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讀書」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所在

「讀書」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所在

重溫經典 回到常識

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所在

——學習蘇霍姆林斯基思想體會之五

——蘇霍姆林斯基

五十多年前,原蘇聯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道:「一種熱愛書、尊重書、崇拜書的氣氛,乃是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所在。一所學校可能什麼都齊全,但如果沒有為了人的全面發展和豐富精神生活而必備的書,或者如果大家不喜歡書籍,對書籍冷淡,那麼,就不能稱其為學校。一所學校也可能缺少很多東西,可能在許多方面都很簡陋貧乏,但只要有書,有能為我們經常敞開世界之窗的書,那麼,這就足以稱得上是學校了。」在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眼裡,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就是熱愛書、尊重書、崇拜書的氣氛。

在當今中國,談讀書成了一件奢侈的事。雖然近幾年,總理的年度政府工作報告都有倡導「全民閱讀」的建議,有的地方還以政府名義推動,但效果不佳,影響不大。國民年度閱讀紙質書的數量,每年增加不到半本,至今不到六本。國人讀書的記憶只在每年的4月23日世界閱讀日被稍稍喚醒,節日過後又是習慣性地將書束之高閣。

這也難怪,因為現在就連最應該讀書的人群——教育人,也被功利、浮躁的熱浪衝到沙灘上,很少有人能暢遊書海。而教育人是引領社會風氣之先的人,教育人應該是讀書人,特別是教育局長、學校校長和教師,應該成為讀書的種子,為全民閱讀體現自身的價值。

局長只有愛讀書,才能了解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所在。經常聽這樣一句話:一個好局長就是一個區域的好教育。誠哉斯言!一個區域的教育局長如果只會上傳下達、送往迎來,終日端著一副官僚的架子,只唯上,不務實,這一方土地上的師生一定是痛苦的。反之,一個區域有一位有情懷、能擔當、肯實幹的局長,那一片土地上的教育風氣一定是正的,教育生態一定是好的,教育質量一定是高的,師生都會有很強的歸屬感和很高的幸福指數。好局長的前提是愛讀書。因為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了解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才能引領一個區域內的廣大教育工作者走在正確的教育大道上。我所了解的基層教育局長如吉林撫松縣的陸世德、上海虹口區的常生龍、四川閬中市的湯勇、江西弋陽縣的方華等,他們自己就是一個讀書人。被當地老師們尊為學者局長。常生龍局長在《局長為什麼要讀書》一文中寫道:「有專門培養教師的師範大學或者專業,但沒有培養教育局長的專門機構。教育局長必須成為一名學習者,去了解教育發展的最新動態,去把握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去找尋區域教育改革的最佳路徑,去設計教育實踐的核心項目。」這些局長用行動全力推動區域內師生閱讀,近年來均被中國教育評為全國推動讀書人物。他們勤於學習、善於思考、勇於探索、精於總結,他們聯繫工作實際,撰寫了大量的教育隨筆和論文,都出版有自己的專著。他們用自己的才幹和實績,詮釋出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所在,彰顯出一個教育局長的追求和價值。

校長只有愛讀書,才能了解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所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領導。」校長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一靠讀書,二靠實踐。我這裡只說讀書,有人說,沒有閱讀的學校只是假學校,沒有閱讀的教育是假教育,沒有閱讀的人生是有缺陷的人生。讀書,那是與先賢的智慧碰撞,那是站在巨人肩上的遠眺。學校里,教師們最不能容忍的是校長真把自己當領導,整天在師生面前指手劃腳。一年到頭只會冷冰冰地布置工作,難得有生活感悟和教育智慧分享。教師們最欣賞 「清、情、凈、靜」的校長,「清」是指校長辦學思路清晰,對學校情況清楚;「情」是指校長對全體師生飽含深情,對天地萬物充滿感情;「凈」是指校長衣著乾淨、思想純凈,舉手投足盡顯儒雅氣質;「靜」是指校長能夠冷靜地處理教育教學中的矛盾和問題,能夠靜下心來讀書學習。校長有科學的教育思想,有切身的教育行動,並且身體力行手不釋卷,師生必定會孜孜不倦。我所了解的程紅兵、李鎮西等校長,人稱「書生校長」。他們骨子裡就是一個讀書人,因為讀書,他們視野開闊、立意高遠。他們在校園裡營造出一種熱愛書、尊重書、崇拜書的氣氛,引領師生徜徉在書海里,這些學校和它裡面的所有人,面貌和氣質都在改變,都變得自信陽光、蓬勃向上。

教師只有愛讀書,才能了解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所在。唐代文學家、教育家韓愈給教師下了準確的定義: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千多年來,雖然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但教師始終恪守職責。時至今日,教師被定義為「首席學習者」。這就更加凸顯出教育者終身受教的理念。教師主動讀書、堅持讀書,應該成為一種生活常態。一個不讀書的教師,是教不出愛讀書的學生的。只有教師好好學習,學生才能天天向上。因為,在中國的教育詞典里,有「身教重於言教」這一詞條,更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一箴言。筆者建議,教師讀書可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讀與學科專業有關的書,包括課標、教材、專業雜誌和本學科前輩的著作;二是讀有關教育理論的書,幾千年來,留下的教育理論專著浩如煙海,我們可以擇其影響深遠的讀之,從孔夫子到陶行知,從蘇格拉底到中國當代的教育名家的著作都要了解其理論精要。三是讀提升自己人文科技素養的書,哲學、美學、歷史、文藝等都要有所涉獵。教師讀書越多,對學校和教育的實質就越深刻。我所了解的吳非、閆學等老師,手不釋卷,涉獵廣泛。只有教師把自己變成一個「雜家」,才能在課堂上信手拈來、遊刃有餘,才能讓學生感受「神奇」。理想的教師應該過一種讀寫為伴的生活,成為學生生命中重要的貴人。

曾經聽一位學者說到:不管一個社會多麼的頹廢腐敗,只要學校還是一方凈土,這個社會就還有希望。最近,筆者有機會去看了幾所中小學,看到一些令人欣慰振奮的情況。有的學校直截了當地把「讀書做人」作為辦學目標,沒有那些叫人半懂不懂的口號;有的學校教學樓每層走廊都安上開放式書架,把圖書(館)室里的圖書,陳列在書架上,書架旁還有小凳子,讓學生隨時可以拿到書坐下來看;有的學校裝修出品位很高的教師書吧,給老師辟出一個溫馨的閱讀空間;有的學校定期組織學生讀書心得演講賽、教師讀書分享會。走在這樣的校園裡,讓人感受到濃郁的書香氣息,讓人覺得這才是真學校,這才是學生願意來的地方、真正讀書的地方。

當我們都明白了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當我們都清楚了辦好學校和教育的路徑,與其坐而埋怨,不如起來行動;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每一個教育人,從自身做起,捧起書,孜孜不倦、久久為功。那麼,「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就不會只是一個飄渺的願景!

「讀書」學校和教育工作的實質所在

作者介紹:陳文,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特級教師,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2013年中國教育報「推動讀書十大人物」。出版《教師可以更優秀》《教育必須剛剛好》等4本教育專著和《泥土生香》小說集1部。

授權轉載自:布衣村言(公眾號chenwen66638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