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雨事件:調查結果難服眾,學界期待用證據說話
來源:中國科學報
8月31日晚,河北科技大學官網首頁發布了題為《學校公布學術調查和處理結果》(以下簡稱「結果」)的新聞。點開鏈接,這正是學術界期盼已久的對韓春雨團隊的調查結果。
結果中稱「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同時表示正在退回「基於撤稿論文所獲得的科研項目、績效獎勵、榮譽稱號、社會任職等」。
對此,《中國科學報》記者聯繫多名科學家,包括當時公開實名質疑韓春雨論文結果的13名科學家,他們均表示對於韓春雨論文事件的調查結果難以信服,期待公布調查細節,用證據說話。
調查結果缺乏證據
2016年5月,河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河北科大」)副教授韓春雨團隊在《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發表了其在NgAgo-gDNA基因編輯技術上獲得的進展。經媒體報道後,韓春雨「一鳴驚人」地成為一名「逆襲」的成功者。不久後,河北科大組織聲勢浩大的新聞發布會,一時間,韓春雨成為全科技界的榜樣。
和這件事開始時的聲勢浩大截然不同的是,對這件事的調查結果卻悄悄地在河北科大的網站上線。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曹則賢很快注意到一個用詞——主觀造假。「要麼造假要麼不造假,哪有主觀不主觀之分!」他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調查委員會成員都是誰,委託的第三方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哪家,這些具體信息起碼應該公布。」
《中國科學報》記者在河北科大官網首頁上點擊新聞標題後,鏈接至該校發展規劃與政策法規處網站,學術委員會相關內容也在這一站點顯示,「學術委員會委員名單」一欄為空。記者撥通該網站上顯示的該校學術委員會秘書處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黃志偉也表示:「這份調查結果只是給出了一個非主觀造假的結論,卻沒有支持這個結論的證據,等於什麼都沒有說,讓人難以接受,看起來像在推脫。」
河北科大發布新聞同時公布了對此事的處理結果,即退回基於撤稿論文所獲得的榮譽和科研項目。
《中國科學報》記者通過公開信息查詢到,目前,韓春雨因發表論文獲得了河北「最美教師」稱號,其就職的河北科大基因編輯技術研究中心曾獲河北省發改委批複的經費超過2億元的建設工程項目,該校亦投入超過2000萬元為該中心採購科研儀器。
該結果並未對如何合規、合法追回或處置上述榮譽和經費作進一步解釋。記者嘗試電話聯繫河北科大宣傳部,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此外,對於2017年1月河北科大與丹麥諾維信公司就NgAgo技術的應用與開發簽署協議一事,該結果沒有涉及。9月1日,記者撥通此前諾維信公司中國媒體聯絡人陳冬益手機。陳冬益表示:「我從諾維信離職,新招的人還沒有到位,目前該公司在中國沒有媒體聯絡人。」記者向丹麥總公司的致信詢問至截稿時未收到回應。
小同行表示失望
作為韓春雨的小同行,黃志偉表示,他迫切希望看到的是韓春雨論文結果無法重複的確切原因。「需要解釋清楚,這個東西(記者註:NgAgo有效的結果)為什麼所有人都出不來,包括他自己都出不來,原因到底是什麼?」黃志偉說。調查報告需要列出詳盡的原始數據,以及第三方實驗室在重複實驗上開展了哪些工作。「韓春雨論文中所述的30%的剪切效率原始數據擺出來,就是一個很直接的證據。」
2016年10月,距離韓春雨「一鳴驚人」論文發表僅僅5個月時間,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魏文勝的倡議下,包括黃志偉在內的13名中國生物學家實名發聲,呼籲相關機構啟動對韓春雨的調查。
9月1日~2日,記者分別向上述13名實名發聲的生物學家致信、致電。作為實名發聲呼籲調查的倡議者,魏文勝在電子郵件中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之前已經表達過自己的看法,「沒啥可說的了」。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李大力在電話中也表示「沒什麼可說,事情已經這樣了」。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教授熊敬維則在電話中表示,他已經通過發表論文證實韓春雨論文無法重複,不再關注此事。
截至記者發稿時,其他實名發聲的生物學家未對此結果進行回應。
諸多教訓和啟示
如果用「一鳴驚人」來形容韓春雨事件的開頭,用「一地雞毛」來形容其結尾再恰當不過。在許多科學家看來,這一事件發展至今暴露出當今中國科技界的諸多問題,值得反思。
「『韓春雨事件』暴露的是我們的極端功利主義科學觀。」中國科技史專家、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王揚宗撰文稱。他強調,韓春雨的榮譽晉級之速,令人嘆為觀止。這所展現的科學與政治、地方或部門利益及單位利益的高度緊密結合,是當代中國科學發展中的一個突出現象。一旦出了問題,總是捂蓋子,實在捂不住,就要想方設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王揚宗期待,在科學事務中,我國科學家和學術共同體應當更加主動地發揮積極作用,從而促進科技體制的深化改革和學術生態的重塑。
對科學家個體而言,在科學上做得更嚴謹、專業,則是「獨善其身」之道。「嚴謹對待實驗,是每一名科學家必須嚴格恪守的準則。」黃志偉說。而如何處理好質疑,與科學共同體一起前行,則是年輕科學家必修的功課。
曹則賢則表示,「可重複」是做科學實驗的通則。「嚴格說你的結果沒經自己重複,你就不該發表,你發表你就必須有義務把它重複出來。只有按照專業的標準去做學術,中國的科學才有未來。」
當然,如果說沸沸揚揚的韓春雨事件還有一點好處,那便是:NgAgo用來切割DNA這條路走不通,全世界科學家都知道了,並開始嘗試開發其他用途。
截至發稿時,韓春雨本人未接聽記者的電話。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再談太空野心 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月球建立永久據點
※對抗衰老,人類並非束手無策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