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一奇人,獻了2計,一計可滅劉備一計可滅孫權,可惜沒被採納
許邵是漢末著名品人專家,凡經過他點評的人,都會迅速聲名鵲起。但許邵從不輕易點評人,甚至於曹操那樣的亂世豪傑,也一度不入他的法眼。但曹操很想讓許邵點評,因為他想借許邵的點評出名。為了達到目的,據說曹操採取了不光彩手段,用刀子逼許邵點評,於是留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
然而,許邵不願意點評老闆曹操,卻願意點評他的一個部下。此人堪稱三國一奇人,名叫劉曄,據說是光武帝劉秀的後裔。許邵給他的評價是:曄有佐世之才。
劉曄才華橫溢,為人有威嚴、魄力,是個文武雙全的人物。他年僅二十多歲,就一舉收服揚州著名軍閥鄭寶張多、許乾等人,並被推選為大首領。但是,劉曄見漢室衰微,自己又是宗室子弟,不願擁兵割據,於是將部隊委託給廬江太守劉勛。
建安四年(199年),劉曄隨劉勛一同投奔曹操,曹操非常器重劉曄,後提拔他為自己的主簿,日漸親信。建安十五年,曹操在劉曄的輔佐下,攻克漢中。此時,劉備也趁火打劫,奪取益州。但劉備新定益州,人心不穩,以至於「蜀中一日十驚」,弄得他焦頭爛額。
劉曄乘機向曹操獻計,建議曹操立刻長驅直入益州,乘劉備立足不穩一舉拿下益州。劉備當時的實力並不強大,且因平定益州此起彼伏的叛亂弄得精疲力盡,如果曹操採納劉曄的建議,果斷出擊,或許能夠一舉消滅劉備,至少拿下益州不是難事。可惜,晚年的曹操早已喪失年輕時的冒險精神,作風越來越內斂、穩重,沒有採納劉曄的建議。
結果,曹操反而因他的穩重自食苦果。劉備穩定益州人心後,得寸進尺,出兵搶奪漢中。曹操不敵劉備,不僅丟了漢中,還損失了大將夏侯淵。
曹操非常後悔沒採納劉曄的建議,因而對他更加器重。曹操去世後,曹丕即位,以劉曄為親信,加侍中,封關內侯。此時,關羽被孫權所殺,劉備決意討伐東吳。曹丕召集群臣商議,劉備是否真會出兵,曹魏大多數朝臣認為劉備只是虛張聲勢,但劉曄卻一針見血地指出:「劉備一定會討伐孫權。」
因此,他又向曹丕獻了一計。鑒於當時孫權為對抗劉備,向曹丕稱臣,劉曄說:「孫權稱臣不是真心,不過迫於劉備實力,不得已為之。我們不可相信其誠意,而應該乘機出兵,滅了孫權。」
但曹丕卻主張觀望,因為他擔心劉備不會出兵,如果魏國貿然出兵,孫劉勢必再次聯合,這對魏國不利,於是沒有採納劉曄的建議。事實證明,劉曄的預測是正確的,劉備傾全國之兵與孫權開戰,吳國一度危如累卵。如果此時魏國出兵東吳,孫權兩面受敵,勢必亡國不可。
如果曹操採納劉曄的建議,消滅劉備,天下形勢就會變成魏吳兩國並立,魏國地廣人豐,滅東吳不成問題;如果曹丕採納劉曄的建議,消滅孫權,天下形勢就會變成魏蜀並立,且魏國從南北兩面包圍蜀國,滅蜀國也不成問題。可惜,曹魏集團一計也沒有採用,親手葬送統一天下的大業。
劉曄在曹操、曹丕父子手下當差,雖有不得意之處,但總體上頗受器重。等到曹叡即位,劉曄卻漸漸被皇帝疏遠,朝中詆毀紛至,最後發狂,因病去世。
※高人:你的馬死定了!皇帝:怎麼可能?結果皇帝親自把馬殺了
※此人長得慈眉善目,卻是個殺人魔王,後被判處死刑,身中19槍而死
TAG:大漢羽林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