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流傳最廣的書法作品,究竟出自誰手?

流傳最廣的書法作品,究竟出自誰手?

本文來源於 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許多人可能覺得,書法離我們生活很遠,或許對於不在文字行業工作的人來說,的確如此。

圖丨米芾 北宋 《研山銘》局部

但有這麼六個字,中國的男女老少,都應該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它被印在大小有別、顏色不一的特殊紙張上,畫面中或有人物或有名勝風景,還有代表面額的數字——這就是人民幣,而我說的這最著名的六字書法,就是「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大字,從第二套人民幣出版,一直沿用到到現行的第五套新版「土豪金」人民幣,已經用了60餘年。但是鮮有人知道寫下它的馬文蔚是何許人也。

圖丨第二套人民幣「一角」

1904年,馬文蔚出生在山西省陽曲縣黃寨村巷道的一戶人家。少年時,痴迷詩文的馬文蔚違抗了經營小本買賣的父親「繼承家業」的願望,偷偷跑到太原城,報考了山西國民師範。1925年,他又考入南京中央大學。

圖丨年輕時的馬文蔚

畢業後,出身平凡的馬文蔚,曾擔任過國民黨中央信託局人事司甄核科主任。不久卻因為人耿直受到同僚的構陷,被錯劃為右派,進而被孔祥熙罷了職。只得回到老家,靠寫字勉強謀生。深陷困境的馬文蔚,還要面對各種污衊與家人的指責,可謂禍不單行。

圖丨馬文蔚

北平解放後,中國人民銀行在「小灰樓」里組建,亟需各方面的人才。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南漢宸得知馬文蔚有著不錯的書法造詣,個人又非常喜歡金融業,便將他招至麾下。

1950年的一天,南漢宸行長特意從故宮博物院借來一支宮廷用筆。神秘兮兮地將馬文蔚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問馬文蔚是否願意寫幾個字,試試筆。

圖丨第二套人民幣發行於1955年

2007年7月停止流通

當時的馬文蔚,以為真的只是試試筆而已,就問了句:「寫什麼呢?」南行長回答:「就寫咱們銀行那幾個字吧。」

於是,馬文蔚就按照南行長的意思一連寫了好幾套「中國人民銀行」和「壹、貳、叄、伍、拾、圓、角、分」及年份,共十九個漢字。

圖丨南漢宸行長從幾個版本中裁出的馬文蔚的字

寫完後一停筆,馬文蔚才突然意識到,他剛才寫的字可能會被用在還在設計的第二套人民幣上!

一貫耿直靦腆的他,很緊張地說:「寫得不好,如果哪個有用,可剪開挑一挑,這個『銀』字有點不滿意。」

沒過多久,這些字就出現在了新印的第二套人民幣的樣票上。包括周恩來,鄧小平,陳雲在內的參與審閱的領導,都給予了馬文蔚的字很高的評價。馬文蔚先生在毫不知情的輕鬆狀態中,寫下的這幾個字,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新版人民幣上的文字。

圖丨馬文蔚與他寫的「中國人民銀行」

人民幣上的這六個字的故事到這裡還遠沒有結束。細心地小夥伴肯定注意到了,這六個大字中,「國」和「銀」是繁體字。有的人說了,那請馬老再寫一遍簡體的不就好了?可惜事與願違。

圖丨馬文蔚

1956年,國務院公布了第一批漢字簡化表,但是人民幣票面上的「中國人民銀行」中的「國」和「銀」的簡化字,卻是在1980年才出現的。當時總行就馬上給已經回到陽曲縣老家的馬文蔚寫了一封函,邀請他再次為新版人民幣書寫一版簡體的「中國人民銀行」。

圖丨第三套人民幣發行於1962年

2000年7月停止流通

可是,出生在20世紀頭幾年的馬文蔚先生,當時已近80歲高齡,又不幸患有哮喘病,顫顫巍巍的他,接到總行來函的時候,已經無法握筆了。於是,這項化繁為簡的任務就落在了北京印鈔廠的專家身上。

圖丨第四套人民幣發行於1987年

2018年5月停止流通

專家們先是找來大量馬文蔚的書法作品,通過比對,臨摹,練習馬老的筆法,獲得了足以亂真的筆跡。

即便如此,工作人員依然決定保留繁簡字體沒有區別的、馬文蔚先生本人寫的「囗」與「艮」,然後模仿馬文蔚的書法,增補了「玉」和「釒」,成了沿用至今的「中國人民銀行」簡體版。

現如今,「中國人民銀行」這六個古雅和美的漢字,在所有面值的人民幣紙幣、硬幣上被廣泛使用,經時間的重重洗刷,越來越顯現出馬文蔚筆法的蒼勁老道。可以肯定,這就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書法作品!

圖丨第五套人民幣發行於1999年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99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小編微信號一起交流探討,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歡迎給我們留言投稿,我們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討中和大家一起進步!

平台合作請聯繫:

文章投稿轉載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那點事兒 的精彩文章:

荷蘭女王的經典珠寶 被拆成了這幅模樣!
文玩包漿之後,是什麼?

TAG:古玩那點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