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開國大將大多被殺,為何李文忠獨以善終?
作者:張嶔
在野史演義里,「皇親國戚」多是負面詞,相關人物常見人渣與草包。作為明太祖朱元璋的親外甥,「皇親國戚」李文忠也沒「倖免」,他在上世紀某台灣武俠片里的奸人形象,曾是多少觀眾的童年陰影。但真實歷史上的李文忠,卻是恰恰相反——文武雙全的明朝棟樑。
苦出身的朱元璋,對李文忠一家的感情,自幼就十分深厚。少時貧寒的朱元璋,多次得到過姐姐姐夫(李文忠父母)的接濟幫助。就連朱元璋小時那短暫的讀書生涯,都是李文忠母親朱佛女咬緊牙關供的。
後來朱元璋外出逃荒,從此與李文忠一家失散。但以《國初事迹》記載,參加了農民軍的朱元璋,有時吃飯時吃到香噴噴的大餅,就想起了當年李文忠父母給他送餅吃的日子,忍不住就潸然淚下。
但那時潸然淚下的朱元璋並不知道,就在他外出逃荒後,那場空前饑荒,也叫李文忠一家傾家蕩產。李文忠母親朱佛女病故,父親李貞帶著十二歲的李文忠,也踏上了逃荒之路。
在那段九死一生的日子裡,少年早熟的李文忠憑著聰明才智,帶著父親多次躲過亂兵瘟疫劫掠,甚至還在土匪窩裡把父親救出來。就這樣天天闖生死關,骨瘦如柴的爺倆,艱難投奔到了朱元璋的軍營。
那一刻,也是一生性情剛硬的朱元璋,少有動情的時刻。當場就把十來歲的李文忠一把抱住,舅甥倆哭的昏天黑地。嘴裡反反覆復一句話:「吾甥尤吾子也」。孩子啊,你是我外甥,就好比我親兒子,從今往後跟著舅舅,有舅舅一口吃的,就少不了你!
如果說朱元璋收留李文忠,是因為那難割捨的親情,那麼接下來的事實就證明:天賜朱元璋李文忠。
雖說拜多年饑荒逃難所賜,李文忠的讀書不多,但進了朱元璋軍營後,他驚人的天賦就擋不住。來了沒多久,朱元璋為李文忠特意請的教書先生,就不住的給朱元璋訴苦:你家外甥太厲害了,什麼書一點就通,我等才疏學淺,真心教不了。
就這樣,越發意識到李文忠才華的朱元璋,開始對李文忠悉心培養。之後的六七年里,一直命他統領自己的親兵,直到十九歲那年,朱元璋與陳友諒的池州大戰上,李文忠終於一戰揚名:戰場上幾個照面,就發現了陳友諒軍陣的弱點,毫不猶豫一個衝鋒,瞬間就沖開口子,打的陳友諒麾下的悍將鄒普勝嗷嗷狂逃。直把陳友諒嚇得咋舌:朱元璋這又招攬了什麼厲害人?
自從十九歲上戰場後,少年李文忠就以花樣翻新的打法,不停在關鍵戰役里上演奇蹟。春風得意的他,更出落得相貌俊美,公認朱元璋麾下的頭號美男子。而且除了打仗兇狠外,李文忠的文化水準也不差,打高興了就吟詩作賦,水準十分優雅,血火連天的元末戰爭年間,他好些作品就流傳一時,如此人物,堪稱當時的「男神」。
但這位男神,自始至終最令人佩服的,卻是他柔軟的心。
雖說多年征戰殺伐,但李文忠始終不能忘的,就是當年的貧寒歲月,看到戰亂中的苦難百姓,就忍不住心軟。他的大軍所過之處,紀律從來嚴明,士兵擅自進入民居就要被處死。
攻克杭州時,拍他馬屁的杭州守將為他送來幾個美女,他二話不說就拔馬離開。多年南征北戰,哪怕糧草不富裕,他也要擠出糧食來,救濟沿途的難民。甚至他的軍中還有條鐵規矩:麾下所有的士兵,都要收養戰爭里的遺孤。只此一條,救活無數孩子。
洪武三年,率軍傲然出塞的李文忠,更打出了他戎馬生涯里的輝煌一戰:率領一支完全由中原漢子組成的精銳騎兵,一路呼嘯北進,將北元精銳騎兵部隊打的稀里嘩啦。元朝漠北重鎮應昌也被他拿下。漢唐時代華夏騎兵曾經縱橫草原的風姿,李文忠以其完美的戰場表現,百分百「復活」。
這一路追亡逐北,李文忠連續殲滅北元重兵集團,俘虜北元精銳五萬多人。元昭宗「反攻中原」的念想,被李文忠親手打滅。
輝煌的戰場生涯,奠定了李文忠「曹國公」的榮耀地位。大明開國後,李文忠的官職更扶搖直上,一度官居大都督,成為明朝軍界的頭號人物。但是,比起湯和徐達等功臣,在明朝開國後越發低調的模樣來,李文忠卻是越發高調——經常在朱元璋面前犯顏進諫。
因為官位變了,年齡漲了,李文忠卻依然是那個不忘本的李文忠,他對朱元璋忠心耿耿,卻也耿直依舊。每次朝堂上有爭議,多是李文忠帶頭與朱元璋吵。
甚至,當震驚朝野的胡惟庸案發生後,滿朝文武噤若寒蟬,但李文忠卻鄭重沐浴更衣,然後向妻子交代後事,接著就直奔皇宮,與朱元璋面對面吵起來,一番慷慨陳詞:「一旦邊疆有警,誰來為國效力疆場?文忠死不足惜,願陛下多念及江山黎民」。當場把朱元璋氣瘋。
話說到這地步,朱元璋也曾對李文忠動了殺心,幸虧馬皇后苦苦勸諫,才幫李文忠撈回了命。但經過這番折騰的李文忠,也從此閉門謝客,直到三年以後,彌留之時的李文忠,與舅舅朱元璋一番長談,舅甥倆的心結才重新解開,帶著如釋重負的釋然,這位明朝開國鐵血戰將溘然長逝。
對於大明朝開國戰爭來說,這位「皇親國戚」,堪稱功勞僅次於徐達的戰將,而放在中國古代史上,這位性情耿直的良將,更有著值得懷念的,高貴的人品。
※中國歷史上死得最窩囊的九個英雄
※福州七大名門望族,半部中國近代史!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