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小兒臍療大全【值得收藏】

小兒臍療大全【值得收藏】



疳證臍療方

 



【處方1】



來源《驗方新編》


組成: 

蔥白3根,苦杏仁、生梔子、紅棗各7個,芒硝9克,酒糟30克,白面9克。


用法: 

上藥共搗成泥,分攤兩塊布上,前貼臍,後貼對臍的背部,用帶捆好,連貼3日,未效換藥再貼。


主治: 

小兒疳積。


 


【處方2】


來源《理瀹駢文》


組成: 

黃芪、神曲、茯苓、白朮、炙甘草、制厚朴、檳榔、山楂、麥芽、陳皮、益智仁、木香、砂仁、山藥、莪術、使君子、川楝肉、胡黃連、蕪荑各15克,以麻油熬,黃丹收,加硃砂3克攪勻成膏,取3克膏油攤牛皮紙上製成膏藥。


用法: 

取膏藥1貼溫化貼臍,連敷3天,換膏再貼。


主治: 

小兒疳證。


 


【處方3】


來源《中醫雜誌》


組成: 

杏仁、桃仁、皮硝、梔子各10克,白鬍椒7粒,蔥白7根,共研細末,為1次量。


用法: 

上藥粉加雞蛋清1個,白酒5毫升,調拌成膏,用紗布紮成兩個葯餅,外敷臍和命門穴,24小時換藥1次。


主治:

小兒疳積。


 


【處方4】


來源《湖北中醫雜誌》


組成:

元明粉3克,胡椒粉0.5克,研細拌勻,為1次量。


用法:

上藥放臍中,外蓋塑料薄膜和紗布,以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敷1-5次。


主治:

小兒疳積。


 


【處方5】


來源《湖北中醫》


組成:

桃仁、杏仁、梔子、白鬍椒各9克,壓粉,為1次量。


用法:

取上藥粉,以蛋清、白酒調成糊狀,塗在布上敷於臍部,2天換藥1次,1周為1療程。


主治:

小兒疳積。







遺尿臍療方


【處方1】


來源《理瀹駢文》


組成: 

煅龍骨壓粉。 


用法: 

以醋調藥粉3克,敷臍,常規法固定。  


主治: 

遺尿。




【處方2】


來源《中醫外治法集要》


組成: 

硫黃30克,大蔥120克。 


用法: 

硫黃研末和大蔥共搗如泥,烘熱,裝紗布袋,敷臍,外用紗布包裹,或用膠布固定,每晚1次,連敷7-10天。


主治: 

遺尿。



 


【處方3】


來源《山東中醫雜誌》


組成: 

硫黃3克,蔥白1節,為1次量。


用法: 

硫黃和蔥白合搗如膏,睡前將藥膏外敷臍,以繃帶固定,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次晨取下,每晚1次,連用3-5次。


主治: 

小兒遺尿。


 


【處方4】


來源《中醫雜誌》


組成:

復盆子、金櫻子、菟絲子、五味子、仙茅、山萸肉、補骨脂、桑螵蛸各60克,丁香、肉桂各30克,共研細粉,裝瓶備用。


用法:

每次取藥粉1次,放臍中,滴一二滴白酒後,再貼上暖臍膏,或用紗布覆蓋,外加塑料薄膜,用膠布固定,3天換藥1次。


主治:

遺尿。


 


【處方5】 


來源《江蘇中醫雜誌》


組成:

炮附子6克,補骨脂12克,共研細末,另取生薑30克搗成泥狀,為1次量。


用法:

上藥混合拌勻成膏狀,填入臍中,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封,5天換藥1次。


主治:

遺尿。


 


【處方6】


來源《遼寧中醫雜誌》


組成:

甘草50克,白芍、白朮各20克,3味葯混合,水煎兩次,每次1小時,兩次煎液混合,濃縮成稠膏狀,加硫黃50克,白礬10克,烘乾壓粉。


用法:

每次取葯0.2克放臍中,上蓋紙片和棉花,以膠布封固,3-7天換藥1次。


主治:

遺尿。




【處方7】


來源 《江蘇中醫》


組成:

麻黃2份,益智仁1份,內桂1份,共研細末,裝瓶備用。


用法:

每次取3克藥粉,以少量食醋調成餅狀,敷於臍部,外以膠布固定,36小時後取下,間歇6-12小時,再以上藥填臍,連敷3次後,改為1周敷藥1次,連敷2周,以鞏固療效。


主治:

遺尿。




哮喘臍療方


【處方1】


來源《幼幼集成》


組成:

吳茱萸1.5克,胡椒7粒,五倍子3克,共研細末。  


用法:

以酒調上藥作餅敷臍,常規法固定。


主治:

小兒喘急,虛脫。


 


【處方2】


來源《理瀹駢文》


組成:

白丑、黑丑各15克,大黃30克,檳榔8克,木香5克,共壓細粉。


用法:

以蜜水調葯制餅貼臍,常規法固定。


主治:

小兒哮喘。




小兒厭食症臍療方


【處方1】


來源《中醫雜誌》


組成:

炒神曲、炒麥芽、焦山楂各10克,炒萊菔子6克,炒內金5克,共研細粉。


用法: 

上藥加澱粉1-3克,用白開水調成稠糊狀,臨睡前敷於臍上,再用繃帶固定,次晨取下,每日1次,5次為1療程。不愈者,間隔1周,再行第2療程。兼症藥物加減:乳食停滯,加陳皮6克,酒大黃5克;水濕困脾,加白扁豆、薏苡仁各10克;先天不足加人蔘3克,乾薑5克,灸草6克;脾胃虛弱加党參、山藥各10克,白朮6克;噁心嘔吐,加半夏、藿香、枳殼、訶子各6克;大便稀溏,加蒼朮10克。


主治: 

小兒厭食症。


 


【處方2】


來源《河北中醫》


組成: 

生杏仁去皮,梔子,小紅棗(男用各8粒,女用各7粒),黍米一小撮。


用法: 

將黍米和紅棗放入碗中,加適量水,上鍋蒸20分鐘,取出,待涼後,將棗核去掉,再加入杏仁和梔子粉,共搗如泥狀,平攤一塊黑布上,貼於臍部,用膠布固定,24小時後去掉,以皮膚出現青色為度,連敷2貼。


主治: 

小兒厭食症。


 


【處方3】


來源《遼寧中醫雜誌》


組成: 

大黃、大白、白蔻仁、神曲、麥芽、山楂、良姜、陳皮各等份,共壓細粉,用凡士林調成膏狀備用。


用法: 

每次取蓮子大藥膏置於一塊4.5*4.5厘米橡皮膏中央,藥膏對準臍心貼敷,四周粘牢,每次敷8-12小時,每天1次,10天為1療程。


主治: 

小兒厭食症。


 


【處方4】


來源 王宜新等。


組成: 

白朮150克,茯苓150克,炙附子50克,乾薑50克,神曲100克,生山楂100克,麥芽100克,用500毫升水浸2小時,煎30分鐘,取濾液,再加水復煎1次,兩次濾液混合,濃縮成稠液,加黃連粉60克,肉豆蔻粉60克,烘乾壓粉,裝瓶備用。


用法: 

每次取藥粉0.1-0.3克放入臍中,上壓一干棉球,膠布固定,24小時換藥1次,用3天停3天,1周為1療程,連用1-2療程。


主治: 

小兒厭食症。


 


【處方5】


來源 魏振裝


組成: 

木香、白朮、生山楂等20餘種中藥,經科學加工,取18克藥料裝入布袋內製成藥芯,將葯芯裝入小兒兜中,做成臍療兜。


用法: 

葯芯中心對準臍部佩戴,只白日應用。


主治: 

小兒厭食、腹瀉、便秘、夜驚。




小兒脫肛臍療方


【處方1】


來源《備急千金要方》


組成:

艾炷。   


用法:

灸臍中,壯數可與年齡同 。  


主治:

脫肛。


 


【處方2】


來源 經驗方


組成:

升麻、党參、車前子、五倍子等量壓粉。


用法:

每次取藥粉0.5克,與蓖麻子10粒共搗成泥,外敷臍部,常規法固定,每日用藥1次,連用5天。


主治:

脫肛。







小兒腹股溝斜疝臍療方


【處方1】


來源

《全國第二屆中醫外治學術交流會論文選編》


組成:

肉桂30克,蜘蛛3克,麝香1克,分別壓粉,混勻備用。


用法: 

取藥粉0.5克填入臍內,外貼黑膏藥,貼至膏藥自行脫落為止,一般1個多月脫落,同時服藥治療如咳嗽、腹瀉、便秘等兼症。


主治:

小兒腹股溝斜疝。


 


【處方2】


來源《陝西中醫》


組成

:

 

母丁香研粉,裝瓶備用。   


用法: 

取粉填滿臍,常規法固定,2天換藥1次。


主治:

小兒疝氣。



文源:360個人圖書館





要保持花容月貌,必用參巧巧面膜!



治便秘百轉千回湯最好,還能祛痘


小兒手足口病經方治療


解毒大穴築賓穴治:嘔吐、疝痛、小兒臍疝、


為什麼說中醫是小兒養生與治病的首選?


小兒鼻涕、流鼻血、踢被子正常嗎? - 經方大師倪海廈解答


羅大倫:多數小兒肺部問題根源在脾胃


您知道什麼是「小兒變蒸」嗎?(重要)


我用雞內金治療胃脹、胃痛、結石、遺精、小兒消化不良的體會


小兒不愛喝中藥,中醫該怎麼做?


倪海廈:治癒小兒腰酸背痛,只需二針!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對小兒感冒寒咳效果好


特病專方-------小兒遺尿經驗方


小兒一般感冒、重感冒、積食的推拿手法(動畫演示)


著名老中醫開出的小兒長高的秘方


小兒推拿的中醫思維


========== END ==========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厚德載物!草木金石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乳腺問題關係5條經絡,是女性健康的關鍵!
王四進經方講座-23-陽明證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