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未解之謎:著名五大戰艦去向

未解之謎:著名五大戰艦去向

原標題:未解之謎:著名五大戰艦去向


如果要給史上最著名的軍艦排名,也許很容易,只要花些時間、查閱資料就可以得出結論。但是如果要問津哪些著名軍艦現在身處何處,我想很少有人能夠回答出這個問題。接下來跟隨小編,去看看那些昔日的「英雄」結局如何。


「俾斯麥」號


德國海軍的「俾斯麥」號的生命是短暫的,提供了直到今日的文學素材。「俾斯麥」號被普遍視為二戰期間大西洋上最強大的戰艦,它擊沉了英國皇家海軍引以為豪的戰列艦「胡德」號,只用了從其主要炮組發射的一次炮彈齊射。另一方面,在戰鬥的艱難時刻,領導層的尚武精神被證明是脆弱的。事實上,這種精神在遭到第一次猛烈打擊的時候就被粉碎。隨著指揮官的決心消失,水手們的決心也不復存在。


伯納德·布羅迪指出,這艘無畏戰艦經歷了情緒上的「極端搖擺」。與「胡德」號的對抗所激起的高昂情緒讓位於一架英國戰機的一場微不足道的魚雷打擊所帶來的絕望。艦上的高級軍官、海軍上將京特·呂特晏斯在空襲後把「俾斯麥」號上的水兵們集合起來,「懇求他們以符合出色的納粹黨人的方式面對死亡」。呂特晏斯並非循循善誘的人。結果呢?在與英國戰艦「羅德尼」號、國王喬治五世及其隨從的最後攤牌之中,德軍「表現極差」。一個炮塔上的水兵逃離炮位。據說,炮塔的軍官用槍逼著,才使另一個炮塔的水兵待在炮位上。射擊的準確性和火炮的炮火速度(火炮交戰中關鍵的獲勝決定因素)遭受嚴重損害。


總之,「俾斯麥」號被證明是一個博洛尼亞瓶(克勞塞維茨語)--主要從內部稍稍一碰就會破碎的表面看來很堅固的器皿。1939年,帝國元帥埃里希·雷德爾感嘆到,由於在達到成熟之前老早就投入戰鬥,所以這支德國水面艦隊只能「光榮地陣亡」。雷德爾要比自己所知道的還正確。「俾斯麥」號的陣亡提供了一個在從那時以來的幾十年里吸引著海軍專家的故事。假如這艘戰艦人的因素要是不那麼脆弱,情況會如何?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毫無疑問,這艘戰艦所獲得的榮譽會大得多。

「大和」號



正如本文開始時所指出,「大和」號按照任何標準都是一艘氣勢宏偉的戰艦。相當於一艘早期的超級航母,並且擁有最重的武器裝備。其龐大的18英寸口徑火炮能夠使3200磅重的炮彈的射程達到25海里左右。一些部位的裝甲超過兩英尺厚。此外,在戰艦設計的三項特徵當中,「大和」號的設計者顯然對攻防實力的重視超過對速度的重視。


像「俾斯麥」號一樣,「大和」號為人們所念念不忘,主要是因為它沒有達到潛能。這艘戰艦提供了有關人容易犯錯誤的又一個警示性故事。1944年10月在萊特灣,以「大和」號為核心的一支特混艦隊逼近曾經運送麥克阿瑟將軍的登陸部隊在萊特灣登陸的運輸船,以及護送這些運輸船、使之免遭來自海上襲擊的勢單力薄的輕型航母、驅逐艦等護航艦隻。


隨後發生了「錫罐水手」不朽的衝鋒。處於劣勢的美國戰艦向「大和」號及其艦隊發動衝鋒。像呂特晏斯一樣,這支特混艦隊司令、海軍上將栗田健男看來在並非嚴峻的情況下崩潰了。歷史學家在他是把美國海軍的分遣隊誤認為一支強大得多的部隊,驚慌失措,還是僅僅認為犧牲自己的戰艦和士兵毫無意義。無論是哪種情況,栗田都下令他的艦隊返航,從而使麥克阿瑟的遠征軍在海上幾乎毫髮未損。

「大和」號遇到了堂吉訶德式的命運,儘管不像「俾斯麥」號那樣不光彩。1945年4月,這艘超級戰艦奉命與水面艦隊的殘餘力量一起駛向沖繩,以抗擊盟軍的登陸。這艘戰艦故意停靠在岸邊,成為不沉的炮台,直到它被摧毀或彈藥耗盡。然而,美國海軍情報機關獲得了這項計劃的風聲,空中轟炸在「大和」號到達目的地之前就將其摧毀。這是歷史上最令人生畏的戰艦不光彩的下場。


「密蘇里」號


「衣阿華」號和「新澤西」號是衣阿華級當中的頭兩艘,創造了這一級別戰艦的最令人羨慕的戰鬥記錄,主要是在太平洋戰爭中。「密蘇里」號雖然作為戰艦也不遜色,但是在光榮榜上唯獨有它,主要因為外交上的成就而不是武功讓它聲名遠揚。麥克阿瑟將軍在東京灣,在這艘戰艦的露天甲板上接受了日本投降,從而留下了20世紀戰爭中的一些最令人難忘的形象。「密蘇里」號從那時以來一直是有關如何終止大規模的無休止衝突的比喻。例如,老布希總統在其回憶錄中提到日本投降。「密蘇里」號為「沙漠風暴」行動可能會如何展開提供了尺度。(實際發生的事情是,一艘現代化的密蘇里號參加的「沙漠風暴」行動。)


二戰結束後,「密蘇里」號仍然擔任外交使者。這艘戰艦在戰後最初的幾個月里緩慢駛向土耳其。此時,鐵幕在全歐洲降下,共產黨叛亂威脅著希臘和土耳其。觀察家們把此次航行解釋為象徵著杜魯門總統和美國對阻止蘇聯陣營顛覆友好國家的承諾。這裡所傳遞的信息是:美軍將會永久駐在歐洲。因此,「密蘇里」號在遏制戰略的制定方面發揮了作用,同時緩解了人們對美國放棄盟國所感到的不安。海軍外交所能做的基本上僅此而已。


「三笠」號


海軍上將東鄉平八郎的旗艦是海上指揮能力的象徵。英國建造的「三笠」號可以說是19世紀末最出色的戰艦,其在速度、保護能力和武器裝備方面實現了最佳平衡。人的因素也很重要。日本帝國海軍船員以強悍的戰鬥力和銳氣著稱,而東鄉則以把精明與勇敢相結合而聞名遐邇。「三笠」號在1904年黃海上的艦隊作戰中和1905年的對馬海峽作戰中發揮了核心作用--這些戰鬥使兩支俄羅斯艦隊的殘骸遍布海底。西奧多·羅斯福和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等人認為,對馬之戰是近乎完美的艦隊戰爭。


「三笠」號像這裡所列出的其他戰艦一樣,它深刻影響了後代對外交和戰爭的思維。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年代的日本帝國海軍指揮官打算一旦日本與美國開戰,就複製對馬海戰的結果。比較寬泛而言,「三笠」號和日本帝國海軍的其餘力量令整個亞洲及其以外地方的各國人民感到振奮。就是說,日本證明了,西方帝國主義列強在戰爭中是可以打敗的,最終也是可以被從其所征服的領土上驅逐出去的。


因此,「三笠」號並非僅僅是有限規模的一場海戰中的勝利者。她的名聲也要比她奇怪的命運更長遠。這艘戰艦在俄日戰爭後凱旋歸國,但卻發生了彈藥庫爆炸並沉沒。對日本人民來說,這場災難證實了,他們在朴茨茅斯和會上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儘管如此,這無損於外國觀察家對日本成就的熱情。「三笠」號仍是護身符。

「勝利」號



名列榜首的是來自航海時代唯一的戰列艦。英國皇家海軍戰艦「勝利」號是一艘十分強大的一流戰艦,其大炮佇立在三個火炮甲板上。但這艘戰艦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為與霍雷肖·納爾遜勛爵有關。馬漢說,納爾遜「體現了大英帝國的海上力量」。1805年在直布羅陀附近的特拉法爾加角海域,納爾遜率領其艦隊投入了與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艦隊的敵眾我寡的戰鬥中。納爾遜及其得力助手卡斯伯特·科林伍德海軍上將率領軍艦縱隊突破了敵人的戰線。皇家海軍在隨後的混戰中擊敗了對手,有力地打擊了拿破崙入侵英倫三島的夢想。


納爾遜當天在自己的旗艦上犧牲,但卻仍然是取得戰爭決定性勝利的同義語。實際上,對全球的海軍戰略家來說,複製特拉法爾加海戰成為一個「聖杯」。「勝利」號永久地停放在朴茨茅斯港的干船塢中,成為展示納爾遜及其戰利品的聖壇,也成為世界各地航海家精益求精的標準。這賦予她歷史上最了不起的戰列艦的桂冠。


瀏覽這一偶像光榮榜,兩艘戰艦由於領導不力所造成的戰敗而榜上有名,兩艘戰艦由於領導得力獲勝而登上光榮榜,還有一艘是由於成為外交上的典範。這是一種蠻不錯的提醒,使人們關注,是人類的美德和弱點(而不是木頭、金屬或者炮火)在海上冒險中決定成敗。


其實軍艦和人也是有共同之處的,二者都有保質期和時代性。它也許在那個時代立下了很多功勞,但是隨著和平的到來,它漸漸被人們拋到腦後,昔日的輝煌戰績,又有誰會一直銘記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的青春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中國六代機正在研發,三大關鍵技術已經曝光,將逐步領先

TAG:迷彩的青春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