。早在2016年8月,順豐就開始做同城配送業務了,名為「即刻送」,目標用戶主要是商超和連鎖快餐,為其提供圍繞店鋪周邊3或5公里內的同城專人即拿即送服務。2017年7月,順豐接著上線「順豐專送」,為商戶配送生鮮、蛋糕、鮮花或其他快件。

2017年3月美團點評推出同城幫買幫送服務的美團跑腿,在美團或美團外賣App的跑腿代購中下單,指定物品1小時即可全城送達,可為用戶提供「幫我買」和「幫我送」兩種便捷服務。目前,美團跑腿日訂單量約30萬單,覆蓋全國近100個城市,用戶最常購買的品類有小吃、咖啡奶茶、啤酒、果蔬以及日用品等。

同樣成立於2014年,後來與京東到家合併的達達,一開始主做B端業務。2017年5月23日,達達宣布,將全面升級產品、品牌和服務。達達App將同時服務商戶和個人,並正式進軍同城速遞市場。如今,達達覆蓋全國350個城市、擁有300多萬眾包配送員,提供15分鐘上門取貨、1小時送達、7X24小時風雨無阻的速遞服務。

2017年9月9日,菜鳥網路旗下APP菜鳥裹裹宣布正式開通同城配送服務,首期上線城市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杭州。菜鳥裹裹提供的服務包括即時配送和預約配送兩種,凡是3公里內的貨品,菜鳥裹裹都將在1小時內送達,每增加5公里,配送時間則增加半小時。考慮到目前的同城配送服務僅承諾取貨後一小時內送達,菜鳥裹裹在速度上明顯有優勢。

同城1小時配送正在從最初的外賣市場,逐漸延伸到文件、證件、果蔬、鮮花、電子產品和生活用品等多元領域,這是實打實的五環內生意,順豐、美團跑腿、菜鳥裹裹、達達、閃送、等,同城速遞目前已形成多巨頭並舉的格局。

其實不只是國內,國外主打同城速遞也有很多明星企業。如美國的Postmates、英國的Quiqup。Postmates成立於 2011 年,總部位於加州的舊金山市,主要是為商家提供第三方配送服務,號稱可以一小時內送達任何東西。早在 2015 年,Postmates 就拿到了星巴克和Chopitle的獨家配送合約,還與 Apple、Whole Foods、American Apparel 等知名品牌有合作關係。

成立於2014年9月,Quiqup為倫敦本地用戶提供按需配送以及最後一公里的服務,承諾在一個小時之內將用戶所需的物品配送到家或是其他指定地點。本質上也是主打全職眾包派送的同城物流,直接對標國內的達達。目前Quiqup的收費分兩部分,常規的快遞費以及按照貨物具體情況收取一定比例的物流費用。


1小時配送一個共同點兩個特徵

天浩查閱了中國及國外的同城快遞市場的相關資料,通過查看他們的業務範圍和運營模式,發現目前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同城配送都呈現了一個共同點與兩個特徵。

共同點是,目前的同城快遞基本上都是抓住用戶對「末端快遞配送」的剛需,服務需求點為時效性強、安全性高和服務靈活,為客戶提供精準化的同城配送服務,都強調一小時配送,收費方案以距離或重量為衡量標準,讓廣大消費者可以足不出戶便可享受到優質的產品和便捷的服務。意在解決高度商業化的大城市,一些對即時性要求很高,普通快遞公司無法滿足的差異化市場。

同時行業還有著兩個比較明顯的特徵:

第一個特徵是眾包PK專職。目前很多傳統物流企業以及主打外賣的企業都是走專職路線,比如同城急送、美團外賣、餓了么外賣等等。而達達、閃送、美團跑腿,及美國Postmates都是走眾包路線,眾包主要解決快遞人員不足的問題,合理利用資源,降低物流成本又實現經濟共享。

專職快遞員成本自然高,但是服務質量也會有保障。餓了么和美團外賣在騎手隊伍的建立上,每年都會花掉大筆的開支,但這也客觀保證了兩個平台配送外賣時的服務品質。而眾包模式長處是成本會更低,然而弱點就是對服務的管控力度就會很小,一些偏遠地區想要使用同城速遞,往往會面臨沒有騎手的尷尬。

第二個特徵是B端結合 C端。以外賣為代表的美團、餓了么等走B端服務,騎手團隊專為直屬的公司服務,當然他們也在開發一些新的業務,比如說今年餓了么就推出「極速社區送葯」服務。另一部分如閃送等專註於服務C端市場。但大多數時候相互之間的界限沒有那麼明顯,大多是兩者兼顧,比如美國的Postmates既同家樂福深度合作,又服務C端市場。

從兩塊市場體量來看,B端市場比較大,僅一個線上外賣規模去年就達到2000億左右。而C端市場,雖然誕生了閃送這樣明星企業,可無論是其每天的接單量和估值規模,都尚未達到獨角獸的級別。


雙雄融資同城速遞大戰將至

就在閃送對外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的D1輪融資的二十天前,達達-京東到家宣布已完成最新一輪5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分別為沃爾瑪和京東。

達達目前已覆蓋全國 400 多個主要城市,服務超過 120 萬商家用戶和超5000萬個人用戶;京東到家覆蓋了北京、上海、廣州等近40個主要城市,註冊用戶 5000多萬,月活躍用戶超2000萬。而目前閃送業務已經覆蓋到了220個城市,每日活躍的閃送員超過46萬人。用戶到達1億,隨著兩強融資落定,同城速遞大戰即將拉響。

雖然餓了么、美團此前業務更多地是聚焦B端的外賣市場,可尚是小眾市場的C端價值也越來越被巨頭們看中,尤其是閃送、達達的融資,將會進一步催化巨頭對C端的重視,有三個理由讓巨頭不得不為此動心。

首先,同城速遞消費者大多為高凈值用戶。無論阿里京東美團,甚至順豐都覬覦這塊市場。根據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同城速遞已成為物流行業增速最快的子行業,未來五年仍將保持30%的增速,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超2000億元(未將外賣列入其中)。

此外,比達諮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中國即時配送市場交易規模達436.3億元,較上個季度環比增長25.6%,用戶規模達3.93億人,環比增長7%。同城速遞雖然規模尚不算大,但動輒幾十元的同城速遞費用,證明了該行業服務的用戶,都是高消費、高凈值用戶。雖然目前市場盤子還不大,可未來潛力不可估量。

第二,外賣市場誕生強大的騎手團隊,為了盈利模式多樣化介入C端是必然。傳統外賣市場有美團和餓了么分庭抗禮,兩大陣營各自擁有強大的騎手配送團隊,B端市場已經飽和。隨著用戶規模提升及用戶需求多樣化,同城配送從外賣逐漸向代買、代辦、代幫等場景擴展,開始向C端延伸和滲透。

美團外賣很早就開始就在美食之外,兼送水果、蔬菜、超市、鮮花、蛋糕等,成立美團跑腿更多的是為了優勢互補。加之今年餓了么推出「極速社區送葯」,無不證明這個猜想。而如順豐這樣的物流巨頭,進入同城速遞市場更多的是戰略防禦,畢竟同城1小時首先衝擊的就是以速度聞名的順豐旗下短程快送業務。

第三同城1小時配送是新零售重要一環,電商巨頭必然不會放棄。在2018鈦媒體T-EDGE科技生活節上,閃送聯合創始人於紅建公布了一些奇葩的訂單,某個用戶竟然讓閃送員幫他送廁紙。這些奇葩的訂單反應出同城配送的市場潛力巨大,事實上閃送訂單的年複合增長率超過300%。

可要知道,無論是送什麼,從業務邏輯來看,用戶-速遞-商超這個鏈條,正好暗合新零售的雛形。在各大電商巨頭推進新零售布局之時,作為新零售重要環節的同城配送,必然會引發電商巨頭們競相圈地落子。僅這一條,阿里、京東未來都會不計成本的投入,所以說同城速遞大戰在今年之後會度過平靜期,或將開始一場腥風血雨的混戰。


前景雖好三座大山難出「拼多多」

同城速遞無疑真金白銀的「富人生意」,但是天浩認為「三座大山」決定其難出像拼多多這樣的「獨角獸」。同城配送市場更多的會被巨頭瓜分,閃送未來或許會像滴滴、摩拜一樣,最終被巨頭投資控股的模式成為囊中之物。

我認為在同城速遞這個業務面前有三座大山,決定了該行業很難出現獨角獸。

第一座大山:低頻需求制約規模。儘管閃送聯合創始人於紅建以送廁紙的特例來佐證同城配送市場的龐大,但這也恰恰暴露了行業低頻、不穩定的現狀。相比於外賣配送是經常性需求,客戶或許每天都有訂單,甚至一天下單好幾次,而同城配送一般為節日的鮮花、生日的蛋糕、緊急的資料、雨天的雨傘、生病時的藥品等等服務,這種需求往往只在一個階段出現。

這種低頻服務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會限制同城配送的發展。此外,這種低頻需求、服務單價高的特質,也深受大經濟環境影響,一旦經濟有所下滑,同城速遞C端市場必然會遭受重大打擊。

第二座大山:眾包騎手生存環境差,未來成本將成大問題。目前的無人機配送還尚待時日,不可能真正的將人力從快遞行業解放出來,還得需要騎手進行送貨。而同城速遞與外賣區別很大,外賣騎手的活動半徑通常是周圍幾公里,相比外賣騎手的活動範圍,同城速遞的配送員的活動半徑長達幾十公里。

面向C端市場的同城速遞配送員大多數是眾包模式,雖然企業成本降低了,可眾包的騎手生存環境也就更差。況且各城市主幹道大多數禁止摩托車、電動車行駛,相比於外賣配送距離短、時間快、成本低,同城速遞的配送員距離長、成本更高。市場越大競爭也就越大,同城速遞面向C端的企業必然要走滴滴提價老路,作為非剛需的市場,用戶能接受多高的溢價?尚不可知。

第三座大山:巨頭圍剿,同城速遞難成獨立業務。目前這個跡象已出現,和京東到家合併的達達,阿里菜鳥推出的菜鳥裹裹,美團的美團跑腿,甚至還有順豐的即刻送。而且隨著即時配送市場規模快遞增長,同城配這塊越來越大的蛋糕會吸引更多的參與方注意,外賣雙巨頭未來也必然會大規模的切入這個市場。

可以預見,此後各種資本會不斷湧入,將加劇了行業間的競爭,尤其是涉及阿里、京東未來新零售布局,競爭態勢預測會重現當年打車、共享單車的混戰潮,最終僅存的碩果或仍將被巨頭收割。

看似美好的同城1小時配送,內在問題多多,雖然五環外誕生了拼多多,五環內卻很難誕生自己的獨角獸。隨著D1輪融資的到位,閃送顯然有更多糧草去開闢新業務、深耕本地速遞服務領域,持續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但若真想做大這塊業務,未來巨頭這個坎才是最大的考驗。

【鈦媒體作者介紹:師天浩;微信公眾號:shitianhao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開始打造生態,滴滴試錯之後能否大步迭代?
純電賽車血洗「派克峰」百年紀錄,大眾IDR的創世之戰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