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上的來客,雪山下的梅紐因
雖然蘇黎世和日內瓦可能是瑞士最負盛名的國際性大都市,但與之相比規模小得多的伯爾尼,卻是瑞士首都。
距都邑半個小時開外火車車程的,是坐落於伯爾尼高地的門戶小鎮茨魏西門(Zweisimmen)。從那裡再搭乘開往蒙特勒的金色全景觀光火車,便能通往舉世聞名的格施塔德-薩嫩地區。在冬天,那裡是與聖莫里茨齊名的全球兩大奢華級滑雪勝地。在夏天,除了ATP網球巡迴賽和馬球比賽,那裡還有一個久負盛名的音樂節——格施塔德梅紐因音樂節。
格施塔德-薩嫩地區景色。
國際公民在瑞士
沒有什麼比梅紐因更能完美詮釋國際公民的奧義。身為猶太人,耶胡迪·梅紐因生於美國,成長於英國,名頭上有一堆法國貴族稱號和封爵,逝世於柏林,葬於自己創辦的同名學校的花園裡,但卻安家在瑞士。
他與瑞士結緣源於1920年代赴日內瓦的求學經歷,但促成定居瑞士時,則要到「二戰」之後。
梅紐因音樂節演出場地之一,盧日芒教堂。
1956年,梅紐因舉家前往瑞士滑雪勝地格施塔德度假,立即被這裡的山區地形,德語氛圍和義大利式生活節奏吸引。當地旅遊局局長保羅·瓦倫丁聽聞後迅速趕到,與他商討在夏季開辦音樂會事宜,以促進本來低迷的夏季旅遊事業。梅紐因欣然答應,積極籌備。
次年8月4-6日,他在鄰近格施塔德的區域行政中心——小村薩嫩(Saanen)的教堂開辦了兩場獨奏音樂會,演奏者包括大提琴家莫里斯·讓德隆、男高音彼得·皮爾斯,以演奏鋼琴和羽管鍵琴身份亮相的作曲家本傑明·布里頓,梅紐因則拉小提琴。這兩場音樂節揭開了當時被稱為「耶胡迪·梅紐因音樂之夏」的演奏會系列,單場票價為10瑞士法郎。
盧日芒教堂周圍的景色。
1958年,夏季音樂會從兩場增加到九場,指揮家埃德蒙德·施圖茨和以蘇黎世室內樂團為班底的節日樂團也加入音樂會系列,獨奏、重奏和室內樂交相輝映。
從一開始,音樂會組織形式就奠定了這一音樂節如今的規制。室內樂是為音樂節安身立命之本,這裡依舊是欣賞最佳室內樂演出,包括獨奏、藝術歌曲和重奏的場合;11座教堂是室內樂的主要演出場地,它們分布在格施塔德周邊村落,有著好到出其不意的建聲效果和100-800座位大小各異的規模。
本傑明·布里頓和彼得·皮爾斯組成的「情侶組」,有意無意間開創了參節音樂家們拖家帶口、血濃於水的先河。梅紐因樂善好客,邀請音樂家舉家前來瑞士山區避暑,遠處的雪山、腳下的草坪和遠處的牛羊相映成趣,很快,這裡就成為大牌們爭先恐後消夏納涼的避暑山莊。
梅紐因的家眷自然不甘落後,來這裡演出的有梅紐因的兩位姊妹赫普奇巴和雅爾塔,還有兒子傑羅米,友人團則包括恩斯特和羅麗·瓦爾菲什、路易·肯特鈉、彼得·盧卡斯·格拉夫。他們一起在薩嫩的教堂里奉獻出無數讓人難以忘懷的夜晚,讓觀眾在輕鬆愉悅的氛圍里享受音樂。
梅紐因的中國情
梅紐因的親友團中,自然還包括他的鋼琴家女婿傅聰。
1955年,傅聰在波蘭肖邦大賽上技驚四座,聲名遠播。1958年,他離開華沙,前往倫敦定居,立即打入英國頂級音樂家社交圈,與丹尼爾·巴倫博伊姆和傑奎琳·杜普蕾等私交甚篤。
在他的朋友圈中,有一位美貌優雅的姑娘,那就是小他五歲的梅紐因長女扎米拉。
很快,扎米拉便被傅聰流露出的詩人氣質和東方魅力傾倒,兩人1960年成婚,1964年生下獨子傅凌霄。
1963年8月5日,傅聰首度現身梅紐因音樂節,與梅紐因、中提琴家瓦爾特·格哈特、大提琴家加斯帕·卡薩多一起,演奏了莫扎特鋼琴四重奏等作品,還為EMI灌錄黑膠唱片。
唱片封面。
梅紐因音樂節與中國的不解緣分,一直持續到傅聰與扎米拉1969年離婚。但音樂節與中國的淵源遠又不僅於此,而是隨著梅紐因的訪華而升華。
如果要舉出兩位對中國小提琴乃至弦樂界居功至偉的國際友人,「宗師級」的斯特恩和梅紐因,必然是許多人的首選。
1979年,兩位不約而同首訪中國,前者發掘了大提琴家王健等神童,有奧斯卡獎獲獎紀錄片《從毛澤東到莫扎特》華冠加持;後者在北京與中央樂團合作了一場音樂會,帶走了天才兒童陳響和金力著力培育。
梅紐因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這把來自中國的琴。
北京之後,梅紐因前往廣州,得到一把中國提琴師製作的小提琴作為禮物。這把有著梅紐因頭像的琴,被列入梅紐因名琴收藏名錄,還交由蘇黎世音樂廳管弦樂團的小提琴手演奏了一年,隨後才被收納入庫。
1999年,梅紐因逝世,同年7月,索斯比拍賣行應家人之請拍賣梅紐因生前收藏之琴。名錄中,這把來自中國的琴赫然可見,標價800-1200英鎊。作為唯一一把未被變賣的梅紐因名琴,這把琴如今收藏於薩嫩「梅紐因中心」,成為鎮館之寶。
雪山下的舞台夢
神童出道的梅紐因的中年危機始於雙手機能老化,技巧退步,運弓不穩,音準偏離。隨著年事愈高,這些技術問題越加嚴重,有聽者如今回憶那時候的梅紐因音樂會,常有「尖銳刺耳」之痛。
然而,梅紐因即使告別世界舞台已久,卻在格施塔德勤力依舊,直到1996年梅紐因音樂節四十周年,他才真正退休。
英國男高音伊恩·博斯特里奇在音樂節演《冬之旅》,9月8日即將帶它來上海大劇院。
依慣性思維,音樂節短暫交給過一位與梅紐因有著相同志趣的小提琴家掌舵,那就是基頓·克萊默。不過,與梅紐因的漸進式改良派作風不同,克萊默一直以來的無政府主義式偏激,使音樂節劍走偏鋒四年,喪失大量傳統聽眾和夥伴,岌岌可危。
1998年,克萊默突然離職,給音樂節造成管理空窗。在他之後,梅紐因昔日的合作夥伴伊蓮娜·霍普短暫接過音樂節帥印。伊蓮娜·霍普最大的功績是穩定音樂節,在她的過渡任內,被克萊默激怒而紛紛暴走的贊助人、聽眾和梅紐因家人慢慢回潮,音樂節又回到了之前歡聲笑語的氛圍。她的兒子,小提琴家丹尼爾·霍普與音樂節關係密切,亦是拜母親功績所賜。
2002年,瑞士巴塞爾室內樂團總監兼大提琴演奏員克里斯托弗·繆勒接過音樂節帥印,擔任總監至今。
在其任內,音樂節的時長拓展至五周,強化了格施塔德音樂節管弦樂團的領導地位,聘請了紐約愛樂樂團、香港管弦樂團雙料總監梵志登任總監。同時,他加大對音樂節學院的投入力度,形成了覆蓋巴洛克音樂、弦樂、鋼琴、聲樂,尤其是指揮的短期學院,設立尼姆·亞爾維指揮大獎,旨在激勵新人。鋼琴家安德拉斯·席夫等明星演奏家與高密度教學體驗相結合,合力繼承梅紐因的教學遺志。
從四處趕來參加音樂節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