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晉北方言:「黑眼」不帶「圈」

晉北方言:「黑眼」不帶「圈」

原標題:晉北方言:「黑眼」不帶「圈」


文 / 宋旭


懷仁人說「黑眼」,你得等等看後面帶「圈」不。如果帶「圈」,就是眼眶骨被人拿圪都打了,泛起一圈黑青,熊貓似的可愛。如果不帶「圈」,則特指「討厭或嫌棄某人」的意思。如:


「她奶奶重男輕女,看好孫子,把個孫女黑眼得卡厲害呢。」


「爸爸離婚後找了個後媽,把個女兒黑眼得……」。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卻讓別人去做,討人黑眼。」

懷仁話里的「黑眼」,實為「嫌」字的緩讀。



「嫌」,《說文解字》釋義為「不平於心也。一曰疑也。」如《後漢書·馮異傳》:「帝曰:將軍何嫌何疑,而有懼意。」《唐書·尉遲敬德傳》:「秦王謂尉遲敬德曰:丈夫意氣相期,勿以小嫌介意。」


在《集韻》中,「嫌」,或作慊。「嫌」義,可引申為「厭惡,看不起」、「極度反感或厭惡」、「仇怨」、「嫌棄」等義。如《初刻拍案驚奇》:「從來做事的人,一生嫌隙,不知火併了多少!」


「嫌」之讀音,普通話讀「xian2」。普通話里的「j、q、x」三母,多來源於明清之前的「g、k、h」與「z、c、s」等母。在上古音系裡,「嫌」之讀音擬為「ge:m」,近似於普通話里的「艮」音。中古廣韻音擬構「giem」(高本漢、王力),「gem」(李榮、邵榮芬),「hem」(鄭張尚芳、潘悟雲),「ghem」(古韻羅馬)。進入蒙元時期,「g」與「h」母發生了對轉,「em」韻前加介音「y」,音變為「hyem」。《蒙古字韻》音譯為「Hyem」,不同方言區讀音擬構為「hyem」或「gyem」。《中原音韻》:「hiem」(寧繼福)。(註:因鍵盤限制,部分國際音標以近似音值替代——見下圖)。

不難看出,在懷仁話里,不帶「圈」的「黑眼」,實為蒙元時期「嫌」音「hyem」之緩讀,也可以認為是分音現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雁門文叢 的精彩文章:

何處尋覓「參合陂」
婁婁:帶著鴿子的輔音飛了

TAG:雁門文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