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竭力挽救伊核協議,美國陰謀還是得逞,潘多拉魔盒或將開啟
原標題:中俄竭力挽救伊核協議,美國陰謀還是得逞,潘多拉魔盒或將開啟
自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恢復對伊朗的制裁後,制裁力度已越來越大。儘管8月7日生效的第一輪制裁,並沒有對伊朗的經濟命脈能源下手,但對工業等方面的制裁已經是非常之重了。
目前伊朗國內因為美國制裁已經顯現出了分裂的傾向,近幾天內伊朗議會因為日益嚴峻的經濟形勢,相繼罷免了經濟部長、財政部長和勞工部長,甚至連總統魯哈尼也首次接受了議會的質詢。而這一切的根源,主要是因為伊朗國內強硬派對「伊核協議」約束的不滿。
伊朗媒體報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29日就會見了總統魯哈尼與全體內閣成員,告誡他們稱不要對歐洲的支持太過期待,談判與歐洲保持接觸沒有問題,但應該在經濟議題或者和協議上放棄對他們的幻想,如果不再符合國家利益,伊朗可以放棄伊核協議。
過去一段時間,伊朗國內雖然也有一些聲音要求放棄「伊核協議」,但因為伊朗高層並沒有人站出來支持,所以僅限於「建議」,而沒有形成共識。如今隨著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站出來作出這番話,表明隨著第二輪「最嚴厲制裁」越來越近,許多西方公司紛紛撤離伊朗之際,伊朗在強大壓力下表現得更加強硬。
「伊核協議」的最後挽救
哈梅內伊此時突然表態可以放棄「伊核協議」,並且不要太期待歐洲,主要是為了向歐洲施壓,也是對「伊核協議」的最後挽救。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伊朗之所以仍留在協議內,主要是因為中俄歐多國努力的結果,其中歐洲作為伊朗最為親近和相信的一方,英法德三國對伊朗的經濟援助保證才是最有力的力量。
可我們知道歐洲之所以在「伊核協議」上與美國對抗,主要是為了保證投資不打水漂、歐洲資源安全和難民問題。
首先,在過去幾年裡,隨著伊核協議的簽署,國際經濟體系對伊朗開放,歐洲大筆資金湧入伊朗圈地建廠,一片繁忙景象。如今隨著美國重新制裁還不給予補償,正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為了經濟利益和面子,也斷然不能輕易向美國低頭。
其次,伊朗臨近波斯灣、地處中東這個大油罐之上,自然也是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再加上陸路方面,伊朗西北部就是土耳其,再向上就是歐洲;海路方面,瀕臨阿拉伯海向西就是蘇伊士運河和地中海,可以說相隔歐洲不論是海路或陸路都不遠,伊朗的油氣資源接入歐洲,將可給歐洲短缺的油氣資源帶來巨大補充。而在天然氣方面,更可以擺脫如今被俄羅斯掐住脖子的局面。
最後,難民問題。目前的歐洲已經從過去的歡迎難民變成了恐懼,而一旦伊朗因為美國而生亂,必然會引動整個中東的地緣局勢,最終導致更多的難民湧向歐洲,這對於歐洲來說無疑將是一場「災難」。
但目前隨著歐洲資本大舉撤出伊朗,美國給予的壓力越來越大,歐洲自身對於力挺伊朗的決心也並沒有其想像的那般大,因此一旦美國滿足歐洲的要求,解除其某些後顧之憂,歐洲放棄伊朗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的這一段時間裡,伊朗一直在試圖挽救伊核協議,其條件就是歐盟要追加在伊朗的投資,以此幫助伊朗避免美國的制裁。但很顯然,歐盟雖然給出了1800萬歐元經濟補助,以及相繼推出反制裁法律,但這都不能阻止歐洲資金從伊朗大規模撤出,就更別說加大投資了。有著美國的制裁,不跑就不錯了誰又敢繼續加大投資呢。
如今隨著伊朗最高領袖放出退出伊核協議的聲音,如果歐盟還是繼續不願出台更多有力措施,加大對伊投資,想來退出伊核協議將會成為眼前之事。
未來伊朗是否會重啟濃鈾縮?
這基本上就是大概率事件或者說是必然事件。其根本原因在於,伊核協議的核心在於美國,而美國退出去並重拾制裁後,伊核協議其實就已崩潰,伊朗繼續留在伊核協議的意義也已失去。
伊朗簽署協議,並棄核的意圖主要是為了解除國際社會對其制裁,得到西方的貿易和投資,發展國內經濟。如今美國制裁已經使得全球多數國家不敢前去投資,更是不敢購買石油,伊朗從伊核協議中所獲得的經濟好處已經全部失去。這種情況下,伊朗繼續留在伊核協議已經不是那麼必要,而恢復鈾濃縮研發核武器,保衛自身安全就成為了必然的結果。
早在6月份,伊朗原子能機構就已決定,時隔9年重新啟動一家核材料工廠,準備增強鈾濃縮能力。並獲得俄羅斯在「黃餅」上的分批逐步返還。一旦伊朗退出伊核協議重啟核活動,將會十分的迅速。
而隨著伊朗重啟核活動,周邊包括以色列、美國、沙特都會集體作出反應,中東這盤大局,又將面臨極大變化!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電磁炮即將裝備055大驅?專家回答有深意:給國人打了一針強心劑
※中國科學家拿到一件玩具,價格不到2美元,卻為核潛艇打下基礎
TAG:烽火狼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