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嚎不睡覺,可能不是腸絞痛,不可不管
傳說中的無藥可救的腸絞痛是什麼東東
一直以為我的寶寶是一個傳說中的天使寶寶,能吃能睡不苦惱。誰想到兩周多的時候,忽然開始變得不安分。一開始只是睡覺的時候不踏實,後來很快就變成了哭嚎。經常前一秒鐘還是一副萌化了的模樣在睡覺,後一秒鐘就忽然叫一聲尖叫哭起來,就像忽然做了什麼噩夢。
我想,寶寶可能遇到了傳說中的腸絞痛。
關於腸絞痛,《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和《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中都有長篇類度的介紹。腸絞痛也叫腸痙攣,是一種不明原因的來自腸的疼痛,一般發生在6個月前的嬰兒。表現為突然間苦惱,無法安撫,一般發生在傍晚。每天都會發生,持續幾個月。最恐怖的是,因為不明原因,所以無法根除,只能等待癥狀自己消失。
就最後一句,就足夠絕望了。想一想,如果我的寶寶得了腸絞痛,每天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忍受折磨,哭嚎不止,卻無法伸出援手,真是無助啊。
好在我的月嫂告訴我寶寶看起來很可能不是腸絞痛。我決定試試看,雖然心中擔憂,還是決定看看有沒有辦法解決。
首先查找寶寶哭鬧的原因。
寶寶哭鬧的幾大罪魁禍首;
6個月之內的寶寶體內有大量來自媽媽的免疫球蛋白,因此不太容易生病,但因為腸胃功能還不完善,在消化系統上容易出現各種情況。所以,很多時候寶寶哭鬧的原因都可能是消化問題,肚子痛、便秘、腹瀉、脹氣等等。看我的寶寶的情況,每次哭鬧時身子向後打挺,腿向肚子蜷起來,渾身用力,小臉憋的通紅,有時候還能使勁放出屁來。基本能夠判斷是肚子里有問題,而導致消化問題的無非就幾種原因:
1、 受涼了。
寶寶腸胃發育還不健全,獨自受涼很容易引起腹瀉,導致肚子痛。
2、 消化不良。
寶寶消化能力弱,吃進去的東西不能很好的消化,造成脹氣,導致腸胃不適。
3、 乳糖不耐受
因為小寶寶是需要吃奶的,所以,大部分小寶寶都擁有分解乳糖的能力,隨著年齡增長,才會逐漸消失。但也有部分小寶寶乳糖分解能力不好,因此導致笑話不良,腸胃脹氣。
4、 食物過敏
牛奶里的蛋白容易引發過敏,造成腸胃不適,因此如果混合餵養或者奶粉餵養的嬰兒,需要考慮是否過敏,除了牛奶,其他食物也可能引起過敏,往往是媽媽吃了後,通過母乳傳給寶寶的。這種情況,需要使用排除法排除,或者去醫院做過敏原檢測。
5、 腸絞痛
不多說了,最絕望的情況。
腸脹氣不可怕,三板斧用起來
綜合上面的情況,分析自己的寶寶。最近沒有受涼,觀察寶寶的大便,看起來正常,沒有腹瀉的癥狀。因此排除掉一。出生後一直是混合餵養,媽媽也沒有吃什麼之前沒有吃過的東西,因此排除掉四。最絕望的腸絞痛,決定暫時不考慮,先排除。這樣就只剩二和三了。二和三造成的癥狀應該都是腸胃脹氣。因此我決定從脹氣問題入手。
在群里自學其他的媽媽,獲得對付脹氣的三板斧。
1、 拍嗝。
2、 排氣操
3、 補充幫助排氣的東西(如益生菌或西甲硅油)。
拍嗝不用說了,只要你上過孕婦課或者哺乳課,一般都會學習的。著名的拍嗝三十六式,說錯了,是拍嗝的三個常見姿勢。我們也每天都拍,拍嗝可以解決胃脹氣問題,但腸脹氣,貌似有點鞭長莫及。
排氣操,去百度了一下,很多視頻,拿來直接用就行,所以不多說。
重點說一下第三條。
月嫂很可能會向你推薦西甲硅油,因為據說很管用。西甲硅油不能被人體吸收,能夠將腸胃裡的小氣泡合成大氣泡,排除體外,有效緩解因為脹氣引起的腹痛。但我考慮以後,決定放棄這個選擇。因為西甲硅油看起來是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另外,某些文章說西甲硅油也會有少量附著在腸壁上,影響營養吸收,因此,不易長期使用。
所以,最後,考慮益生菌。
之所以選擇益生菌,是有原因的;
首先,我推測寶寶有可能益生菌不足。
寶寶在出生的第一天,因為白血球偏高,打了抗生素。由此可能錯過了建立益生菌環境的最佳時機。
在餵養過程中,不管母乳還是奶粉,用奶瓶餵養次數較多,可能存在過度加熱問題,導致母乳中的益生菌不足。
過於頻繁的消毒和使用消毒紙巾,也可能導致益生菌被殺死。因此,寶寶可能還尚未建立起健康的益生菌環境。
其次,益生菌對緩解乳糖不耐受也有很好的作用。
成年人中,有很大比例的人並沒有分解乳糖的能力,但現實中乳糖不耐受的人卻沒有那麼多,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體內的益生菌。想雙歧桿菌這樣的益生菌會分解乳糖,從而幫助消化。所以,如果寶寶有輕微的乳糖不耐受,益生菌估計也會有很大幫助。於是決定購買益生菌。
益生菌品種多,坑在哪裡?
因為寶寶哭的厲害,一時衝動,買了三種益生菌回來看。最後選擇了兩種搭配吃,後面寶寶的癥狀獲得了很大的緩解。雖然排便時還是會很努力的樣子,但是卻再也不哭嚎了。為了避免廣告嫌疑,這裡就不提益生菌的品牌了。但說一下被否定掉的那個,避免其他媽媽踩坑。
大名鼎鼎的媽咪愛,因為老聽說,有的醫生也會推薦。所以一時衝動,就買了下來。買回來以後,查看益生菌的種類。看到一個怪怪的名字——屎腸球菌,這是什麼東東?寶寶入口的東西不可不查。有一片文章提到屎腸球菌是一種中性菌。也就是細菌里的兩面派,環境好時是益生菌,環境不好時,是有害菌。
讓我驚出一身冷汗的是下面這句話:
「腸球菌感染是新生兒敗血症的第3位病因,近幾年新生兒和兒童腸球菌敗血症的發病率增加了6倍。據報道腸球菌是內源性和外源性醫院感染的第二大病原菌,檢出率僅次於大腸桿菌。
International Probiotics Association 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均建議:益生菌中不宜使用腸球菌!」
雖然其他資料也顯示屎腸球菌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但給孩子入口的東西不可不查,於是果斷斃掉。但因為國內貌似目前還沒有明確規定不能使用長球菌,因此,目前國內銷售的很多益生菌產品還含有這個菌種(媽咪愛也不是所有的產品都含有屎腸球菌),媽媽們需要特別注意。
益生菌選購三大原則,一看就懂
最後,談一談益生菌選購的注意事項。
一看菌種數量,混合菌種較多的一般能夠建立更豐富的益生菌環境。
二看菌株數量,一般需要達到50-150億/次,才能達到足夠的密度,成功穿過胃部的酸性環境,到達腸道安家。
三看菌株種類,一定不能還有中性菌。下面是2016年衛計委可用於嬰幼兒的菌種名單,供參考。
如果還有寶寶的更多問題,歡迎關注「寶寶小星球」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