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以「鑿壁偷光」的苦讀事迹名世的匡衡,後來怎麼樣了?

曾以「鑿壁偷光」的苦讀事迹名世的匡衡,後來怎麼樣了?

原標題:曾以「鑿壁偷光」的苦讀事迹名世的匡衡,後來怎麼樣了?



匡家世代務農,但匡衡卻十分好學,勤奮努力,由於家境貧寒,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學習,勤儉節約,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鑿壁偷光的故事,那麼匡衡很有學問之後怎麼樣了呢?

匡衡的仕途開始並不平坦。根據漢朝規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經」中的一經,即可通過考試獲得官職,考試得甲科者,可為郎中,得乙科者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補文學掌故。匡衡九次考試,才中了丙科,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卒史。但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已為當時經學家們所推重,當時身為太子的元帝也對其深有好感。



元帝即位後,任用匡衡為郎中,遷為博士,給事中。不久之後匡衡的奏書得到元帝的讚賞,匡衡因此遷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等到原來的丞相病逝,匡衡又代為丞相,封樂安侯,輔佐皇帝,總理全國政務。


等到成帝即位後,匡衡將安樂侯的封地三十一萬畝,非法擴大了四萬多畝。司隸校尉駿等告其「專地盜土」(指擴大國界),匡衡立即被免為庶人,返回故里,沒過幾年,就病死於家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代歷史 的精彩文章:

象棋裡面的楚河漢界指的是什麼地方?
王莽、曹操、孫權都被賜「九錫」,結果都稱帝了。那麼『九錫』是什麼?

TAG: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