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巔的「瞻魯台」上,真的能看到孔子故鄉曲阜嗎?
在泰山頂,發現很多遊人直奔玉皇頂而去,看來有必要再說下泰山頂的遊玩線路。
我們到了南天門後,先是遊覽天街,時間允許的話去看看天街北街,再去孔子廟,然後去碧霞祠參拜泰山老奶奶。接著去仙人橋、瞻魯台,接著遊覽日觀峰,最後再去玉皇頂。這個登頂後的遊玩線路,要兩個小時左右。
至於下山路線,更是有多種選擇,除了從中天門返回外,還可以從後山的桃花峪和天燭峰下山,這些路線都值得嘗試一下。
欣賞了驚心動魄的仙人橋後,從此走向瞻魯台。
一覽眾山小
面對山巒霧海,枯石蒼樹,感慨萬千。
泰山頂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孔子曾登此瞻魯台,舉目眺望家鄉曲阜,竟然能看到洛陽白馬寺前拴馬石上的白馬。有網友搞笑評論,在如今的pm2.5濃度下,孔子肯定看不到家鄉曲阜。
瞻魯台
愛身崖上有巨石突兀,高約3.3米,石旁大書「瞻魯台」,俗稱幡桿石。《詩經?魯頌》詩言:「泰山岩岩,魯邦所瞻。」 瞻魯台是是孔子瞻魯國的地方。石上有1983年趙朴初題「造化鍾神秀」、周而復題「煙橫雲倚」諸刻。
瞻魯台
相傳,在明朝時候,山前白峪村有個叫徐德厚的在泰城開店,遇一對何姓父子投宿。何父住店多日,整日唉聲嘆氣。德厚問他,方知何父曾為治老母之病,許諾來此捨身,卻怕死後老母無人照顧,故要將子代父,卻又不忍將兒子推下懸崖,又求德厚能代他舍子。
哀愚石
德厚答應了他,將其子帶出藏匿,告訴何父其子已捨生。何父信以為真,遂祭奠而去。德厚撫養何子成人,考中狀元。德厚安排父子相認,告之原委。父子相見,抱頭痛哭。此時祖母已去世,何子便安排生父和徐父在泰山共度晚年,兩位老人相敬如賓,親如兄弟。
事後,三人又來到捨身崖,何老翁自愧當年糊塗,險些送了兒子的性命。遂將「捨身崖」改名為「愛生崖」,後人又在崖上刻「哀愚」二字,以示眾生。
山頂能見度一般,但能清晰地看到兩個湖,是泰安市的東湖和西湖嗎?
月亮門外是日觀峰
瞻魯台是非常好的觀看泰山日出之地,人沒有日觀峰多,而且視野很開闊。同樣,這裡也是俯瞰泰城夜景的最佳位置。
從此門處,一路走向玉皇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