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十六歲那年,風陵渡口初相遇,她一見楊過誤終身,一生不忘風陵渡

十六歲那年,風陵渡口初相遇,她一見楊過誤終身,一生不忘風陵渡

十六歲那年,是郭襄人生中轉折點。

那年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十六歲那年,風陵渡口初相遇,她一見楊過誤終身,一生不忘風陵渡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這是《神鵰俠侶》結尾,郭襄在楊過和小龍女離開之後悵然呢喃的一句詩。 離開的時候,楊過說: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只是郭襄和楊過,自此一別經年,一生惦念卻再無相見。此後多少年,一女子駕青驢,走遍山高水長,卻無緣江湖再相逢;自此郭襄終身未嫁,長伴青燈,開創了峨眉派。

十六歲那年,風陵渡口初相遇,她一見楊過誤終身,一生不忘風陵渡

其實這句詩出自李白的《秋風詞》, 裡面還有兩句,「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 如若當時我不曾來,當時你不曾老,該有多好,如果沒有那三枚金針,就不會有這一世情長,如果沒有襄陽城的那場煙花,也不會憑空生出這一生的思量,「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這也許是襄兒此生最好的訴言。

後來有人可能說出了郭襄的心裡話:

「我路過山山不說話; 我路過海海不說話。我騎著的小毛驢滴滴答答,倚天劍伴我走天涯。大家都說我愛著楊大俠,才在峨眉安了家,其實我愛的是峨眉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

十六歲那年,風陵渡口初相遇,她一見楊過誤終身,一生不忘風陵渡

可是煙花易冷,人事易分。繁華聲遁入空門的郭襄,無異於默認生死枯等。 走遍名山大川,終於在峨眉山安家, 有了歸宿。猜她應該沒有怨恨, 也不必怨恨。那個叫大哥哥的人,驚艷了她那段清淺的時光。相信時光會記得,那年在心底開過的美麗的花,她會溫柔相待。大哥哥給了風陵渡,這一段屬於她的獨家記憶,時光翻飛,循環往複。等到暮年, 往事成碎片,我想她心裡的眷念依然執拗如少年。這些年所做一切, 變如不曾改變,不管是踏遍江湖,還是開創峨眉,做了那麼多改變,也只是為了心中不變,無論相見不相見, 都忘不了那張可以預知的臉。

看過《倚天屠龍記》的都知道,第二十七章,滅絕師太告訴張無忌,郭祖師的徒兒叫做風陵師太。 初讀你可能不以為意,細思極恐,「如有牛毛細針刺入心中,隱隱小痛,卻移不走,撫不平「。不管無意還是刻意,楊過與郭襄初次相逢的地點就是風陵渡口。大哥哥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無關痛癢,卻深深不忘。或許那一聲風陵,能觸起那無量歲月中的一片塵跡。或許那一聲風陵,能換起大哥哥前生的記憶。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是啊,時至今日, 我們何嘗不是感同身受,換句話說,如果當時我們沒有加微信, 後來就不會有這麼多的故事,被愛判處眾生孤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