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亂象:君視民如草芥,民視君如寇讎
原標題:清末亂象:君視民如草芥,民視君如寇讎
文章來源:史遺
清末亂象:君視民如草芥,民視君如寇讎
文/王亞軍
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時,皇帝的子民競相扶逃命。當時清兵和義和團不下20萬,和八國聯軍比例約10:1,而八國聯軍的重武器還不如守城的清兵多。然而清兵逃了個精光,留下了穿布衣長衫的百姓,也留下這張真實的民眾競相扶梯相助八國聯軍的照片。
滿清末年的百姓緣何會被林則徐、海齡等朝廷大官稱為「滿城皆漢奸」?
君視民如草芥,民必視君如寇讎!
這個故事要從鴉片戰爭說起:
1841年7月21日,對時任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來說,是倒霉的一天。他的船遭遇颱風,主桅杆斷裂,同船10多個人被困在無人荒島上,只剩一些食物、一塊防水布和8瓶杜松子酒。
幸虧遇到一名中國水手,同意送他們回去,但要收費3300元。此時中英鴉片戰爭正打得不可開交,清廷採取金錢刺激手段:擒獲義律賞洋銀10萬元,生擒白人士兵一名賞200元。
義律他們搭乘的民船開出沒多久,便遇上官船,此時2名英國人正在甲板上得意洋洋地吃午餐,船家忙把他們推入艙底,並蓋上席子。官船顯然知道有英軍船隻失事,大聲問船家看到了什麼,船家輕鬆地回答說:「沒有,沒有。」
就這樣,義律死裡逃生。
船家發了一筆小財,但與清廷的賞格比,連三十分之一都不到,他們真傻嗎?其實不然。自1757年後,在廣州的中英貿易記錄中,基本找不到清商向英商討要欠款的記錄。而英商討要清商欠款的記錄卻很常見。因為清商們都明白,朝廷不可能為他們出頭,反而會招來貪官們的覬覦。在一個不承認私有財產的國度,官方許諾根本靠不住。
船家當然想多賺錢,可誰願意招惹一個說話從來不算數的巨無霸?所以他寧可選擇去賺少一點但穩當的錢。
其實,在那場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戰爭中,與這名船家想法近似的大清臣民並非少數。
當英軍踏上異國土地時,本以為會落入仇恨者的海洋,可令他們驚訝的是,軍艦所到之處,立刻被小販們包圍,甚至在激戰時也是如此。一個英國上尉回憶說:「這是一個多麼神奇的國度啊……他們在一個地方跟你做買賣,但在另一個地方,你會與他們作戰,殺死他們,毀滅他們!」
只要給錢,天朝子民就會告訴你哪口井被下毒,該怎麼迂迴到清軍的背後。英軍所到之處,從不缺新鮮的食物和水,面對複雜的廣州水路,中國船夫爭相為英軍提供服務,就像今天火車站外糾纏不休、令人生厭的計程車司機們。「揚威將軍」奕經密謀對英軍發動偷襲,可當天晚上,一個未成年的中國孩子便冒著被砍頭的風險,將消息傳遞給了英軍。
英軍佔領寧波後,充當間諜的德國傳教士郭士立被任命為「知府」,中國百姓知道他的名字,卻執著地稱他為「郭爺」,還為他寫了一首意在美的打油詩,說:「自來官府斷案不如郭爺速。」郭士立培養了一支由中國人組成的間諜隊伍,其中一人發誓說,只要資助他去北京參加科考的費用,他就願「效犬馬之勞」。
連英國軍官們都不太相信會出現這樣的場面,當他們向清軍發起攻擊時,當地農民「神情麻木地端著飯碗,吃著米飯……儘管他們看到外國人正在和自己的同胞打仗,而且以他們所處的位置,他們自己也身處隨時會被槍炮打死的危險中」。
為何人們喪失了最起碼的家國意識?原因很簡單,在皇權專制的統治下,他們從來沒有被當成人來看待過,從來沒享受到做人的基本權利。
朝廷大員裕謙在東南沿海招民眾入伍抗英,可私下卻說他們「均屬匪類」……以之攻夷,可收以毒攻毒之效。即間有傷亡,亦不足惜,既不致有損天威,並可為地方除害」。
「靖逆將軍」奕山則說得更露骨:「是防民勝於防兵,而防兵勝於防寇。」奕經的軍隊長途行軍時,「沿途擄丁壯,掠板扉,以四民抬一兵,卧而入城」。
許多百姓是被清軍綁架到這場戰爭中的,可在官員們眼中,他們反而成了另一種敵人。負責防守鎮江的老將海齡不準備戰具,專註於在城門口抓所謂的「漢奸」,「每有婦人孺子見旗兵驚走,即追而殺之」,城破之際,海齡不檢討自己的殘暴,反而再次聲稱「闔城皆漢奸」。
甚至連「睜眼看世界」的林則徐,也不免存有類似的偏見,大清子民在他眼中只有兩種人:漢奸與潛在的漢奸。
耆英曾檢討過:「營員兵丁,亦無不以民為可欺,借巡查勒索商旅,買食物則不給價值,窩留娼賭,引誘良家子弟,代賊潛銷牲畜。」
所以當清軍戰場失利後,百姓立刻圍燒官船,甚至用長竿將所有逃生者逼回火海,攻破州府縣衙,百姓立即聚眾劫掠一番將之付之一炬。
如果誰還不明白「君視民如草芥,民視君如寇讎」的含義,那麼,這便是最好的例子!
文章來源於:史遺
※打金門,還是打大陳? 一波三折的作戰方案
※中國古代的盛世為什麼無法持久
TAG:小明談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