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梅花是不長葉子的,這就是「角兒」

梅花是不長葉子的,這就是「角兒」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徐語楊 攝像 劉牧雨 劉薇

/名家檔案/

曉艇,男,原名文華章,1938年生,四川成都人。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首屆得主。師承曾榮華,工文武小生。代表作《逼侄赴科》、《問病逼宮》。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戲劇一類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曉艇也頗感榮幸。最近,他受到中央電視台《角兒來了》的邀請,要去參加這檔大型的戲曲互動類綜藝節目,他很高興。談起什麼是「角兒」,曉艇有著自己的理解。

如今,許多老一輩的戲劇大師們如今都陷入了這樣一種沉思:如何培養一名優秀的戲劇演員,一名能擔得起「角兒」這個稱呼的戲劇演員?

曉艇也有著同樣的擔憂,在他看來,川劇的小生藝術,也掙扎在一種青黃不接的尷尬時期。而對於青年一代戲劇演員的培養,曉艇尤為憂慮。

「不管是川劇還是其他劇種,舞台藝術要生存下去,必須培養『角兒』。中國戲劇最高獎為什麼叫『梅花獎』?因為梅花在綻放的時候,是沒有葉子的,這就是『角兒』。戲劇是『角兒』的藝術,必須要靠『角兒』來支撐。」

談起如今的青年演員,曉艇在讚譽之時透露出自己深深的擔憂:「沒有大家風範,你演古代人,誰也沒看過他,你是演他,靠的是你的演技與四功五法。如果功力不到位,不唱情,或是唱起來干吼,好是好聽,但不是這個人物,這都無法成為『角兒』。」

在曉艇看來,如今的川劇,由於市場需要,不可避免地走進了一些誤區。變臉、吐火,每個川劇演員都要學習這套技能,因為在市場上,變臉吐火是真正可以掙錢的技術。

「學川劇掙不了錢啊,但是變臉吐火可以。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大家都喜歡看。現在外行的人都以為川劇就是變臉吐火,但是真正的精髓卻在川劇的文學上啊。」談及此,曉艇也是百感交集。他感嘆那些有天賦的青年演員疲於在現代社會掙錢,而忽略了川劇真正的藝術特性。缺乏仔細鑽研的精神,也就很難出現「角兒」一般的人物。

「川劇院曾經有一個很有天賦的女演員,我看見過,唱得好、演得好,人也生得美。最近轉行學崑劇去了,哎,因為不掙錢。可惜這個人才了。」

作為川劇傳承人,曉艇身上肩負著將川劇發揚光大的責任,每年要帶兩個徒弟與四齣戲。他自己是樂在其中的,並說過,「不管是誰來學,都教。」雖然對現狀的擔憂時常縈繞在心,但也有讓他欣慰之處。

「我近些年比較高興的是,已經有人繼承了我,尤其是孫勇波,還有楊坤昊,也都學得有模有樣。我很高興,可以這樣一代代往下傳。」

孫勇波,第二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師承曉艇,習文武小生。楊坤昊,90後川劇演員,是曉艇的小徒弟,12歲得小梅花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美容美髮師」成了省運會雙冠王 不專業?這叫「逆襲」!
驚險!家人下車遛狗被困岩石上 女兒留在車內遇海水漲潮淹車…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