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那些命途多舛的「下架劇」們,到底都踩了什麼雷?

那些命途多舛的「下架劇」們,到底都踩了什麼雷?

那些命途多舛的「下架劇」們,到底都踩了什麼雷?


傳媒內參導讀:細算起來,被下架、整改、延播的劇集還真不少。但每一部「踩雷劇」的原因不是閉口不談,就是「相關政策」、「有關規定」……讓等著劇集解渴的觀眾們一頭霧水。

那些命途多舛的「下架劇」們,到底都踩了什麼雷?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大眼

文/抽抽涼

如今,一部劇從籌備到與觀眾見面,所面臨的風險早已不限於市場反饋。與播出後反響不佳相比,被延播、整改甚至下架,能直接使其前期努力全部付諸東流。

就在2018年,前有被視為劇王潛力的《巴清傳》、《如懿傳》頻頻延播定檔難,後有走非主流路線的《鎮魂》、《萌妃嫁到》等網劇在上線後突被喊停,劇集們的命運越發飄忽不定起來。

這些命途多舛的劇集們,每每出現被下架等情況,都會引發社會各界的猜測與討論,所產生的消極影響甚至要超過內容本身。「踩雷」的原因大體上可以分為:涉及封建迷信、借古諷今、渲染血腥暴力、尺度過大等等。以今年被整改或下架的劇集來看,哪些雷不能踩、哪些度不能過,也逐漸成了門不得不修的學問。

那些命途多舛的「下架劇」們,到底都踩了什麼雷?

然而,「下架」或「整改」也並不一定就是因為審核標準過於敏感或嚴苛,除了部分影響力較大的熱播劇因下架可能引發爭議外,也的確有大量故意打擦邊球、挑戰價值觀底線的作品需要相應的條框去加以規範和管理。而這個所謂的「度」,才是最難平衡的部分,透明化、標準化的審核流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否則,不僅頻頻「踩雷」的際遇會令劇方瑟瑟發抖,恐怕連規範行業的那隻「無形的手」本身,也會頭痛不已。

那些命途多舛的「下架劇」們,到底都踩了什麼雷?

封建迷信與借古諷今要不得,

「兄弟情」更要有分寸

一直以來,網劇都是「踩雷」的重災區,不少播放量高、影響力大的劇集在上線甚至全集播出後,還是難逃下架的厄運。開啟暑期檔第一波熱度的《鎮魂》,就沒能逃過此劫。

其實《鎮魂》的求生欲已經非常之強了。原著小說的定位是都市靈異耽美文,為了不「踩雷」,原本設定的陰間和人間改為了地星和海星,「鎮生者之魂,安亡者之心,贖未亡之罪,輪未竟之回。」變成了「鎮惡者之魂,揚善者之德。」聽起來就充滿正能量有沒有?總之該劇已經盡最大可能去實現去靈異化,「耽美」就更不用說了,沈巍和趙雲瀾在劇中始終也沒有超出兄弟情的設計。

那些命途多舛的「下架劇」們,到底都踩了什麼雷?

可即便如此,《鎮魂》還是在全集播出後遭遇下架結局,目前在視頻網站已無法觀看。關於下架原因,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官方說法。流傳較廣的幾種觀點中,一是認為其中類似輪迴轉世等情節涉及封建迷信,部分鏡頭存在血腥暴力因素;二是認為隨著劇集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原本竭力控制的「社會主義兄弟情」卻在二次傳播中被逐漸「CP化」。此前熱播的網劇《河神》、《靈魂擺渡》、《無心法師》等作品一度突遭下架,多半也與涉及封建迷信的情節脫不開關係。

此外,《萌妃駕到》、《天乩之白蛇傳說》兩部網劇,都是在播出過程中遭遇臨時「下架」的。其中《天乩之白蛇傳說》由愛奇藝發布平台公告,稱內容需要調整,後續上線時間另行通知。可坊間的說法卻是因為青蛇、法海的愛情涉及宗教倫理,所以才不得不「被下架」。

那些命途多舛的「下架劇」們,到底都踩了什麼雷?

《萌妃駕到》則是在短暫的下架後得以復播。作為一部古裝劇,《萌妃駕到》中的人設、台詞及角色行為都過於現代,比如「皇宮就是副本,皇上就是boss,睡睡boss、撿撿裝備就是嬪妃們的日常工作」、「朕作為一個引領時尚潮流、走在最尖端的偶像,確實有必要了解一下宮中女性正確的擇偶觀」等台詞嚴重不符合古裝劇定位,甚至有借古諷今、影射娛樂圈之意。

那些命途多舛的「下架劇」們,到底都踩了什麼雷?

古裝劇受份額制影響深遠,

涉案劇要跟血腥說再見

由於電視台特別是衛視黃金檔對劇集類型的要求較為嚴苛,上文提到的很多題材都選擇主動退出競爭。而隨著「限古令」的日益收緊,此前作為黃金檔一大支撐的古裝劇,也難以避免「踩雷」的命運。

命運最坎坷的古裝劇,非《如懿傳》和《巴清傳》莫屬。因為集數過長,衛視幾乎要拿一年的古裝份額去「賭」一部作品的市場反響,本就小心翼翼,但依然擋不住各種意外因素。《如懿傳》原著中的部分宮斗情節過於灰暗,且涉及少數民族問題的情節如果完全影視化,也必然會面臨調整及刪減的命運。

那些命途多舛的「下架劇」們,到底都踩了什麼雷?

同樣的,《巴清傳》曾一度確認定檔日期,但之後的延播被認為與「秦始皇粉」近萬字的舉報信有關,稱其與歷史事實有較大出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該劇兩位主角范冰冰和高雲翔又先後身陷負面新聞,最終讓該劇面世的時間變得遙遙無期。

涉案劇曾經是衛視黃金檔的主流題材,且因燒腦、懸疑、節奏快等因素備受觀眾歡迎。但在之前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因其劇情中往往有大量犯罪內容及暴力血腥因素,導致涉案劇幾乎與衛視黃金檔絕緣。2018年,撥雲見日的涉案劇終於開始向主流平台回歸,其中《獵毒人》的播出或許正是相關信號的釋放。

那些命途多舛的「下架劇」們,到底都踩了什麼雷?

但這並不意味著審查尺度的放寬,即便是網播劇,涉案、懸疑類劇集也是頻頻踩雷。今年年初,曾一度熱播的網劇《餘罪》被二次下架,《法醫秦明》第一季在播出一段時間後,關於屍體的類似「人骨湯」、「人皮」的鏡頭都被逐一剪掉,與屍體相關的鏡頭更是被統統打上了馬賽克。看來涉案劇可以有,但大尺度的血腥鏡頭卻是萬萬不行的。

那些命途多舛的「下架劇」們,到底都踩了什麼雷?

網劇不再是尺度的「避風港」,

敢打擦邊球就辦你沒商量

細算起來,被下架、整改、延播的劇集還真不少。但每一部「踩雷劇」的原因不是閉口不談,就是「相關政策」、「有關規定」……讓等著劇集解渴的觀眾們一頭霧水。

一時間,各種關於真實下架原因的猜測甚囂塵上,所謂敏感情節也被反覆討論,求片源、求種子的熱情甚至比劇集正常播放的時候還高。難怪有調侃稱「被下架」可能會演變成一種新的尋求關注的營銷模式。

由於上文中提到的「踩雷劇」都是關注度較高的熱播劇,它們的「被下架」極易引起劇迷們的逆反心理,以至於往往會覺得審查制度太過嚴苛。可事實上,如果細數所有的下架劇集,就會發現大量低質影視劇以網路為避風港,故意打擦邊球,其中尤以網路大電影為重災區。比如《極限特工X的獻身》的下架理由,就是內容低俗,渲染色情,損害公安形象;而《荒島大逃亡》因過度展示人性陰暗面,渲染暴力兇殺。

那些命途多舛的「下架劇」們,到底都踩了什麼雷?

由此可見,如果單純依靠平台的自審自查,恐怕連維持正常的影視播放環境都難以為繼,那隻看似嚴苛的「無形的手」也確實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必要性。

只是如何去掌握和平衡這個「度」,才是操作過程中難度最大的地方。如果審核尺度不能達到標準化和透明化,「人人自危」的自我審查反而會限制創作熱情,也會造成資源的無端浪費,一旦被那些習慣打擦邊球的劇方抓到可乘之機,破壞的將是行業發展的整體環境。

那些命途多舛的「下架劇」們,到底都踩了什麼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