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死171個鬼子!這部真實改編的中國戰爭片50年後仍難超越
原標題:炸死171個鬼子!這部真實改編的中國戰爭片50年後仍難超越
【軍武次位面】:無限健制
死雷活用,到處開花!
最近幾期軍武電影,軍武菌推薦的基本全都是外國的高分戰爭/槍戰片,在讓大部分觀眾大呼過癮的同時,也引起不少軍迷的疑問:「都是外國大片,我們什麼時候能拍出這樣的戰爭片呢?」
▲《紅海行動》很好,但數量還是難已滿足需求啊
誠然近年來我國的優秀戰爭片確實比較稀少,但也有諸如《紅海行動》等優秀戰爭題材電影。實際上我國的戰爭片也曾有過「黃金歲月」,在建國初期就出現了一大批影響後世幾代人的戰爭佳作。
其中《地雷戰》更是成為膾炙人口的電影,然而隨著時代變遷,「三戰」電影又被很多人批判指責成為爭論的中心。《地雷戰》為何能成為幾代人心中的經典?又是因何而飽受非議?本期軍武電影軍武菌就來說說關於《地雷戰》事兒。
▲當時的官方海報,有些簡陋
注意看左側:民兵傳統教育片
《地雷戰》雖與《地道戰》、《南征北戰》並稱為「三戰」系列,但前兩者與後者分別屬於軍教片、軍事故事片兩個不同的類型。
▲無論是海報還是宣傳畫冊,
《地雷戰》都標註著「教學片」三個大字
軍事教育片實際上是科學教育片,是用以輔導軍隊、民兵從事軍事訓練、軍事教學或用以向一般觀眾普及軍事知識的影片。
《地雷戰》就是教學對象面向廣大民兵的戰術教學片,影片取材于山東海陽縣人民群眾用自製的土炸藥製造地雷抗擊日寇的故事。
▲經典老照片:華北地區民兵埋設地雷
影片真實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膠東抗日根據地的情況,在民兵運用地雷打擊敵人的故事中,穿插了各種教學內容。
▲八一廠出品,必屬精品
該片由大名鼎鼎的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一經上映就受到了全國觀眾的一致好評,甚至是熱烈追影。直到現在這部影片在我國觀眾心目中,也可稱得上是經典之作。該片在當時對部隊訓練及民兵部隊教學也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客觀的說,《地雷戰》在藝術上的價值與其軍事教育價值相比,還是有所欠缺的,部分劇情有些過於誇張。但在傳授有關地雷的軍事知識上,本片在當時可以說是非常細緻全面。
▲注意片頭日軍操作擲彈筒與92式機槍的鏡頭
相當標準的動作
首先在對地雷工作原理、種類、土法地雷製造等基本知識方面,該片用幾個戰例將壓發雷、絆發雷、觸發雷、拉發雷等幾種地雷的實戰用通俗、直觀的方式表現出來,
▲地雷+集束手榴彈,製造大範圍爆炸
用來對付敵人的大隊集群
通過主角帶領群眾製作土地雷等片段,把地雷內部構造、如何製作簡易地雷等這些實用軍事知識展現給了觀眾。當然,真實造地雷並沒有電影中那麼簡單,普通老百姓通過電影掌握制雷技術也不現實,因此影片中並沒有著重描寫。
▲影片中群眾製作石雷
影片的精髓在於對地雷布放知識的教學,影片中的多個不同的戰鬥描寫對應了不同作戰環境下的地雷運用,突出「因地制宜「這一中心作戰思想:
▲在崖壁上布放地雷製造滾石滑坡
例如在影片開頭,主角民兵趙虎在山地遭遇日軍並被追擊,山地地形比較複雜,且被敵人追擊沒有充足的時間埋設地雷,這種情況下,利用山地植被遮蓋,使用短時間內即可完成布放的拉發雷是最好選擇;
▲其實這種拉發雷與現在的IED相似
具有爆炸時間可控,布放時間短的優點
在日偽軍掃蕩村莊時,通過預先哨兵傳達的情報,在敵人必經之路上埋設壓發雷就能起到有效滯緩敵軍進攻的效果;
▲在村莊大路上埋設壓發雷
在影片末尾日偽軍進入村莊後,利用房屋中的瓶罐、傢具,
▲就是可惜了這一罐好酒(手動斜眼)
布置一定數量的觸發雷(詭雷)、絆發雷,可以有效殺傷敵人。
▲現實中八路軍用廚具製作觸髮型詭雷
影片中對圍繞地雷戰的游擊戰法也有一定的講解,甚至包含了麻雀戰、地道戰等其他經典游擊戰術,總的來說可以用片中一句很經典的話概括——「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死雷活用,到處開花。」
▲《地雷戰》也為後世貢獻了諸如「偷地雷的」、
「不見鬼子不拉弦」等經典流行語
近年來,出現了大量詆毀革命先烈、質疑紅色文化、革命戰爭的案例,作為一代經典的《地雷戰》也被很多大V公知所批判,大多是說地雷戰「土造地雷威力根本炸不死人」、「地雷戰戰果很小」、「地雷只炸敵人不炸老百姓」等等。
▲對於這些人,軍武菌只想說:
事實上,八路軍早在1941年就組織人員編寫了《地雷課本》在敵後普及地雷戰法,同時地雷戰也得到了當時一大批愛國科學家的技術、物資支持,
▲1972年版的地雷教材
當時知名物理學專家葉企孫及其學生不僅為八路軍及敵後武裝提供了研發地雷、雷管、烈性炸藥的技術支持,還通過人脈,從敵占區源源不斷運來大量軍火原材料。
▲所謂」只炸日軍不炸帶路百姓「的地雷是有原型的
「緩燃起爆雷」、「前踏後發雷「均可實現
在各方幫助下建立起的黃崖洞、冀中根據地等軍火廠,逐步具備了大批量生產地雷、手榴彈、復裝子彈的能力,並能修理各種槍械,基本保證各地區地雷戰、游擊戰的需求。
▲大量邊區兵工廠製造的地雷
看得出生產工藝基本實現了標準化
故所謂地雷威力不足並不是普遍現象,民兵也深諳地雷威力的差別,大多也是在物資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才使用土製地雷。而且地雷本來也是以殺傷為目的,如今大部分反步兵地雷的威力只夠炸斷一條腿,故意不將士兵炸死,用來拖累敵方後勤。在網上說游擊隊的地雷威力小炸不死人的大V,我只能送他兩個字:軍盲。
▲真實照片中邊區群眾製造土地雷
至於戰果,日軍在戰報中一般不將被地雷造成的人員損失視為戰損,而大多是以「事故「記錄。但根據一些普通日本兵的戰後回憶錄、戰時日記記載,可以確定地雷戰確實給日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與心理震懾。
▲在小巷中小心翼翼前進的日軍
例如原日軍獨混第五旅團第十二獨立警備隊衛生曹長桑島節郎,他所做的戰時回憶錄《華北戰紀》記清楚的記錄了1943年4月至5月間,日軍出動兩個大隊人馬在山東招遠地區」討伐「八路軍,卻遭遇地雷襲擊,死傷十多名日軍的戰例。
▲書中認可了敵後武裝的游擊戰
並認為游擊戰「加速了日本的敗亡」
同時書中也對八路軍、新四軍的作戰予以了很高的評價。
▲「八路軍、新四軍並不是一般的土匪,
他們是很優秀的軍隊」
根據我軍官方記載,僅在山東海陽地區在八年抗日戰爭中,海陽敵後武裝力量共作戰2000餘次,斃傷俘敵1500餘名,繳獲各種武器600餘件,湧現出縣以上英雄模範500多名。
▲戰鬥之後我軍戰士清點戰利品
《地雷戰》主角趙虎就是以當地民兵地雷戰模範于化虎、趙守福為原型創作的藝術形象。據悉于化虎也參與了《地雷戰》的拍攝指導工作。
▲「爆炸大王」于化虎
據不完全統計,僅于化虎一人通過地雷戰術在3年多的時間裡就擊殺了171名日偽軍,並創一雷殺傷七個敵人的紀錄。解放後他被授予「全國民兵戰鬥英雄」稱號,受到多位國家領導人接見。
▲遲浩田上將接見於化虎
如果地雷戰都是虛構的,地雷戰又怎麼會獲得敵我雙方的一致認可呢?謠言自然是不攻自破了。
▲解放後民兵英雄趙守福為學生講解地雷戰
不可否認的是,《地雷戰》這部影片的確有許多誇張、藝術加工的不足之處,例如幾位女民兵彈無虛發,利用鞭炮就把全副武裝的鬼子玩的團團轉,片尾的地雷大爆炸更是營造出榴彈炮團轟炸的效果….
▲這個火力覆蓋...確實誇張了點
但軍武菌還是要再明確一點,本片是軍教片,它的軍事教育價值是絕對大於其藝術價值的,很多人把它當做戰爭紀實片看,自然會感到突兀不符合現實。
▲反派形象過於臉譜化
也是當時電影的一個通病
為了在75分鐘內把所有地雷戰術完整形象的介紹給觀眾,進行一定的誇張藝術加工是再所難免,要知道影片里講述的地雷戰,現實中可是打了至少整整四年,在篇幅的限制下完成如此宏大戰鬥的展現,並不容易。
▲山東海陽秀美風光
地雷戰最著名的戰場之一
影片拍攝於1962年,正值中蘇交惡,美國對華核訛詐日益猖狂的時期,面對嚴峻國際局勢,《地雷戰》等軍教片的誕生也順應了當時我國「深挖洞、廣積糧「、」七億青年七億軍,萬里江山萬里營「這樣的全民備戰思想。
▲60年代手持56式的女民兵
同時通過浪漫主義表現形式,起到了提振全國軍民士氣、增強凝聚力的作用,可以說《地雷戰》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
▲60年代工人民兵方陣接受檢閱
所以軍武菌覺得在片荒的時候,看看這些經典戰爭電影,也不失為一種享受。一部經典老片之所以耐看,就是因為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也希望我們的革命英雄、紅色文化、經典作品能得到應有的尊重與保護。
歷史不容褻瀆,不尊重英雄、不銘記歷史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民族。
▲平型關大捷後展示戰利品的八路軍戰士們
2018軍迷的大型線下聚會「軍武嘉年華」將於9月22日在北京舉行!我們為你還原二戰軍營真實場景,並打造國內首場軍事音樂節。活動詳情及購票方式,請打開微信,搜索公眾號「軍武優選」即可獲取。
※祖上也闊過,如今廣受詬病的中國單兵裝具幾十年前也曾領先世界
※這款無托步槍曾是AK47的競爭者:天才與他的瘋狂設計
TAG:軍武次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