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交易評級:馬刺近期操作,離開倫納德、帕克和馬努的日子

交易評級:馬刺近期操作,離開倫納德、帕克和馬努的日子

馬刺今夏的操作,當前陣容:

中鋒:加索爾/阿爾德里奇/珀爾特爾

大前鋒:阿爾德里奇/蓋伊/貝爾坦斯

小前鋒:蓋伊/德羅贊/坎寧安/龐德塞特

得分後衛:德羅贊/沃克/貝里內利/福布斯

控球後衛:默里/米爾斯/德里克·懷特

看上去還平均的陣容,其實仍有失衡問題,中鋒只有加索爾和珀爾特爾,只要兩人中有一個受傷,輪換就立刻吃緊,阿爾德里奇就可能要主打中鋒位置。

交易評級:馬刺近期操作,離開倫納德、帕克和馬努的日子

(馬努正式宣布退役)

得分後衛有四個人:德羅贊、沃克、貝里內利、福布斯,都不太適合打小前鋒,新來的龐德塞特,倒是可以搖擺兩個位置。

小前鋒有蓋伊和坎寧安支撐,一旦有人受傷,德羅贊在小前鋒上的戲份可能就要大大提高。

從球場分工的角度看,阿爾德里奇和德羅贊是無疑的雙核心,圍繞雙核心的配置卻有很多問題。

球隊四大射手:米爾斯、貝里內利、福布斯和貝爾坦斯,沒有一個是防守好的,而且只有米爾斯的上場時間比較穩定。

交易評級:馬刺近期操作,離開倫納德、帕克和馬努的日子

(加索爾的串聯對馬刺體系很重要)

也就是說,球隊的先發陣容就沒有一個,真正高威脅性的射手型拉開空間的球員(加索爾勉強算半個,因為他既不可能大幅度穿插,主要在弧頂投三分);而貝里內利和福布斯功能重疊,兩人加起來只能算是一個合格替補。

馬努退役後,阿爾德里奇和德羅贊之外,幾乎只剩下加索爾能夠完成出球、串聯的工作,尤其是控衛位置上,馬刺沒有一個經驗值合格的組織者,所有希望都得寄托在德章泰-默里的進步上(懷特本賽季的任務只是做好第三控衛,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二年級的懷特能比上賽季的默里做得好)。

德羅贊是不錯的擋拆持球人也能分球,這對阿爾德里奇是個利好,可是只依靠雙德的二人轉發動攻擊,那麼馬刺這個核心的天賦水準不夠高,角色球員功能性又太單一,比賽會很難打的。

(德章泰-默里有望接過主控)

球隊的防守也有一定的問題,同時失去格林和倫納德,必然導致球隊側翼防守下滑,即便德羅贊能夠頂上格林的位置,他和蓋伊或者坎寧安構成的搖擺人防守能力,也不能和兩年前相比——而默里就算在防守方面再進一步,畢竟打控衛的身材,很難有效幫助其他位置(相反,倫納德、勒布朗們在必要時就可以從1防到4)。

最讓人頭疼的是,馬刺今夏引進的兩位防守端可以指望一下的球員,珀爾特爾和坎寧安,在進攻端都是非常欠缺的。

這個陣容看起來不算完美,兩個直接原因:

第一,上賽季馬刺陣容就不平衡,內輕外重,搭配不合理(畢竟不考慮沒怎麼上場的倫納德的話,馬刺陣容變動其實不大);第二,上賽季馬刺急缺三分手,今夏聚焦三分球,而市場上好的射手並不易得。

而在兩個直接原因之外,有一條暗線是馬刺今夏最大的操作是送走倫納德,其他的主要操作都必須在倫納德交易敲定前就決定,包括兩大主要決定——選秀和自由球員。

交易評級:馬刺近期操作,離開倫納德、帕克和馬努的日子

(新人朗尼-沃克)

事實上,馬刺最大的新增陣容不平衡,就在於選中一個得分後衛(沃克),簽下另一個得分後衛(貝里內利),在倫納德交易中,又收穫了一個全明星得分後衛(德羅贊)。

稍微列舉一下上賽季馬刺三分球差到什麼地步,以解釋馬刺今夏對三分球的執著。

上賽季常規賽馬刺場均只投中8.5個三分,聯盟第3少;命中率35.2%,也是聯盟下游。

球隊防守效率聯盟第三,但是進攻效率只排名第17,其中失誤率聯盟第5少,前場籃板比例排在聯盟第六高。

交易評級:馬刺近期操作,離開倫納德、帕克和馬努的日子

(馬刺的三分球困擾著整個賽季)

然而,這些都被稀爛的三分,以及有效命中率低和罰球比例低(都是聯盟下游)給拉低了;有效命中率低和罰球比例低主要源於天賦不足,這個在倫納德交易後有一定緩解;三分球就成了球隊主要的補強方向。

7月11日,1年1000萬續約魯迪-蓋伊

魯迪-蓋伊,飽受傷病困擾的前鋒,上賽季的場均得分,創下個人生涯單賽季第二低,還在這個夏天跳出了合同,卻獲得了馬刺的加薪續約?

hoopshabit的專欄作家Matthew Hallett ,對「基哥」的評價是:有經驗、適合體系和精於投射!

除此之外,魯迪-蓋伊的籃板數是生涯最高,每36分鐘8.5個籃板,而作為對比,他之前生涯每36分鐘的籃板數是6.1個,Matthew Hallett 認為就是這種高效在上個賽季幫助馬刺回到了季後賽。

交易評級:馬刺近期操作,離開倫納德、帕克和馬努的日子

(魯迪-蓋伊)

續約的大背景,倫納德的交易緋聞不斷冒出,馬刺需要安定人心,證明自己沒有馬上散夥的趨勢,蓋伊的合同年限僅為1年,而上一個賽季的「試用」之後,波波維奇對他很放心,留下蓋伊,不僅安撫了阿爾德里奇的疑慮(如果有的話),也安撫著焦慮不安的刺蜜。

7月11日,2年1400萬續約戴維斯-貝爾坦斯

7月20日,2年600萬續約布林-福布斯

馬刺給了貝爾坦斯和福布斯合計2年2000萬美元的續約(福布斯600萬,貝爾坦斯1450萬),先保住了三分球的底褲,這是球隊最薄弱的環節。

本來還簽約了貝里內利可以增加火力,改善三分球弱項;但在格林被送走的情況下,只能把貝里內利視為接替格林三分能力的一個補充了(考慮到防守,貝里內利很大可能不會直接先發)。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貝爾坦斯,他的合同比較大,而直到上賽季,所發揮的作用並不特別大,馬刺之所以用接近中產(中產特例大約860萬)的價格續約他,毫無疑問是因為他是馬刺鋒線上唯一的跑位射手。

除了貝爾斯坦之外,馬刺堪用的跑位射手身高都不足6英尺4英寸,如果再不滿足貝爾坦斯的要求失去他的話,將面臨只有三個小後衛可以利用戰術跑位拉開空間的窘境,排兵布陣幾無靈活性可言。

放走貝爾坦斯,再設法引進鋒線射手?

以馬刺工資超帽,只能靠中產特例那點錢也很不容易——更別說馬刺中產特例的絕大部分已經在自由市場第一天就鎖定在了貝里內利身上。

交易評級:馬刺近期操作,離開倫納德、帕克和馬努的日子

(米爾斯是馬刺的外線射手)

說心裡話,貝爾坦斯是個非常好的鋒線射手,因為膽子很大,略有混不吝氣質。

問題一直在貝爾斯坦的防守方面,他一直是一個靈活型4號位,對抗非常吃虧,但是因為腳步跟不上外線球員,不可能打3號位,因此唯一的道路是增重,把4號位的本職工作做好——天賦是不可改進的,但體重和力量可以。

那些離開的故人

馬刺先後放棄或者放走了六名自由球員,其中最早被球隊放棄的洛韋爾涅和科斯特洛(雙向合同)都是沒能證明自己的。

最後放棄的兩人,布蘭登·保羅和達倫·希利亞德(雙向合同)也可以肯定不是球隊主要關注的對象。

真正值得討論的就是托尼.帕克和凱爾·安德森。

7月23日,黃蜂2年1000萬簽下托尼-帕克

交易評級:馬刺近期操作,離開倫納德、帕克和馬努的日子

(托尼-帕克舉起了黃蜂的球衣)

帕克的問題其實在於位置,馬刺既然決心扶正默里,老將的離開就是必然結果。

因為馬刺的第二控衛一定是米爾斯——從球隊利益角度講,可能是這三人中最不可或缺的,只不過不適合打先發,丹尼.格林在交易中離開之後,米爾斯的不可替代性就更加有增無減。

那麼,如果帕克不可能競爭到先發,就只能打第三控衛,除了陷入衰退且準備重建的球隊,沒有球隊會花大價錢在第三控衛身上,於是帕克留下就面臨雙重的打擊:既失去大部分上場時間,又損失很多薪水。

帕克雖然已老,可36歲的年齡馬上轉型為底薪更衣室領袖又稍嫌早了點——控衛職業生涯壽命本來就長,帕克的油箱里也確實還有油。

令人糾結的事情,帕克正好處在職業生涯一個微妙的階段,他有能力打先發,但球隊已經決定走另外一條路;不打先發,他的技術特點和球隊現實又決定了難以競爭過米爾斯。

特別在這個節骨眼上,帕克又成為自由球員,選擇就更加難做了。

帕克可以選擇退一步,少拿一點薪水,安心留在馬刺擔當精神導師,填補一下垃圾時間和傷病輪換;也可以選擇進一步,離開效力17年的球隊,找個能在薪水和球隊位置兩方面給他合理待遇的其他球隊。

最終的選擇無所謂好壞,只關乎個人偏好。

或許有人疑惑,36歲的帕克怎麼只能去打第三控衛,似乎對球隊沒什麼用處並最終離開;而41歲的馬努,包括波波維奇在內的許多人在期盼他回歸,而且上賽季40高齡的馬努還能場均20分鐘。

交易評級:馬刺近期操作,離開倫納德、帕克和馬努的日子

(上個賽季,帕克和倫納德的關係有些緊張)

這裡有兩方面原因:如果帕克今夏不是自由球員,有合同在身,球隊恐怕也不會選擇把他送走,而如果過兩年的帕克真到了該養老的年紀才成為自由球員,他也會更傾向於留隊,不再對上場時間和薪水有什麼需求。

相較而言,馬努.吉諾比利合同在身,考慮的只是退役與否,球迷態度自然不同。

更重要的是,兩人戰術價值不同,帕克雖然轉型了很多,本質上依然是一個持球價值遠大於無球價值的攻擊點;馬努則在前兩年已經轉型為以中轉分配為主的策應和無球攻擊手角色。

兩人年輕時,掌握球權,其他球員無球配合;如今他們年齡漸長,球隊有了新的核心,需要老兵們更多做無球配合,把球權給核心球員時,帕克的價值下滑很快。

當然,如果沒有默里這樣一個值得培養的年輕人,帕克或許還會是球隊最倚重的先發控衛;但就像上賽季中段帕克先發時默里淪為第三控衛一樣,在米爾斯不可或缺的前提下,帕克的定位只能是要麼先發,要麼基本沒球打,沒有中間路線。

帕克離去給馬刺帶來的並不只是感情上的不舍,上賽季,默里雖然防守端比帕克好得多,但進攻把握性和組織後衛本分上都差帕克很多。

帕克走了,默里和馬刺就都沒了後路:必須解決默里進攻端的問題。米爾斯無力承擔這一責任,球隊現有的第三控衛德里克·懷特還沒有經歷有價值的實戰檢驗,默里不能進步,球隊控衛位置在進攻端就可能出現崩盤。

7月9日,灰熊4年3720萬簽下凱爾-安德森

再來看看馬刺放棄「大鎚」凱爾.安德森的邏輯。

自從GDP老去,讓出球隊主導權,倫納德和阿爾德里奇接手球隊核心任務,馬刺一直對高球商、能組織能策應的球員非常倚重,而對缺乏球商的「糙哥」們不很在意。

交易評級:馬刺近期操作,離開倫納德、帕克和馬努的日子

(凱爾-安德森)

這在球隊高薪挽留加索爾、重用安德森甚至在上賽季選擇內線替補時青睞洛韋爾涅方面能看出來,更可以從球隊先後放走戴德蒙、喬納森·西蒙斯方面看出來,後二人在馬刺期間,一個是只會防守和籃下吃餅的能量型內線,一個是擅打機遇戰的衝擊型外線,都很受球迷喜愛,都沒能留下來,除了馬刺給不了所需要的更多發揮空間和薪水之外,他們對雙德核心幫助不多是主要問題。

所以,我願意相信,若沒有灰熊這樣的球隊競爭,馬刺其實不願意放走安德森。

凱爾.安德森的策應乃至組織,對於上賽季的馬刺進攻價值巨大,儘管很難轉化為亮眼的數據。

此外,安德森的防守價值也不容小覷,雖然是個輕量級的鋒線也沒有速度,但他的判斷力和長度讓他成為球隊很好的防守粘合劑,讓丹尼.格林有餘力,去承擔盯防對方外線尖刀的任務,不至於顧此失彼。

放走安德森的理由是兩點,首先是安德森自己的缺點——作為一名非常聰明的球員,安德森在馬刺待了4年,總共居然只投中了49個三分球,三分的疲軟一直是我很不解,作為對比,30歲前基本沒有三分技能的帕克,30歲後也一度在馬刺開發出了三分技術。

馬刺有聯盟頂尖的三分教練,馬刺也有投進三分的迫切需求,凱爾.安德森年紀輕輕,居然沒有充分開發自己的三分球,實在讓人不解。(默里也應該吸取這個教訓)

安德森並不是完全不具備投三分的能力,他在馬刺四年的三分命中率33.8%,稍加提高完全可以成為一個三分點。

我們只能如此理解:一方面,安德森的三分技術沒什麼進步,另一方面,安德森打球非常聰明的情況下,即便出了三分機會,他放棄投籃轉而再次組織進攻也依然有不錯的效果。

作為一個聰明且無私的球員,也出於對自己三分能力心知肚明的不自信,安德森往往選擇繼續傳球,主動放棄機會,這對球隊來說,往往增加了進攻端的負擔。

在此前提下,馬刺當然不太可能無條件匹配任何對安德森的報價,於是面對灰熊給出的4年3700萬報價,馬刺最終選擇了放手。

或許,安德森能有一個中規中矩的三分球表現,馬刺就會樂於留下他,當然,安德森投籃真的足夠好,他的身價就不止1000萬美金左右了。

7月19日,1年250萬簽下丹特-坎寧安

失去安德森的補充,馬刺挑選了丹特·坎寧安充實鋒線厚度。

坎寧安在防守端可以彌補一部分安德森離去的損失,可坎寧安沒有任何組織策應能力,幸好他從三年前開始投三分,拉開進攻空間的作用比安德森好,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如果坎寧安能成為鋒線版的丹尼·格林——可以防守,可以投三分拉開空間——我甚至覺得馬刺有可能讓坎寧安去擔綱偽首發,以便安排蓋伊繼續作為替補席的一枚靈活好用的棋子。

7月20日,2年1200簽下馬爾科-貝里內利

引進貝里內利的原因前面提到了,主要是三分球;與此同時,貝里內利作為中轉出球點的作用雖不及馬努和加索爾,總還是好過走了的格林,或者新來的坎寧安。

貝里內利同時擔負著接替格林留下的進攻端空缺,和為馬努可能的退役做備份的任務。

交易評級:馬刺近期操作,離開倫納德、帕克和馬努的日子

(義大利炮--貝里內利)

實際上,貝里內利的引進可能是馬刺今夏第二重要的操作,不只是花了馬刺1200萬美元,還花掉了馬刺中產特例的絕大部分(簽下他之後還剩不到250萬可用),要知道,中產特例是馬刺今夏在自由球員市場上引援的主要工具。

可以說,馬刺今夏自由球員簽約的主菜就是貝里內利了,球隊開了四份合同,總共花了3450萬美元(除了前述三人,坎寧安用雙年特例簽了1年250萬美元合同),簽的每一個人都能投三分球,從中也可以窺見球隊多麼欠缺三分手。

順帶一提,貝里內利,福布斯都和馬刺簽訂了年薪遞減的合同,以減輕明年操作的壓力,除了阿爾德里奇、米爾斯和新秀們的合同,馬刺沒有任何球員合同超過兩年(德羅贊2020年球員選項,暫時按照必定跳出考慮)

總的來說,今夏過後,馬刺未來操作的靈活性還在。

7月18日,馬刺將卡哇伊-倫納德、丹尼-格林和500萬美金,從猛龍換來德瑪爾-德羅贊、雅各布-珀爾特爾和2019年首輪簽(前20順位保護)

在討論最後一項,也就是馬刺的選秀之前,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之前文章里已經討論得很充分的倫納德交易。

倫納德交易對馬刺來說是一筆很不錯的交易,原因是討論交易離不開交易本身的限制條件,否則所有涉及超級巨星的交易統統可以打F——除非換來另一名超級巨星。

至於馬刺和倫納德怎麼走到不得不賤賣的地步,這和最終做交易這件事無關,我們在這裡對夏季操作評分,自然也不考慮上賽季的恩恩怨怨。

倫納德鐵了心要走,且非湖人不去(甚至傳出和猛龍的交易流言後,交易塵埃落定前還有不會和猛龍續約的流言傳出,顯然是試圖阻撓交易)的前提下,馬刺只有兩個選擇:

其一,是以選秀權和清理空間為主,走重建道路,其二,是以球星或者希望之星(比如流言中涉及的塔特姆、本·西蒙斯)為主,繼續追求成績。

馬刺幾乎必定選擇後者,因為波波維奇的執教期不會太長了,阿爾德里奇的巔峰隨時可能結束,這時候開始重建很容易導致球隊迅速分崩離析,甚至,球隊賴以屹立聯盟的價值觀都可能同步破碎(還記得德隆事件後的爵士么)……

相反,繼續追求成績,不但短期有利,哪怕奪冠無望,球隊仍可以堅持強化自己的文化,熬過失去倫納德的陣痛期之後,尋求後波波維奇時代球隊的方向感。

此基礎上,馬刺能夠換來一個當打全明星,外加一個有培養價值的年輕球員和選秀權,是不錯的止損操作。

交易評級:馬刺近期操作,離開倫納德、帕克和馬努的日子

(新雙德組合——德羅贊+阿爾德里奇)

8月28日,簽下昆西-龐德塞特,1年合同,部分保障

馬努的退役,馬刺簽下龐德塞特填空,龐德塞特在灰熊是個中規中矩的3D型側翼,2015-2017賽季,大傷歇了兩個賽季,上賽季在公牛打了20多場,基本上不用對他過多的期望。

選秀日(6月21日)

6月21日,首輪18順位選到朗尼-沃克(邁阿密大學6尺5的大一後衛);

6月21日,次輪49順位選到奇梅齊耶-梅圖(南加州大學大6尺10的大三內線)

最後簡單評價一下馬刺的選秀。20多年來馬刺第一次不足50勝,換來了鄧肯之後的最高順位選秀權——18順位(倫納德是步行者選中後交易給馬刺的),馬刺用它選擇了朗尼·沃克,多少有些出乎外界預測,因為馬刺顯然更缺鋒線而不是後衛。

和默里類似,選秀前的朗尼.沃克,經常在各個選秀預測榜單上進入樂透區,馬刺在18位選中沃克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的偷襲得手。

沃克是那種典型的潛力型球員,大學的數據不算成熟(11.5分41.5%命中率,選秀報告里缺陷方面說得最多的就是技術方面待打磨的方面),但是有還不錯的身高(裸足6英尺3英寸),優秀的臂展(6英尺10又1/4英寸),爆發力好。

對馬刺球迷來說,最有趣的是,沃克也是一個安靜的球員——讓人想起當年的倫納德。

即便沒有送走格林,馬刺這個選擇也是不錯的,帕克老化之後,馬刺後衛線一直缺乏突擊能力,球隊一定程度上寄希望於默里的原因——雖然默里的攻擊技巧一般,但有速度,就有培養的可能性。

轉會而來的德羅贊主打得分後衛位置,沃克這個選擇會顯得稍微重複,不過考慮到馬刺內線貧乏,且上賽季一直在往一大四小方向轉化,沃克也有希望和貝里內利等人競爭較多的2號位上場時間。

至於第二輪選擇的梅圖,一切要看季前賽甚至下賽季的發展聯盟/海外培養情況,二輪秀本來就是賭博成分大,能進進球隊大名單就算是撿到便宜,馬刺近日和梅花簽下3年合同。

三件大事和三件小事

馬刺今夏幹了三件大事:

第一是完成了對倫納德的止損,比較成功;

第二是在自由市場上第一時間鎖定了貝里內利,一個比較對路的球員;

第三是選中了沃克,雖然因為交易的緣故略顯重複,但從方向性上還是沒問題的。

此外,馬刺還幹了三件小事:

第一放棄帕克;

第二續約貝爾坦斯、福布斯保持三分底褲;

第三放棄安德森,代之以坎寧安。

三件小事整體向著改善三分火力方向努力。

總體來說,由於今夏是馬刺巨變的一個夏天,球隊操作自然不太順暢清晰,但在大部分決策不得不在倫納德情況塵埃落定前做出的情況下,馬刺還是努力改善球隊,並最後實現了對倫納德的不錯的止損操作,可以打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