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部電影,怎麼就在北美大熱了呢???
不知你們聽說沒有?
最近,有一部電影在北美紅透半邊天。不但票房大賣,更是在北美各種社交媒體上佔據焦點。
沒錯,就是《Crazy Rich Asians》,
香港譯名《
我的超豪男友》、台灣譯名《瘋狂亞洲富豪》,而
豆瓣譯名《摘金奇緣》,
也不知誰譯的。
坦白說,一開始真沒想到這樣一部電影會在北美如此熱賣。陣容沒有任何好萊塢大咖,是一些很多人連名字都叫不太出的亞洲面孔,而且海報透著一股南洋風味。
而就是這樣一部電影,人家就大賣了,還大熱大紅了!
嗯,就是這樣一部電影,連續兩周蟬聯北美票房冠軍,而在故事發生地的新加坡,還創下了喜劇最高開畫記錄。
目前,本片在IMDb拿到了7.7分。
爛番茄更加是93%的新鮮度,7.7分。而觀眾評分更恐怖,爆米花達到89%,觀眾評分4.5分(滿分5分)十分制就算9分了。
對於一部浪漫愛情喜劇而言,口碑相當不俗了。
實際上,《摘金奇緣》的故事非常簡單,就是一部蠻套路的愛情喜劇。有評論說它是
亞洲版《灰姑娘》和加強版《流星花園》,
其實並沒有問題。
女主角瑞秋是中國移民的後代,土生土長的美籍華人,如今是紐約大學的年輕的經濟學教授,收穫濃情蜜意、同樣出類拔萃的亞裔男友一枚。
某天,男友突然提出想帶她回新加坡參加好友婚禮,順便見見他的家人,瑞秋本來以為這只是一場普通的旅程,結果從出發時異常奢華的頭等艙待遇開始,一切就朝著意想不到的方向奔騰而去……
就像英文片名直譯過來一樣,「
瘋狂富有的亞洲人
」,影片也以非常炫目的方式,來展示這瘋狂富有亞洲人的富有方式。誇張奢華的洋房,揮金如土的公海狂歡,更不用說價值百萬的珠寶,還有眾人口口相傳、媲美小國家的財富……
原來瑞秋平時不顯山露水的十佳男友是新加坡巨富的繼承人,也讓瑞秋踏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富人世界。
之後的劇情其實也非常簡單,一句話概括就是女主角在克服了重重歧視和障礙之後,用善良與智慧征服了男主的家人,獲得了幸福。
好吧,全世界觀眾都喜歡看輕鬆浪漫的愛情故事,尤其對影片對營造的「上流社會」生活有種莫名的窺探欲。
但《摘金奇緣》能征服美國觀眾,收穫如此票房和口碑,單靠這個老套的故事當然行不通。他有他與眾不同的地方,才會造成如此現象級的反響。
首先,這是一部擁有合格的人物和故事線的浪漫愛情電影。
拿女主角瑞秋來說,年紀輕輕就在紐約大學任教,學習和工作出色之餘,為人處世更加明朗大方。
在面對男友家人的刁難和突如其來的身世質疑之後,她能快速認清自己的內心,不龜縮,不埋怨,因為愛母親而選擇相信和溝通,因為愛男友而選擇理解和放手。
或許正是因為自己如此優秀,才會贏得同樣出色的男友的真心。除了家世之外,她完全配得上這個男友。
此外,電影里的異域風情同樣突出。
從鄧麗君到各種華語金曲,從中式糕點到國人熟悉的花卉和麻將,還有不時出現的粵語、普通話和新加坡城景展現,對北美觀眾來說,《摘金奇緣》其中有足夠獨特、也是足夠新鮮的異域風情。
再加上典型好萊塢經典劇本模式,影片保持了一環環快節奏承接而上的衝突點和強情節,2個小時的故事劇情豐滿,再配上輕鬆的設定與有趣的配角,確實很容易吸引觀眾。
更為重要的是,《摘金奇緣》把視線從簡單的「虐戀情深」轉移到了文化和族群的探討(雖然並沒有太深入)。不過,這是電影的第二層。
有一幕,楊紫瓊飾演的男主角母親和瑞秋說,她「not enough」,不夠,配不上自己的兒子。
這裡指的,並不完全是家庭背景的不對稱,更加因為瑞秋第二代移民的身份,覺得她本質還是個美國人,無法認同亞洲傳統家庭的犧牲和奉獻,永遠不會是「自己人」。
就像瑞秋母親調侃的一樣,雖然瑞秋可以說幾句中文,長相保持著亞洲人的特徵,但她就是「香蕉」,外黃內白,從生活做派到價值觀都已經是美國人。
瑞秋代表的是和普通美國人別無二致的的亞裔移民二代,她的母親是第一代移民,而楊紫瓊的角色雖然也曾留學,但依舊是紮根本土的傳統亞洲人。
就是這三種人群,構成了電影的笑料和戲劇衝突。這些討論並不僅停留在貧窮與富貴,而是不同階層、不同地域的差距、甚至是同人種、但不同文化下的生活理念衝突。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近百年前中國人和更多的亞洲人出於各種原因來到美國定居,到今天已經形成了3-4代人。就如同出生和成長都在美國、從未去過祖籍所在國家的女主角瑞秋,比起Chinese中國人,她更認同自己是American美國人,這本無可厚非。
但如今,美國亞裔也面臨著身份和文化認同的問題。
有些英文不佳的老人和受教育程度略低的移民還住在國人聚居的中國城,說著中文,過著和美國社會脫節的生活;而哪怕是像瑞秋那樣能融入主流社會的人群,也是夾在美國文化和原生家庭之間,如何為自己、為整個族裔尋到一個平衡的位置,是這部分新美國人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電影能獲得如此多關注和共鳴的原因之一。
再深入一層,《摘金奇緣》之所以在美國本土如此紅火,還因為它是近年來首部全亞裔演員陣容的好萊塢主流電影。
尤其是,這還是個當代的愛情故事,並不是什麼中國神話、日本武士之類的東方文化獵奇,這種普通和生活化的東方故事,也是讓很多人激動的原因。
《速度與激情》的導演溫子仁就激動地在推特上表示,電影里很多角色像自己的家人,很高興這部電影的誕生。
而在電影首映上,亞洲觀眾的比例也遠超其他電影,很多生活在美國的亞裔和影人還把這部電影比作他們自己的《黑豹》。
在這之前,亞裔,或者說Chinese-American在好萊塢是什麼地位?有些是大片中的經典配角,承擔一些笑料;有些在演著小成本劇集,服務於少數亞洲人群;更多的可能連出鏡的機會都沒有,僅僅因為黃皮膚限制了角色的展現;而有影響力的亞裔明星更加鳳毛麟角……
比起非裔和墨西哥裔,亞裔又不那麼善於為自己發聲,這就更加導致了邊緣位置。
而這部《摘金奇緣》作為一部好萊塢主流電影,難得起用了全亞裔班底的電影,角色和故事發生地也都和亞裔息息相關。
票房和口碑的不俗表現給了北美本土人群一個信號:亞裔的主流故事可以很有市場,上千萬亞裔需要受到更多的關注,這才是影片真正受到熱捧的原因。
不過,影片確實也面臨著一些非議,比如過於誇張的財富炫耀,和現實不符的演繹等等。
但歸根結底,需要認清的是,這是一部華納兄弟出品的好萊塢電影,主要目標市場是美國本土,演員的選擇依託在美國人的審美之上,服務的價值觀也符合美國人重視的家庭和情感。
這樣的產物如果放到不同的觀眾群體,比如給中國觀眾來衡量,必定會造成截然不同的觀感,就好像本片在豆瓣的評分,也一路跌到7.0了,相信你們將來看過之後,評分應該還會再跌的。
畢竟,這樣的電影,對我們真正的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來說,會覺得不真實、有些彆扭,反而會讓人生疏。
真正讓我好奇的是,經過這次,亞裔在好萊塢主流電影中是否真的會受到重視,比如,不久的將來,會不會有更多類似的電影出現,包括已經官宣的劉亦菲版《花木蘭》到底能在北美有何表現。
對很多北美觀眾來說,《摘金奇緣》的誕生就像電影第一幕的發泄一樣:楊紫瓊飾演的母親開場就被倫敦的大堂經理歧視,讓他們回中國城住,但隨後她就一通電話買下了酒店,這樣的處理爽利又解氣,成為了一個看似微小、但至關重要的轉折。
而這部《摘金奇緣》,無論之後評價如何,也無論你們是否真的會喜歡,都將成為今年的一部現象級影片,是話題之作,你怎麼也不會錯過了。
※又萌又賤,這部青春片還真是讓人意外啊!!!
※20年前,那部叫《羅拉快跑》的電影上映了。
TAG:桃桃淘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