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按摩圖】心悸自我按摩療法

【按摩圖】心悸自我按摩療法



【典型癥狀】




◎自覺心跳加快


◎失眠多夢


◎遇事善忘


◎耳鳴、眩暈




【穴位按摩功效】




人體一旦不由自主地自我感覺心中悸動,則多半是心悸的表現,按摩穴位可達到一定的舒緩目的。厥陰俞穴可寧心安神,對心臟諸多不適頗有療效,搭配內關穴、神門穴的按摩,尤其適用於心悸、氣短患者;心俞穴可寬胸理氣、養心定神,是緩解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穴位;膏肓穴可滋陰潤燥、清心養神,經常按摩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臟功能,改善心悸引起的各種不適;神道穴位於兩心俞穴之間,心主神明,有利於緩解心痛、心悸等不適。




【特效穴位】




內關穴:在前臂掌側,腕掌側遠端橫紋上2寸。伸胳膊掌心朝上,腕微屈,從腕橫紋上量約2橫指處。




  • 【內關】預防嘔吐的靈穴


合谷穴:在手背的第1、2掌骨之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 合谷穴:負責揚去食物中的雜質,製造糞便,排出體外。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端坐後屈膝,取犢鼻,在犢鼻向下4橫指處。




  • 胃經 | 足三里穴是人體預防細菌、病毒等感染性疾病的要穴


神道穴:在背部,後正中線上,第5胸椎棘突下的凹陷處。端坐,在脊柱區,先找到第7胸椎棘突,再向上數2個椎體,其下緣凹陷處即是。


心俞穴: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端坐,在第5胸椎引一垂線,再從肩胛骨內側緣引一垂線,在兩條垂線間的中點處。




  • 【膀胱經】心俞穴:治療心痛、心悸、心煩等跟心有關的問題


厥陰俞穴:在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端坐,在向第4胸椎上引一垂線,再從肩胛骨內側緣引一垂線,在兩垂線間的中點處。




  • 【膀胱經】厥陰俞穴:治療咳嗽、嘔吐、心率不齊、失眠等作用


膏肓穴:在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端坐,兩肩胛骨下角水平線與脊柱相交所在的椎體為第7胸椎,向上數3個椎骨,再從其棘突旁邊量4橫指。




  • 【膀胱經】膏肓穴:主治各種慢性虛損性疾病



【按摩手法】




1








被按摩者端坐,按摩者一手握拳,用拇指指腹向下按壓被按摩者的神道穴,用力稍重些,至局部感覺酸脹為宜。




2








被按摩者端坐,按摩者用示指指關節重力點揉被按摩者脊柱兩側的厥陰俞穴,用力適中,至穴位處酸脹為宜。



3







被按摩者端坐,按摩者雙手握拳,並交替叩擊被按摩者脊柱兩側的心俞穴,力度不宜過大,至局部感覺脹痛即可。




4








被按摩者端坐,按摩者雙手掌疊按在被按摩者一側的膏肓穴,反覆按壓至局部產生酸脹感為宜,左右兩側穴位交替按摩。




5








端坐,手持按摩棒點按對側的足三里穴,至穴位處感覺酸脹為宜,力度不宜過大,以可耐受力為度,左右腿交替按摩。




6






端坐,一手拇指指腹按揉對側的內關穴,用力適中,至穴位處感覺酸脹為宜,左右手交替按摩。


更多:


高血壓病自我按摩療法



版權聲明:本文選自《按摩對症治療保健全書》 作者:張威,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大全 的精彩文章:

耳鳴的「死穴」找到了!快給家裡的老人收藏!
中醫刺激穴位健脾和養胃之法:刺激腹通谷穴

TAG:穴位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