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漫談來自日本的「鬼畜」(上)

漫談來自日本的「鬼畜」(上)

漫談來自日本的「鬼畜」(上)

◆《日本新華僑報》專欄作者 許 多

近年來,隨著一些社會熱點事件的發酵,「鬼畜」視頻跨領域走入了更多人的視野,更有不少大眾熟知的「三次元」人物加入了「鬼畜全明星」隊伍,無論是老版《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還是新聞中的「大力哥」,都讓「鬼畜」文化在國內發展出了自己獨有的特色。那麼,究竟什麼是「鬼畜」呢?

鬼畜,原本是一個日語直譯的辭彙,即佛教概念中六道淪落的「餓鬼道」和「畜生道」的縮寫;廣義上,有做事殘忍、喪心病狂的意思。那麼,這樣一個看似可怕的詞語,是怎麼和一類視頻聯繫上的呢?可以說,在「鬼畜」文化走入國門的時候,就已經被帶上了國別的色彩。

「鬼畜」類視頻源自日本NICONICO彈幕類視頻網站,但其原名並非「鬼畜」,而是「音MAD」。所謂音MAD,是指重新編輯、剪輯現有的聲音或視頻素材,將之合成另一主題旋律的視頻,其核心內容就是音頻。這些小眾的音MAD的視頻,經由愛好者們傳入國內,但受眾極少,沒有引起多少關注。現在,關於近十年前,「鬼畜」視頻爆炸式傳播的轉折點有兩種說法,一是日本二次元作品《東方》系列的同人曲《最終鬼畜妹》,二是以麥當勞廣告為編輯材料的洗腦視頻《最終鬼畜藍藍路》。雖然說法不同,但都殊路同歸,兩個視頻的名稱中都帶有「鬼畜」二字,而且內容呈現方式十分近似:高強度無厘頭的重複單元、和音樂配合的強烈節奏感、顛覆刻板印象的再創作、毫無遮掩的洗腦意圖。這樣獵奇的視頻作品最初在Acfun彈幕網站上獲得關注後,題目中的「鬼畜」二字似乎是觀眾們最直觀的感受,於是,這類視頻作品便在中國有了自己的類型名稱——「鬼畜」。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ACG愛好者們關注音MAD領域,搬運國外的優秀作品或製作本土視頻。隨後不久,Bilibili彈幕網站設置了一個專門的版塊「鬼畜區」供愛好者們發揮。

最初的國產「鬼畜」作品仍然以外國素材為主,例如麥當勞的廣告素材、德國電影《帝國的毀滅》、韓國演員崔成國、日本動漫《死亡筆記》《愛殺寶貝》等。國內雖有著名配音演員葛平老師和他的動畫《藍貓》系列撐起半邊天、電視劇《還珠格格》《三國演義》等助力,但仍在愛好者內部傳播,換言之就是未能「出圈」。在筆者看來,真正讓「鬼畜」文化傳入大眾視線的,是對成龍一則洗髮水廣告的再創作。在世界範圍內都大名鼎鼎的影星成龍,曾為一款洗髮水拍攝了電視廣告,該廣告也是國內的「鬼畜」素材之一。2015年,一個名為「【成龍】我的洗髮液」的「鬼畜」視頻,將這則廣告和神曲《我的滑板鞋》同步。視頻上傳後,瞬間被瘋狂轉發,短時間內就得到了上百萬的點擊率。截止今日,首發平台Bilibili彈幕網的點擊率已超千萬,評論4.2萬。這個視頻巧妙地強化了成龍在廣告中發出的擬聲詞「Duang」,造成了極強的洗腦效果,一時間,「Duang」成為了最流行的網路用語,意為加了特技、特效。「Duang」傳開之後,成龍本人也對此做了數次回應,稱之「很好玩」,日後又在自己的微博、節目、電影中加入了這個辭彙。知名影星的正面回應進一步傳播了該「鬼畜」視頻,BBC等外媒也跟進報道了這場網路的狂歡。完全可以說,「鬼畜」視頻造就了「Duang」這個2015年的十大網路用語。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通 的精彩文章:

日本阿宅結婚半年就扛不住「連偶像都不讓追,這婚必須得離!」
福士蒼汰出席主演電影《BLEACH》宣傳活動

TAG:日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