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海缸掃盲文,風格系統器材養水。 |【水族圈低調分享】

海缸掃盲文,風格系統器材養水。 |【水族圈低調分享】

會養魚,造景,懂生活的人都關注了

水族圈!





來源:boyking




海水很大所以有很多指標在飼養海水生物時候是必備的,總的來說首先是溫度必須維持在20~28,最好能恆定在25°,鹽度為1.021~1.025(3%的含鹽量)NO2<0.2,每月換水20%。這些都是硬性指標。知道指標後我們就能準備飼養了。




海水缸的分類:


現在海水水族飼養分類為3種,第一種為FOT(純海水魚)第二種為RM(海水珊瑚)第三種為混養缸(魚類和珊瑚混養)。而在珊瑚中又分為兩類,一類是LPS(軟體大珊瑚)一類是SPS(硬骨小珊瑚)。




FOT:







只有魚類的FOT


FOT為海水魚缸,海水魚能人工繁殖的很少,所以一般來說都是野生居多,海水魚種類繁多,一般觀賞的分為仙類,蝶類,魨類,蝦虎類,雀鯛類。由於海水魚多數為野生的,所以它們即堅強又脆弱,堅強的是他們多數能生活在環境比較惡劣的水域,軟弱的是他們很難在人造的貧瘠水族箱中生存。這個很矛盾,一般來說野生魚類大多帶有寄生蟲,而這些蟲在大洋中不一定會發作,但是突然的環境改變使得魚的抵抗能力下降就很容易並發那些隱形的毛病,從而置於死亡。




所以在新的海水魚入缸前必須檢疫,而且野生魚不吃飼料,所以必須要讓他習慣人工魚餌,這個過程我們稱為訓餌。又應為野生魚類都有地盤的概念,為了防止在訓餌過程中發生會吃人工飼料的魚搶吃而使得新進魚兒沒東西吃,就必須進行新魚隔離訓餌。這個時間是要有十足的耐心。因為魚類對NO3的抗性比較好,所以養殖魚類的過濾系統只負責把水中的NO2消滅,可以留下較大量的NO3,為此我們已經習慣了使用各種人造濾材(如伊罕球等等)。所以說養殖FOT只需考慮鹽度,溫度,NO2水平,最難的就是訓餌和檢疫,只要能抓住這些,那FOT的飼養和淡水的養殖其實很像。






仙類







蝶類







魨類







蝦虎類







雀雕類




RT:







CMF皇家樂師的純SPS缸




飼養珊瑚的話那就是比較麻煩的事情了,應為自然界中NO3的消除要求十分簡單(無光,無氧,弱水流),也恰恰是這種低標準在人造缸體中基本不可能實現。所以自然界的海水中NO3含量是很較低的,而且應為各個海域的水質不同,也就孕育了很多不同種的生物,而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把那些好看的生物聚集在一起,所以我們的水質必須取最好水質的數據,這個也就孕育了很多很燒錢的器械。關於器械我下面會補充。自然界的珊瑚我們一般分為LPS和SPS。LPS中又分為腦珊瑚、太陽花珊瑚、軟珊瑚、海雞頭類、類珊瑚、紐扣珊瑚和海葵類。SPS分為軸孔珊瑚和瓦片類。




他們的生活條件比較苛刻,不僅要保持低NO2 NO3 PO4還要保持水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大自然中CA:390 MG:1200 )而SPS的要求要比LPS更加高,所以要比FOT養殖困難許多。




LPS類(部分):







腦類







太陽花類







軟手指類







雞頭類







香菇類(類珊瑚)







海葵類




SPS:







軸孔珊瑚類







瓦片類




混養:







七彩鳥礁岩混養缸



混養缸的要求在於飼養者必須對所養的生物要求和習性十分了解。因為魚不僅會生產大量的NO3而且部分魚種是以珊瑚為食的,所以如果你對所養生物不很了解的話那很可能今天缸看上去十分和諧,但是明天就會少幾個魚或者少幾個珊瑚了。在混養的前提下必須做足功課。




系統篇:



現在海水飼養系統大眾主流分為3個,柏林系統、ATS系統、ZEOVIT系統。3個系統各有特點,ZEOVIT系統因為資料較少我也不太清楚系統構造,不過聽說效果非常好,只是操作繁瑣了點。柏林系統可以說是使用率最高的系統,應為時間常了,大家對他的認識也就更加深刻了。ATS系統是最便宜的系統,就目前的飼養狀況來說這個系統能提供最自然的生活狀態,但是前提為微量元素的控制必須得法。當然海水的很多燒錢器材也和各個系統有關。




1、柏林系統:柏林系統的維持需要3強1多,即強光、強流、強蛋分和活石多。其原理在於大量的多孔粗糙的活石能夠讓大量的硝化細菌聚集在表面,內部多孔能夠讓更多的反硝化細菌再存於內部。進過強水流將缸內的水不停沖洗活石,使得活石表面和內部多空進行水的對流,石頭上和石頭內的硝化和反硝化細菌通過對流方式對缸內水體進行小量的處理使得水中NO2 NO3含量處於低位,在通過強光使得活石上的海水植物(主要為藻類)進行消氮反應。而一個強勁的蛋分是這個系統的心臟,它的任務是把水中可容和不可溶垃圾(食物微粒或者魚糞)通過海水表面張壓的特點用氣泡將其分離出來。從而在源頭上減少了硝化細菌的食物,沒有了食物的硝化細菌就不能生產出大量的NO3,也就使得水中的NO3處於較低水平了。所以柏林系統的精髓也就在於多養珊瑚少養魚,在源頭上將硝化系統產出的NO3最小化。




所以柏林系統所要用的主要裝備為:燈、造流、蛋分、海鹽、循環泵、活石







柏林系統水流方向為左至右,第一格下水和蛋分,第二格藻箱,第三格上水泵。


2、ATS系統:ATS系統的運行理論上可以脫離蛋分,它主要是用藻類吸收為主細菌處理為輔。但在實際操作上我本人更加願意將他作為柏林系統的輔助來用。因為一個良好的ATS系統不僅能讓你在柏林系統里養更多的魚,給珊瑚更多的食物,而且還能讓你在蛋分的選擇上省下蠻多的錢(在大缸里特別明顯)。ATS的處理方式是用半水生的藻類吸收水中的NO3 PO4 有些海藻還能直接吸收NH4 NO2。並且能培育以海藻為食的各種浮游生物,通過循環泵將這些天然的食物傳到主缸供給珊瑚和魚類。所以最天然的處理系統我覺得還是ATS莫屬。不過這種優秀的系統也有很大的毛病,就是必須安置藻屏,而且按照1L水對應3.4平方厘米的量進行養殖,並且在系統成熟後還要每星期的除去多餘的藻類最後還要時刻關注水體的蒸發水量進行補水作業。



 ATS系統:燈(主缸)、造流、燈(藻屏專用2700K低色溫燈)、海鹽、主缸循環泵、藻屏循環泵(可配置,看底缸構造)活石、蛋分(可配置)







ATS系統藻屏







ATS系統的工作,增大水面積會加大水的蒸發







ATS中培養各種浮游生物,穩定供給缸內珊瑚和魚類的天然活餌,比豐年蝦好。

3、ZEOVIT:這個系統沒有深入了解不做評論。




器材篇:



海水缸體發展到現在,用專業點的術語來說叫做礁岩水族箱。因為很多書籍上都是這樣記載,所以我也就這樣寫了。下面所說的很多器械有一部分是必備,而一部分是選配,如有說錯和遺漏的請勿見怪。



1、必備:
1)活石:活石其實嚴格來說不是石頭,而是那些曾經在岩石上生長過的珊瑚的屍體。一個優質的活石必須具備石上微生物多(我們都認為要鈣藻多)、多孔、表面有白色骨骼類物質這三個特點。所以同體積的活石要比岩石輕上許多。在一個礁岩水族箱內活石不僅僅承擔著擺放珊瑚和造景的作用,還有消除水中NO2 NO3的作用,給大量的微生物做個合適的家。

2)造流:大自然的海洋因為潮汐作用,不管是水面還是水裡都是暗流涌動的,而且水流的方向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樣的。這樣的情況使得活石收到更多的水源衝擊從而能更好的消除水中各種有害物質,並且也為珊瑚和魚類提供更多的浮游生物。所以在一個狀態良好的礁岩水族箱內必須擁有適當的亂流,這樣可以為不能移動的珊瑚類生物(葵類除外)和能移動的魚類提供源源不斷的餌料,也能將活石的處理能力發揮到最大。

3)海鹽:世界海水平均含鹽量為35%,而我們一般常用30%~35%(1.020~1.025比重)的鹽水飼養。這是因為礁岩水體一般常溫在26度左右的關係。海水中不光光只有氯化鈉(NACL)也就是我們燒菜用的鹽,還有許多微量元素,如鉀、鈣、鈉、鎂、鋁、碘、鍶等等都有比例含量。所以用家裡的食鹽來養海水生物是不可能存活的。這樣也就有了專業的海鹽,高端的如TM,它的說明書上寫過含有70種物質,其實按照現在的理論,如果能混合2種以上的鹽可能會效果更好,因為每個廠商的著重點不一樣,多點混合可能取得跟好的效果。但是前提是鹽必須是正品。

 4)光:光是所有生物獲得力量的源泉,在海里也不例外,基本上絢麗的珊瑚體內的共生藻都必須通過光源獲得能量從而給珊瑚提供必要的養分。但是海水畢竟很深,根據光的折射原理,色溫越低的光線容易被水體消耗,色溫高的穿透能力越強,所以我們看到大海是藍色的,也就是因為在藍色以下的所有光譜基本在海里都被海水消耗,只留下了藍色以上的色溫光譜。珊瑚並不是大多數都生長在淺海的,所以我們需要高色溫的光線來使珊瑚誘食,特別是捕食類的珊瑚更加需要藍色光源。現在的LED技術的藍光不僅能讓珊瑚變得更加誘人美麗,更能促進一些捕食類珊瑚在礁岩缸內共處。礁岩缸簡單分為強光區,中光區和弱光區,這樣才能更好滿足不同珊瑚的需求。







在LED下的紐扣珊瑚



 5)蛋白質分離器:蛋白質分離器是一個能從源頭將硝化系統最硝化的器械。目前的蛋白質分離器為氣動蛋白質分離器、文氏管蛋白質分離器和針葉泵蛋白質分離器三種。氣動式的是用氣泵帶動水體打氧,將水中沒用礦化的物質分離出來,效果一般而且容易堵塞。文氏管是在氣動式上的一種提升,在不需要氧氣泵和不容易堵塞的前提下完成分離。針葉泵是比文氏管效果更好的一種,他將文氏管中帶來的氣體經過針泵的打碎和攪拌形成更加細膩的泡沫,將水中更加細小的雜質分離出來。一般在選擇上我們不僅僅要看價錢,更要看蛋白質分離器的核心——泵。一個好泵不僅加大出氣量還大大增加其泡沫細膩程度。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在選擇上如果為了達到理想效果,那選擇比自己水體大4~5倍的蛋分是最好的,最低也要在3倍以上。







蛋白質分離器的原理







氣動式蛋白質分離器需要一個氣泵帶動







蛋白質分離器,根據泵的不同分為文氏管(普通循環泵)和針葉泵(泵頭針葉狀)文氏管



5)循環泵:循環泵就是將主缸的水體和底缸的水體進行交換的裝置,如果是底濾的話那請最好選擇落差2倍的流程,循環水量5~10倍都是可以的。

 6)恆溫裝置:這裡指的是暖棒和冷水機,在養殖珊瑚的礁岩缸內必須使用,這樣才能保證缸內珊瑚的穩定增長。




選配:



1)滴定:前面已經說過海水中不只有

氯化鈉(NACL)

還有許許多多的微量元素,海水生物中的珊瑚和藻類都需要吸收一定量的微量元素才能存活。在大自然中珊瑚類除了吸收陽光和吃浮游生物外,還必須藉助海水中的

鈣(Ca)鎂(Mg)鍶(Sr)

促進其骨骼生長,部分顏色鮮艷的珊瑚還需要

鉀(Ka)和碘(I2)

。通常養殖LPS時候由於他們對海水中的微量元素要求不高,我們可以通過每次換上新鮮的海水來補充流失的微量元素,但是如果是密集的飼養或者是飼養SPS的話那就必須添加微量元素了。人工添加容易一下子提升水中各種微量元素含量,造成對生物的衝擊,並且有時候手一抖,多加了點或者計算不精準容易釀成災難。所以人們就使用了滴定,它可以像點滴一樣給缸內海水緩慢的加入微量元素,這樣就可以避免對海水生物的衝擊。而且精準。一般來說除非是密集的飼養LPS或者要上SPS,否則滴定一般是不需要的。當然在準備上滴定前你必須準備3個容器用來裝提升

KH CA MG

溶液的容器。







滴定泵的主體,另外還需要3個容器放置KH MG CA的飽和溶液







滴定的線管




2)鈣反:鈣反的效果其實和滴定是一樣的,他能源源不斷的給缸內補充各種微量元素。不過海水的PH值不能低於8.1所以在鈣反這裡的溶液必須上CO2來降低水中PH,從而使得鈣反容器內的碳酸鈣能否溶解於水,隨後流到主缸水循環。一般來說滴定更加適合小型的缸體,因為配置的溶液一般使用堅持不了2星期,如果是大缸的話時間會更短。而鈣反比較適合大型水族箱。應為鈣反需要的地方比滴定大得多,還需要配置CO2系統。不過他絕對可以放任不管,不需要配置什麼溶液,只需要你定時去看看桶內的碳酸鈣還有多少就行了。







空置的鈣反



3)硝酸鹽去除器:飼養淡水植物,那是一篇和藻類對抗永恆史,飼養海水,那就是一篇和NO3對抗的鬥爭史。我們想盡一切辦法要把NO3消滅。但是現在的飼養結果是NO3和PO4不能完全消失,如果完全消失的話那珊瑚可能不再美麗,那我們必須讓他們處於最低的狀態。為了維護這種狀態,通過對化學的了解,就發明了硝酸鹽去除器(其實我更加同意樂師的說法,這些東西是給那些不想好好養水的人用的)。反硝化細菌必須藉助碳元素來進行反硝活動,但是硝酸鹽去除器也有使用硫磺珠。用硫(S)替換氧根形成H2SO4+N2。對,你沒看錯會有硫酸合成,一般來說硝反都會連接鈣沙,這樣就可以合成無毒的硫酸鹽了,但是流量必須特別小心,一點點的硫酸(H2SO4)都會給水族箱造成致命的打擊。







白色的球就是含碳源的,可以促進反硝化系統的成長。




海水魚雖然漂亮,但是如果缺少珊瑚,我們會發現很多有趣的自然景觀無法展現,例如小丑鑽海葵、海葵慢慢的移動、花瓶的迎浪招展、軸孔珊瑚的不斷分叉等等等等。一個優秀的礁岩水族箱必須擁有其多樣性才能更加絢麗,雖然本人還沒開始飼養珊瑚(殘念啊。。)但是在1個半月時間內走訪很多水族店和周圍有養殖珊瑚的朋友和鄰居家去討教,也得到CMF和本版鳥大的支持。所以在這裡也想介紹下初學者經常養殖的珊瑚,以供大家參考。如果內容有誤希望有經驗的朋友及時指出,謝謝。




LPS珊瑚:



LPS全稱為Large Hydra hammer coral(大水螅硬體珊瑚),而現在的養殖者也模糊了硬體的概念,將部分軟體的珊瑚也分在其內。其實硬體軟體主要區分就在硬體的成長是需要鈣(Ca)鎂(Mg)鍶(Sr),而軟體是不需要合成骨骼的,具體種類下面會再介紹。我們主要從光度、流量、微量元素吸收、攻擊性和飼養環境上做下介紹。


下文中指出的極低、微弱、較低、中等NO3具體數值大約為NO3<1 NO3<3  NO3<12.5 NO3<30







硬體大水螅珊瑚是有骨骼的(圖內白色部分)



1)、榔頭珊瑚:







光度:強光   流量:中等~弱   元素吸收:鈣400~420 鎂1100~1300   攻擊性:較強    飼養環境:較低NO3 22<溫度<27   每月1次蝦肉餵養


2)氣泡珊瑚







光度:強光~中弱(形體根據光照變化大小)   流量:中等~弱   元素吸收:鈣390~420 鎂1100~1300   攻擊性:強    飼養環境:較低NO3 20<溫度<26    每月最少1次蝦肉餵養(弱光中餵食)並且防止和游速過慢的生物一起飼養



     3)尼羅河:







光度:強光   流量:強~中等   元素吸收:鈣400~420 鎂1100~1300   攻擊性:非常強    飼養環境:較低NO3 和PO423<溫度<29   每周1次蝦肉餵養並且防止和游速過慢的生物一起飼養



    4)寶石花珊瑚:







光度:中等~弱光   流量:中等~弱   元素吸收:鈣鎂量較低也能生長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中等NO3 22<溫度<27   每周2次珊瑚糧或浮游生物



     5)飛盤珊瑚:







光度:中等~弱光   流量:中等~弱   元素吸收:鈣400~420 鎂1100~1300還需額外添加碘和鍶保證其顏色   攻擊性:中等    飼養環境:較低NO3 22<溫度<27   每周3~4次蝦肉餵養



    6)腦珊瑚:







光度:中等偏弱光   流量:中等~弱   元素吸收:鈣400~420 鎂1100~1300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較低NO3 22<溫度<30   每周2~4次蝦肉餵養



    7)紐扣腦珊瑚:







光度:中等偏弱光   流量:中等~弱   元素吸收:鈣400~420 鎂1100~1300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較低NO3 22<溫度<28   每周每個紐扣1次蝦肉餵養



      8)花瓶珊瑚:







光度:中等   流量:強   元素吸收:鈣400~420 鎂1100~1300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微弱NO3 24<溫度<27   每周1次蝦肉餵養



      9)火柴頭珊瑚:







光度:強   流量:強   元素吸收:鈣400~420 鎂1100~1300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微弱NO3 24<溫度<27   每周2次珊瑚糧



      10)貓眼珊瑚:







光度:中等   流量:弱   元素吸收:鈣400~420 鎂1100~1300   攻擊性:中等   飼養環境:較低NO3 24<溫度<27   每周2次珊瑚糧(必須採取隔離措施,消化很慢的珊瑚)



      11)炮仗珊瑚:







光度:弱   流量:中度偏弱   元素吸收:鈣380~420 鎂1100~1300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較低NO3 24<溫度<27   每周2次蝦肉(如果沒有訓食,燈光必須較為暗淡)太陽花珊瑚和炮仗花珊瑚區別在於,炮仗花珊瑚是單頭分體的,太陽花珊瑚是單頭連體的,可以通過照片做比較(白明的《礁岩水族箱》給的炮仗花圖片有誤)



      12)太陽花珊瑚:







光度:弱   流量:中度偏弱   元素吸收:鈣380~420 鎂1100~1300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較低NO3 24<溫度<27   每周2次珊瑚糧或浮游生物(此珊瑚餵食比較費時費力,注意餵食保護)



軟體珊瑚:



軟體珊瑚是指珊瑚沒有鈣質骨骼,如果有珊瑚死亡後什麼都沒留下,那它就是屬於軟體珊瑚了,軟體珊瑚十分奇特。在照料上他們比LPS還要簡單,他們不需要CA MG 的特別照顧,但是在飼養上最難養的也在軟體珊瑚中,所以在選擇軟體珊瑚上不要單單被它們美麗的外表欺騙,從而死在缸里造成不必要的壞水。




1)手指珊瑚:







光度:中等   流量:偏強   元素吸收:基本換水就能解決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較低NO3 24<溫度<27   每周2次珊瑚糧或浮游生物(不能和蝶類,仙類魚混養)



      2)海雞頭類珊瑚:







光度:偏弱   流量:中等   元素吸收:基本換水就能解決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較低NO3 24<溫度<27   每天1次珊瑚糧或浮游生物(很可能養不長)



      3)紅手指珊瑚:







光度:很弱   流量:偏弱   元素吸收:基本換水就能解決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較低NO3 24<溫度<27   每天1次珊瑚糧或浮游生物(這中珊瑚偏好在較為黑暗的環境捕食浮游生物,在人工缸內很難飼養1年以上)



      4)皮革珊瑚:







光度:強光   流量:強   元素吸收:基本換水就能解決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中等NO3 22<溫度<31  不需要刻意餵食(不能和蝶類,仙類魚混養且要與其他LPS保持距離免得受傷)




5)泡泡菇珊瑚:(此類珊瑚有很多,大多不需要刻意餵食)







光度:弱光   流量:弱   元素吸收:基本換水就能解決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較低NO3 22<溫度<27  不需要刻意餵食



      6)紐扣珊瑚:彩色紐扣珊瑚







光度:中度~弱光   流量:中~弱   元素吸收:基本換水就能解決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較低NO3 22<溫度<27  不需要刻意餵食(不能和蝶類,仙類魚混養)



      7)海樹類:







光度:弱光   流量:中   元素吸收:基本換水就能解決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較低NO3 22<溫度<27  即使餵養也很難超過半年以上的壽命標準的插花型




SPS(小水螅體珊瑚)



SPS是小水螅體珊瑚的簡稱,另外還有硬骨珊瑚的俗稱。小水螅體珊瑚可以說是珊瑚中最難養的珊瑚。對於人工給與的壞境要求十分高,基本上水質要做到:溫度22~27 硬度12~14dkh PH8.4 鹽度1.024 硝酸鹽≤0.1 磷酸鹽≤0.03 鈣420*10&#8319; 鎂1250*10 &#8319;(n=-6)。為了維持以上標準我們不得不投入更大的精力和物力。不過生命在於折騰,所以能養好一缸SPS,那說明你是個水族高手,如果能出一缸SPS和LPS都有狀態的缸,那你基本上就比上帝還上帝了(上帝都不能將SPS和LPS混養,不過目前有部分大師們在不斷嘗試。)下文中指出的極低、微弱、較低、中等NO3具體數值大約為NO3<1 NO3<3  NO3<12.5 NO3<30



1)巨枝鹿角珊瑚:







光度:強光   流量:強   元素吸收:鈣:440 鎂:1250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極低NO3<1 23<溫度<26  每星期2次珊瑚糧,對鈣的吸收量很大



2)鳥巢珊瑚:







光度:較弱(和腦類LPS同光帶)   流量:中等偏弱   元素吸收:鈣:420 鎂:1250   攻擊性:中等(不能與其他SPS有肢體接觸)   飼養環境:微弱 NO3<3 23<溫度<26  每星期1次珊瑚糧或者輪蟲



3)細枝鹿角珊瑚:







光度:強光   流量:強   元素吸收:鈣:440 鎂:1250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極低NO3<1 24<溫度<26  每星期2次珊瑚糧,對鈣的吸收量很大



4)萼柱珊瑚:







光度:偏強光(剛拿回來的時候要弱光飼養段時間)   流量:強   元素吸收:鈣:440 鎂:1250 另外還需要鉀,碘,鍶的添加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極低NO3<1 25<溫度<26  每星期1次珊瑚糧,主要是水質



5)藍長枝:







光度:強光   流量:強   元素吸收:鈣:420 鎂:1250 攻擊性:中度  飼養環境:極低NO3<1 25<溫度<26  每星期1次珊瑚糧



6)NANA







光度:中等   流量:中  元素吸收:鈣:420 鎂:1250 攻擊性:弱  飼養環境:極低NO3<1 25<溫度<26  每星期1次珊瑚糧



7)瓦片:







光度:強光   流量:強   元素吸收:鈣:450 鎂:1250 攻擊性:中度  飼養環境:極低NO3<1 25<溫度<26  強光下無需餵食



8)圓盤珊瑚:







光度:強光   流量:強   元素吸收:鈣:450 鎂:1250 攻擊性:中度  飼養環境:極低NO3<1 25<溫度<26  每星期1~2次蝦肉 




總結:

海水造景中大致可以分為四種缸 SPS缸、FOT缸、LPS缸、NANO缸。




SPS缸:SPS意為小水螅體硬珊瑚,SPS缸就是主要用SPS搭配活石也會搭配一些觀賞魚來造景的水族缸。硬體珊瑚造景和活石造景搭配好的話,深海的感覺撲面而來。




FOT缸:FOT缸就是海水魚缸,它主要是用各種海水觀賞魚和造景石來造景,幾乎不養珊瑚。造景石比較常用死石,為海水魚提供嬉戲和躲避的場所。




LPS缸:LPS意為大水螅體硬珊瑚,LPS缸現在不僅包括大水螅體硬珊瑚還包括軟體珊瑚造景。LPS比SPS缸更有柔美之感,珊瑚海葵隨水流輕輕搖擺,賞心悅目。




NANO缸:即微缸,有三個常見尺寸,40、60或80升。NANO缸比較適合空間有限以及喜歡迷你水族生態系統的水族愛好者。







海缸養水12步:


1、把所有設備管件連接上。




2、用純凈水開缸化鹽,如果養LPS(軟體珊瑚)測一下自來水,如果你家自來水的NO3、PO4等都不高可以用,但最好還是純凈水。SPS必須純凈水!把鹽度化到1.020~1.025之間,必須用光學比重器測量。有些人喜歡先高錳酸鉀消毒,但個人感覺真沒什麼用。







3、把新到的活石盡量刷乾淨,不要吝惜上面的生物,盡量注意裡面的小螃蟹和螳螂蝦,把它們剔除。這裡有必要提一句,你的活石是否是新鮮的,如果是從商家的缸里撈出來的,要看商家那缸里有沒有生物,如果有生物,最好別買,現在很多大陸的商家都不專業,缸里的營養鹽不低,並且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如果這樣的活石放到缸里,第一暴不出藻,第二會長期釋放營養鹽!如果本地沒有,看看在外地郵寄的方法,可以無水運輸,只要不幹就可以。還有,盡量一次把活石賣夠,中途加活石不好。有人用1.040的鹽水泡,殺死螃蟹,我試過,沒用。







4、造一個自己喜歡的景緻,把所有設備打開試運行,底缸放好過濾的白棉(一定是白棉,灰塵太多時注意清洗或更換)。




5、所有的設備全開,除了每天添加蒸發的水份(添加質量合格的水體),調整每天的開燈時間,剩下的什麼都別動,什麼都別加,什麼都別動,什麼都別加,不擦缸,不換水,不用管缸里的塵土、碎屑。







6、看著缸里藻類的變化,漫長的養水期,正好可以用這段時間好好的在論壇潛水、發問,對本文一些不懂的地方,可以發帖,也可以站短問我,我會給你找相關的鏈接,多看看自己感興趣的魚和珊瑚,了解它們,知道它們的習性。很多知識每天充實著你的大腦,你會發現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







7、當藻類布滿了全缸甚至你看不見裡面的景象了,說明快成功了,(如果你的燈具肯定沒問題,但沒有看到太多的藻類也沒關係,說明你的活石質量非常好。)這時你缸里氨含量、NH3(阿摩尼亞)、NH4+(氨根離子)到達一個峰值後回落後,亞硝酸鹽(NO2)到達一個峰值後回落,接下來是硝酸鹽(NO3)到達一個峰值後回落到很低濃度的一個過程,買測試劑測一下NO3含量,應該是12.5以下(說12.5隻是怕很多人堅持不了了,我嚴重推薦的數值是5~2之間!),養LPS水質已經達標了(養SPS一定要等到藻類發黃,剛剛開始白化,同時NO3至少要到2左右)到這時,恭喜你,你缸里的系統已經有了良好的循環,系統完整了!







8、把所有藻類拔掉,不用擔心剩下的藻類,以後可以用一些吊類、蝦、蟹、螺去清除。




9、有的人對自己第一次的造景不滿意,現在是個好時機,可以把活石拿出來重新刷洗,然後再放回缸里重新造景,但這時又有一些營養鹽因為翻動活石被釋放出來,所以要再觀察一個星期的NO3情況,依活石質量不同,有的幾天,有的一多個星期,最後還是看測出的數值。




擦缸、用小造流吹一下活石表面的塵土,換20%的水,用管子把塵土虹吸出來,設立藻缸,加活性炭。







10、如果有人想鋪沙,這時必須鋪活沙了,因為死沙里也有很多髒東西,是要在你放活石的同時投放的,需要養水把它養透最後讓它變成活沙。而帶水包裝的活沙可以養完水直接投放,但出於謹慎考慮,還是建議活沙下缸後,再養一個星期水,沒有波動再下生物。




11、終於可以進喜歡的生物了!它們在你缸里會很幸福的生活的!它們不會因為我們的過錯而離開這個世界!我們歡樂了。







12、這時也不要高興的太早,一定要慢下生物,同時少量餵魚,並實時監控NO3的數值,如果一個星期後NO3有所攀升,就要再減一些食量,以每隻魚每兩天能吃到2~4顆為基準。不要以為這是在虐待魚類,這恰恰是在善待它們。我的經驗越往後系統越成熟,在NO3沒有波動的情況下可以慢慢加大餵食量,時間大概在1~2個月。這就像別人為你製造了一輛汽車,當你可以駕駛它時,你首先要做的就是磨合。當整個系統成熟後,你真的不用擔心營養鹽高的問題了。




(號內搜索)可以找到更多您想要的內容



下圖左右滑動查看全過程







分享水族知識,傳遞快樂生活!


感謝每一天有魚、有景、有您的陪伴!


一切靜好,而我們一直在!


轉載請獲取授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族圈 的精彩文章:

全家都以為我在吸毒(一)
接地氣 我的第一個雨林缸,全部自己動手

TAG:水族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