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大山裡的泥巴房子,最美

大山裡的泥巴房子,最美

[插頭崖遊客中心]





山水聚落 





插頭崖遊客中心位於秦嶺國家植物園田峪河谷內,距西安70公里,是植物園深度體驗區的入口。原有遊客中心僅有五棟一二層的小樓,建築功能面積,形象均不能滿足植物園的定位和需求,因此需要對場地和建築進行整體的改造和提升。我們保留了一部分舊建築,增加了一些新建築。並通過經營位置,化整為零的手段,使建築以聚落的形態融於自然環境,同時也使其成為遊人欣賞自然風景的媒介。




▼山水間的建築聚落





▼聚落型的建築掩映在自然之中




 




布局重構




遊客中心的場地在秦嶺田峪河谷的一處河畔台地,從河岸對側伸出一片崖壁,基地周邊景色優美。原有的遊客中心既沒有合理的布局,在形態上也缺少對自然山水的尊重,與環境格格不入。同時,業主想盡量利用原有的建築,五棟房子只拆除了兩棟,其他均作保留。同時,場地內的高大樹木也基本被保留下來。




▼布局上的散,帶來了聚落型的空間體驗





▼場地內的高大樹木基本被保留下來





▼新的盒體與原有建築一起將遠山納入空間的布局





▼夜景




完成了第一步的場地清理,我們首先將停車場和盥洗室規劃在路西,使路東臨河的場地不被過多的干擾。在路東我們將一個個功能盒體擺放到場地中,通過山水和樹木自然的引導,每個盒體選擇出適當的體量和位置。展示與服務面積較大,安置在相對較空的地塊,餐廳臨河,茶室面崖,盥洗室藏於竹林中。這些新的盒體與原有建築一起,將河灘,崖壁,樹木,遠山納入空間的布局,初步形成了一個疏密有致的山水聚落雛形。





▼設計概念



 


緊接著我們對功能盒體的四面牆壁進行了形式上的拆解,保留兩面實體牆面的圍合感,另兩個牆體,根據功能與視線的不同,或遠或近的被向外推出。不同高度的牆體形成空間上的交疊。至此,遊客中心的聚落式格局基本確定,它由6組八個大小不一的建築組合而成,總建築面積約1400平方米。布局上的散,帶來了聚落型的空間體驗。建築體量的小,伴隨著拆離與交疊的空間構成,更進一步消解了體量,並讓建築與環境之間,呈現出一種詩意的穿透。




▼空間的轉折和透明增強了內與外的穿透




▼玻璃框出室外的景緻






 


材料共融 





我們重新利用當地材料,黃土再夯築成牆,青瓦立砌成鋪裝景觀。於此同時,銀灰色的金屬橫向牆面扣板輕盈而現代,透明的玻璃幕牆讓立面看起來明亮通透。而在靠近河岸的茶室,我們使用窄條的木紋清水混凝土。混凝土的材質加強了建築渾然一體的體量感,而窄板木紋給予建築更好的尺度與肌理。如此多樣的新舊材料同時使用,就需要一個使用原則。我們結合空間的操作將材料均勻混合,錯落間隔。材料使用上的離散與對比,強化了設計概念中山水聚落的構想。傳統的材料,帶著時間的痕迹,與現代的材料構成一種富有張力的聯繫。與優美的自然環境一起,為新的聚落提供了人文的表情。




▼夯土牆和金屬牆板的融合與對比





▼金屬表皮和透明的玻璃幕牆帶來現代和通透感





▼材料使用上的離散與對比






▼靠近河岸的茶室使用了木紋清水混凝土






▼不同的肌理為場地帶來典雅的氛圍



 




景觀加持





景觀的設計仍然延續了山水聚落的構想。在景觀鋪裝上我們借鑒傳統村落,每個單體建築之間用青石板汀步道聯繫,或曲或直。靠近水面,用防腐木的架空步道進行景觀節點間的連接。建築圍合出來的庭院,用回收的小青瓦立砌攙白石子,製作成雲形的景觀圖案。其餘空地,用河灘上的白石散鋪。樹池用鋼板收邊。我們設置污水池進行集中污水收集,經過二次凈化處理後再用於植物的澆灌。同時,在場地的低洼處設置雨水花園,收集屋頂和場地排放的雨水,通過生態化的凈化處理後再將雨水排入河道。




▼建築之間用青石板及木質汀步道聯繫





▼景觀節點局部,各種要素在這裡彙集


 




四季茶室




四季茶室是沿河放置的五米見方的單層混凝土盒子。面向沿河風景,我們在茶室設置了兩個上下的取景窗。上窗觀崖,利用結構的懸挑將平面的窗戶擴展成「凹」字形轉角窗,與此同時,上窗被向前推出,形成寬大的窗檯。品水的下窗也因為上窗的延伸而離人更近。在構造上,隱藏窗框的處理使景觀最大限度的開放,田峪河水彷彿就在腳下流淌。建築的室內外都用窄板木模的混凝土現澆,平台則利用竹鋼板製作,形成與建築一體化的桌椅。室內設有壁爐,以供冬季取暖品茗。外部架設樓梯,用於夏季納涼觀景。茶室共有兩處,形態一樣,但位置經過仔細推敲,因此借取的景色各有不同。




▼茶室是沿河放置的五米見方的混凝土盒子





▼茶室在光影下的尺度與體量






▼細部






▼帶有上下兩扇觀景窗的茶室






▼平台利用竹鋼板製作,形成與建築一體化的桌椅




 




綜述




遊客中心從功能上是一個當代的產物,因此我們設計的初衷,是嘗試用一種當代的建築方式去回應秦嶺里的房子這個命題。它不應被符號式的歷史文化所裹挾,也不應被城市化或是鄉村化的風貌所左右。在我們的心目中,它應該簡約樸素,既能讓出山水,也能體驗自然。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秦嶺那麼大,方寸間四兩撥千斤。




▼茶室施工過程





▼整體施工過程





▼模型





▼平面圖





▼剖面圖









項目名稱:插頭崖遊客中心
地理位置:秦嶺田峪;面積:1,400平方米
業主:秦嶺國家植物園


設計單位:土木石建築 


設計團隊:楊期力,白岩,李放,王棟,張文,馬麗娜,陳炳光,李通,高欣妍, 原婧雯 
駐場主持:王棟,李放;攝影:張超建築攝影工作室






[金鳳書院]



2016年初夏,我們從秦嶺腳下的金鳳村順著小道沿北坡而上,在一個三叉路停下,四周林木茂密。林間隱隱有一個小口,順口向上幾步,才發現迎面一個空置的三開間二層小樓,平頂,白瓷磚貼面。在小樓南側靠里一些,一棟老房子已圮。拆下的磚瓦被棄置在一邊,夯土牆已被壓平,塵歸塵,土歸土。站在場地中央環顧四周,四面不同種類的樹木,高低錯落,將這塊僅一畝半的空地圍繞其中。爬上小樓的房頂,視線比樹梢略低,路已隱沒,而北面關中平原的村子透過樹葉隱現,向西望秦嶺北麓的山嶺,起伏連綿,山勢逼人。一個秦嶺里的桃花源,這是我們第一次去現場的強烈感受。




▼金鳳村旁的金鳳書院



 




秦嶺里的桃花源




在這之前,秦嶺植物園的業主表示希望在這幽靜處修建一個小型的文化設施,一是作為園區研究人員工作交流的場所,二是留出空間能對一些專業的書籍進行收集與整理。場地的選址在金鳳村邊,因而這棟房子取名金鳳書院。




▼金鳳書院鳥瞰—五面風景的院子



 


四面風景的穿透




我們想建一個院子,作為書院設計命題的回應,但它卻需要有四面風景的穿透,用作對綠蔭環繞的場地的回應。在這聽似矛盾的前提下,我們開始在場地的東南角新建一棟一層的房子作為研究人員學習交流的工作室,間隔一定距離向西設置一個小的茶室。這兩個一大一小的空間被同一個屋頂覆蓋,形成一個L型的布局。同理在場地的西北角再新建一棟兩層的房子用作住宿,間隔一定距離向東設置一個藏書閣,也同樣構成一個L型的布局。兩個L性的體塊自然而然在場地中間圍合出一個院子。而這兩個L型又稍稍分離,且轉動一定的角度,讓東西向的視線和風景在院內貫通。而在每個L型體量下的空隙,又讓風景從南北方向互相穿透。站在院子中央,既能感受到建築的圍合感,同時又體驗著四面風景的穿透。




▼金鳳書院入口





▼入口局部





▼穿透風景的院子(西北向)





▼穿透風景的院子(東南向)



 




枯山水的抽象庭院




如果說外部的綠蔭圍出了一個場地的桃花源,兩個L型體量圍合的,應是一個抽象的核心。在我們的構想中,這裡是靜思的庭院,抽象的枯山水是她恰當的表現方式。庭院內不種植植物,僅留灰白色的細沙和幾組頑石,構成一個抽象的精神世界。而只有青石板鋪就的汀步,將這抽象的庭院與外部真實的風景銜接在一起。與此同時,為了增加進入這個場地和庭院的期待感,我們將進入場地的入口進行了調整。新的入口設置在場地北側,與場地的高差更大,也更為隱蔽。從入口進入庭院,需要更多的曲折與迂迴。這也會讓心情,漸漸平靜下來,更好的去體驗這桃花源深處的幽靜讀書處。




▼抽象的庭院



 




老房子的復魅




與當代的二層平頂小樓相比,已塏的土牆和散落的青瓦似乎更帶有一種場地的傳統魔力。我們決心復魅已塏的老房子,雖然結構和空間已經現代化了,但我們還是把材料表達留給了傳統。黃土加秸稈製成泥牆抹面,青瓦再收集依舊鋪在斜屋面上。不經意間,你會認為這棟房子還是之前塏掉的那棟,只不過空間與布局,帶來了熟悉中的陌生。




▼書院室內







第五面的風景




當初站在小樓屋頂去欣賞秦嶺的那一刻感動依然縈繞著我們。我們設想在新建築的屋頂上加一個平台,一個能毫無遮擋的去感受秦嶺風景的地方。為了詩意的到達這個地方,一個從庭院開始的雲徑是必要的。之所以稱其為雲徑,是因為它迂迴上升的態勢。而屋頂上的這個平台,展現出一個與庭院四面水平風景不同的第五面——跳脫的風景。




▼庭院與屋頂平台的構成





▼屋頂上延伸的平台





▼第五面的風景




 




結 語




金鳳書院是土木石嘗試使用不同的設計方式回應秦嶺里每個具體場所的實踐之一。如果說插頭崖遊客中心的核心理念是嘗試創造秦嶺中的山水聚落,而金鳳書院則更像一首感性,自由的秦嶺寫意詩。




▼概念生成





▼分層軸測示意





▼一層平面





▼1-1剖面圖



項目名稱:金鳳書院;地理位置:秦嶺金鳳村

設計單位:土木石建築 ;

業 主:秦嶺國家植物園
設計團隊:楊期力,白岩,李放,王棟,張文,馬麗娜,樊李燁,孫瑞基,原婧雯
駐場主持:王 棟
攝 影:張超建築攝影工作室







[新書推薦]


新微設計10大「最美系列」圖書之


《大美小鎮》


特色小鎮與田園綜合體 · 最佳鄉村建設實踐


點擊下方圖片訂購該圖書




[民宿遊學推薦]


高端民宿遊學之旅

 · 莫干山


報名倒計時,剩餘少數名額...


[9月18日-9月21日]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活動詳情




如今說到民宿,必提莫干山,說到莫干山,必談民宿。莫干山已然成為民宿的代名詞,甚至被《紐約時報》評選為全球最值得一去的45個地方之一,這裡到底有何致勝的不二法門吸引著全國,乃至全球的目光?

9月18日-9月21日,

讓我們一起前往莫干山,一探究竟......


溫馨提示:本次民宿遊學限40人,目前剩餘少數名額,有意參加者請及時聯繫劉老師報名(

電話&微信181 7945 0320  )。




給大家推薦一個超棒的設計號


新微設計

 | 中國第一設計微刊


長按下方二維碼並識別,即可添加關注




 註:本文來源谷德設計網(ID:gooood-hk),感謝小編的悉心整理。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微設計 的精彩文章:

眾籌倒計時|《大美小鎮》特色小鎮與田園綜合體 · 最佳鄉村建設實踐
上海8大精品樓盤考察:泰禾+綠地+招商+新城+中海+建發+融信...(9月8-9日)

TAG:新微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