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組清末老照片,帶你欣賞中國古建築的美,感受古人的那份匠心

一組清末老照片,帶你欣賞中國古建築的美,感受古人的那份匠心

一組清末老照片,帶你欣賞中國古建築的美,感受古人的那份匠心

圖為1870左右,北京宣武門箭樓西南面,瓮城外護城河畔。宣武門建於明代,初稱順城門,正統四年改稱宣武。為內城南門之一。在崇文門與宣武門的命名上遵循了古代「左文右武」的禮制,兩門一文一武對應,取「文治武安,江山永固」之意。因為取武為意,城門守軍訓練用的護衛校場就設在宣武門外。匯處一帶。

一組清末老照片,帶你欣賞中國古建築的美,感受古人的那份匠心

圖為居庸關雲台。居庸關雲台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南口鎮北的居庸關關城內,是元代大型過街喇嘛塔的基座。居庸關雲台始建於元代,雲台的雕刻均極為致,是元代石雕藝術中的傑作。

一組清末老照片,帶你欣賞中國古建築的美,感受古人的那份匠心

圖為清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門,可見匾額上題的「中外禔福」四字。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清政府辦洋務及外交事務而特設的中央機構,於1861年1月20日由咸豐帝批准成立。總理衙門存在了40年,直到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據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辛丑條約》第12款規定,改為外務部,仍位列六部之上。

一組清末老照片,帶你欣賞中國古建築的美,感受古人的那份匠心

圖為上海嘉定孔廟魁星閣。魁星閣原作魁星亭,清道光七年(1827)重修孔廟時,改建魁星亭為魁星閣,為上下兩層。作為孔廟的重要建築之一,數百年來,魁星閣(亭)一直矗立於匯龍潭東南岸。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魁星閣因毀損以至坍塌,七十年代末,因興建匯龍潭公園,於原址按原樣重建。

一組清末老照片,帶你欣賞中國古建築的美,感受古人的那份匠心

圖為甘肅蘭州握橋。握橋又名卧橋,在蘭州城西雷壇河上,始建於唐代,相傳是仿「河厲」之制而建的。「河厲」是吐谷渾所建造的一種橋型。握橋於明永樂年間重建,清代兩次重建,在1952年被拆除,是中國古代伸臂木樑橋的代表作。

一組清末老照片,帶你欣賞中國古建築的美,感受古人的那份匠心

圖為北京頤和園玉帶橋。玉帶橋在頤和園昆明湖西堤。是西堤六橋中唯一拱券結構的石橋。清乾隆時(1736-1795)建,光緒時(1875-1908)重修。玉帶橋在西堤六橋中是最令人喜愛的一座。它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橋,是當年乾隆從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潔白的橋欄望柱上,雕有各式向雲中飛翔的仙鶴,雕工精細,形象生動,顯示了雕刻工匠們的藝術才能。

一組清末老照片,帶你欣賞中國古建築的美,感受古人的那份匠心

圖為承德避暑山莊煙雨樓。煙雨樓建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仿浙江嘉興煙雨樓形制在島上修建了一組建築,同名煙雨樓,是山莊內最晚的建築之一,也是最美的建築之一。煙雨樓位於青蓮島,此島位如意洲北,隔湖,曲橋相通。樓後臨湖有石欄望柱,這裡是清帝與后妃消夏賞景之處。

一組清末老照片,帶你欣賞中國古建築的美,感受古人的那份匠心

圖為頤和園十七孔橋。十七孔橋是頤和園中著名的景點之一。它東連廓如亭,西接南湖島,長150米,堪稱中國園林中最大的橋樑。十七孔橋是一座聯拱石橋。橋面下寬14.6米,橋面上寬6.56米,高7米。整座橋給人以一種雄偉高大之感。這座橋共有17個橋洞,所以叫十七孔橋。在這17個橋孔中,第9孔最大,由中間向兩端逐漸小下來,對稱排列。水面未凍結時,橋洞與水中的倒影成紡錘形,十分美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