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俄在滬如何生存?一個遊盪在霞飛路上的孤魂!

白俄在滬如何生存?一個遊盪在霞飛路上的孤魂!

原標題:白俄在滬如何生存?一個遊盪在霞飛路上的孤魂!



作者徐有威,現任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歷史系副主任。上海近代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小三線』建設資料的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季我努學社顧問。



現在的霞飛路(淮海中路)


於是,20世紀世界歷史上的一個新名字——「白俄」誕生了。這是那些沒有蘇聯國籍!沒有蘇聯護照的俄國人的專用名字。從1918年初起!,大批白俄開始遷居那時經濟正處景氣狀態、 且有著租界與華界並存特殊格局的上海。時至 1934)年,上海白俄社區已成為僅次於日本人的最大的僑民社區了 " 俄僑的聚居中心——霞飛路(今淮海中路)被中國報界稱為「東方的聖彼得堡」,俄僑則戲稱應將法租界改稱為俄租界霞飛路改名為涅瓦大街。我們在這裡描述的便是發生在上一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霞飛路上一個白俄的小故事……

痛苦成了白俄初抵上海時的主旋律,1992年底,一支由前白俄海軍斯塔爾克上將率領的艦隊駛進了吳淞口,它給上海帶來了1800名的白俄難民! 其中就有18歲的格雷戈里。


格雷戈里離開艦隊時! 除了一身軍校學生制服外一無所有"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安排他和他的軍校同伴們住在虹口公園附近,有些日子裡他們甚至連吃的東西也沒有。只得在公園裡徘徊遊盪打發時光。一天下午, 一個小孩走到格雷戈里身旁!,俄語對他說:「我的哥哥也是一名軍校學員。」格雷戈里問道:「他叫什麼名字?」男孩說:「他叫喬治。」「我也叫喬治」為了逗那男孩高興,格雷戈里隨口說道。這時男孩的母親過來自我介紹一番,原來這位太太和她的丈夫都是早年來滬的俄國人,她丈夫經營建築業且正需要一位助手。第二天格雷戈里便順當地得到了這份工作,成為軍校同伴中唯一找到工作的幸運兒。不久,他又以同樣的幸運贏得了白俄姑娘波塔波夫的歡心。


波塔波夫出生於海參崴,父親過去專門為沙皇飼養馬匹,後又與日本軍隊有買賣關係」。波塔波夫20歲時,曾有一日本人向她求愛,但日本男人對待婦女那素有的態度使波塔波夫一口拒絕了這一愛情,她決意和表妹一起去上海謀生。抵達上海後波塔波夫住在姨媽家中!姨媽熱情地為她物色丈夫!最後格雷戈里走入了她的生活。


4個月後,波塔波夫和格雷戈里喜結連理" 但是格雷戈里在34歲頭上便因心臟病死了!波塔波夫痛苦地


說道:「他是個酒鬼,總努力工作,雖然每晚喝酒過度,但第二天早上仍然7點鐘起床去上班。我想他死得太早了,他的身體從未康復過,我和上海這個城市都無法彌補他已經失去的一切!這就是他酗酒的原因。」

在上海的白俄難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璽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戰前日本提出的「大亞洲主義論」又是什麼?又有什麼影響?
痛打美軍精銳:獨家分析志願軍將士究竟是如何伏擊敵人的

TAG:璽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