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本是一強大的帝國,卻因一個女人徹底敗落了,最終都沒落得好下場

本是一強大的帝國,卻因一個女人徹底敗落了,最終都沒落得好下場

原標題:本是一強大的帝國,卻因一個女人徹底敗落了,最終都沒落得好下場


唐玄宗,唐高宗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間,文教復興,休養生息,使唐朝迎來第二盛世,後世稱為「開元之治」。


然而,由於國家承平日久,百姓安居樂業,使得後期的唐玄宗逐漸開始沉迷享樂,以圖晚年。此刻的唐玄宗,已經完全沒有早期改革的魄力,夜夜沉迷笙歌樂舞,驕靡放縱。


在一次宮廷宴樂中,唐玄宗發現一位女子長得甚是貌美,用傾國傾城形容都不為過,且歌舞唱跳俱佳,唐玄宗心思一動,便將其納為妃子,是為楊貴妃。


唐玄宗對於楊貴妃甚是喜愛,愛屋及烏之下,其義兄楊國忠平步青雲,受到皇帝器重,官至左相之位。不過,楊國忠此人甚是奸惡,貪污腐敗,到了後期,權勢已經隻手遮天,禍亂朝政。


並且,楊貴妃的大姐被封為韓國夫人,三姐被封為虢國夫人,八姐被封為秦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虢國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麗質自美,不假脂粉。


杜甫《虢國夫人》詩云:


「虢國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馬入金門。


卻嫌脂粉宛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而唐朝另一位權臣安祿山,則在右相李林甫死後,想要趁機取而代之。一虎不兩立,盼走了李林甫,自然不可能讓安祿山登位,於是,楊國忠進行百般阻撓。

至此,二人關係徹底惡化,互相攻奸。



在結識楊玉環之後,唐玄宗便放棄了早朝習慣,日日陪伴楊玉環遊山玩水。春暖花開之日,二人前往驪山春遊。休憩時間,唐玄宗華清池賜浴,藉助天然泉水,洗去楊貴妃身上的民間俗塵,使其更加出塵奪艷。


楊貴妃深得唐玄宗喜愛,並不僅僅是貌若天仙,還有她的知歌善舞。唐玄宗本就對音律興趣深厚,如今得一知音,必然當做至寶。二人時常探討音律,鸞鳳和鳴,唐玄宗見楊貴妃喜愛戲曲,便帶她到自己創辦的梨園觀賞,裡面種滿了梨樹,梨樹盛開時,宛如置身世外桃源,使人忘記俗世紛爭。


唐玄宗喜愛看戲,便創辦了梨園,平常觀眾多是皇室之人。梨園的表演的類型多種多樣,還有參軍戲、角抵戲等,深受皇室人的喜愛。在表演過程中,有時戲中演員的台詞難免會存在諷諫之語,但唐玄宗對此並不在意,依舊看得津津有味。楊貴妃對於各種舞蹈戲曲,也是知之甚祥,準確來說是一位行家。


她本身便是出身教坊,早期有過梨園生涯,自然對此詳細不過。唐玄宗當她為知音,她又何嘗不是把唐玄宗當知己呢,二人興趣為之相合,倒也算的有緣。楊貴妃知曉梨園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唐玄宗的功勞,為表感激,率先拜入梨園,其後,她的一些梨園弟子也跟隨拜入,並且,起誓:「尊唐玄宗為梨園祖師爺。」



奸臣安祿山也對舞蹈略有研究,為了巴結唐玄宗和楊貴妃,他特意表演了一段最為擅長的胡旋舞,使得唐玄宗讚賞有加,楊貴妃對此也是讚嘆不已。安祿山趁機抓住楊貴妃話語中的一個讚詞,順勢拋出本意,想認楊貴妃為乾娘。楊貴妃本要拒絕,但唐玄宗覺的收了也無妨,她只好順從了。

唐玄宗有三宮六院,平常雖然多陪於楊貴妃,但偶爾還是會照顧別的妃子。有次,唐玄宗與楊貴妃相約百花亭飲談,然而,中途卻改道,去了西宮妃子處。楊貴妃苦等多時,不見其人,便獨自飲酒,以泄心中不滿,少時便喝得酩酊大醉。在太監的建議下,她割下自己一縷青絲,讓高力士送給唐玄宗,以表明自己的心情。



唐玄宗收到青絲後,知曉愛妃生氣,便當即前往安慰。當時年日正值七月初七,楊玉環孤身來到長生殿,仰月嘆息,向明月傾訴對唐明皇的思念,更多的則是對永恆愛情的嚮往。這一幕正好被趕到的唐玄宗聞聽,當即感動不已,他自責傷害了心愛的佳人,相擁之下,二人重歸於好,遂對天共誓。


楊貴妃喜愛吃荔枝,唐玄宗便順其心意,開闢一條上千里的快馬貢道,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為愛妃舉辦荔枝宴。當日宴上,為博愛妃歡心,唐玄宗親自上陣,表演自己的擅長的擊鼓,楊貴妃喜笑顏開,也於殿中獻上一支自創盤舞回禮。誰知,突然有快馬來報:漁陽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叛亂,大軍即將攻至長安城下。



眾人聞聽,盡皆奔逃,原本歌舞昇平的荔枝樂宴,便如此草草收場。叛軍來襲,唐玄宗在宮內護衛的保護下,帶著楊貴妃逃出長安,前往西蜀方向避難,途徑馬嵬驛,眾軍就此駐紮。在這期間,御林軍陳元禮統領殺死了奸臣楊國忠,引發唐玄宗、楊貴妃爭論。次日,陳元禮認為唐朝落得如此下場,皆因楊貴妃而起,特請求唐玄宗殺死楊貴妃,否則他便不會發兵。


唐玄宗不願,與陳元禮激烈抗爭,並用身體堵住想要強攻入賬的軍士,誓死保衛楊貴妃。最終,在高力士的勸言之下,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只得賜死了楊貴妃。這一切都被楊貴妃看在眼裡,內心極為感動,她不願因自己而連累唐朝,連累唐玄宗,最後選擇了自縊而亡。



這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典故。臨死訣別時,楊貴妃唯一的要求,便是將她葬於梨樹之下。唐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回宮,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遺體,但未尋得。安史之亂雖然平定,但同時也造成唐朝國運不在,從此由盛而衰。


唐玄宗選擇退位,將帝位交給太子,自己則清心寡欲,獨居一隅。日常在思念楊貴妃的同時,也會時常檢討自己晚年時期所犯下的錯誤,搖頭苦嘆人難兩全。因晚年過於思念愛妃,神思亦不得足心,唐玄宗遂請來畫匠繪製了一副楊貴妃畫像,日夜對畫痛哭,老淚縱橫。



《新唐書》中的記載與《舊唐書》大致相同,由此可見,楊貴妃確實死於馬嵬坡。後人傳說貴妃沒死,可能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晚年李隆基憂鬱寡歡,寶應元年農曆四月五日,李隆基駕崩,終年78歲,葬於唐泰陵,同年,久病已久的李亨亦駕崩了。


參考資料:


『《長恨歌》、《新唐書》、《舊唐書》、《虢國夫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指點江山 的精彩文章:

文字獄到底有多可怕,乾隆時期就發生130起案件,多數被滿門抄斬
西方國家不僅其火炮能要挾中國,而且,一支筆都能整得中國沒脾氣

TAG:指點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