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宮崎いず美:我與我的有絲分裂

宮崎いず美:我與我的有絲分裂

宮崎いず美(Izumi Miyazaki)

1994年出生於日本山梨縣。2016年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映像學科。大學期間拍攝了一系列以身邊事物為出發點的怪誕又有趣的自拍照,在網路上引起廣泛關注。VICE(美國)、CNN(美國)、《TIME》(美國)、《 Libération》(法國)等國際媒體也報道了她的作品,引起了國際關注。曾舉辦個展「Cute & Cruel」(Wild Project Gallery 2016)(盧森堡)。「stand-in」(Art-U room 東京 2016)(東京)。參與群展「Give Me Yesterday」。

年少成名的藝術家並不少,畢加索14歲考入父親任教的巴塞羅那美術院高級班,畫了《第一次聖餐》;倫勃朗17歲時畫的油畫《買眼鏡的小販》便出手不凡。而網路時代的到來,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通過網路將自己的作品分享給大眾,宮崎いず美便是其中一個,高中時期開始參加學校的攝影社團,之後進入武藏野美術大學映像學科,同時學習映像與攝影。宮崎困擾於映像需要一定的團隊合作,不能更為自主地創作,但她也從映像學習中認識到了堅持自己想法的重要性,並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攝影開始藝術實踐。

大學一年級時,課程要求學生以任意題目拍攝10張照片,宮崎決定拍攝人物肖像,但作為學生,能夠尋找到的可以成為拍攝對象的人物大多是身邊的同學、朋友,最終宮崎決定拍攝自己。課程結束之後,老師推薦學生們使用Tumblr,將自己的作品或照片定期地上傳到網路上,經過半年之後,宮崎發現在Tumblr上她的作品獲得了一些評價,主頁上面,點贊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了,她開始意識到人們已經關注到她的作品了。

宮崎いず美的Tumblr

之後宮崎的作品也引起了國外媒體的關注,《Time》,《Libération》等國際知名媒體也對宮崎進行了採訪報道,一時間,宮崎的知名度大漲,逐漸走向了世界舞台,但她卻並沒有覺得自己的作品有什麼深刻的意義,只是她對於自身的深層試探,或許是因為這樣的作品對於這個有些平淡的世界來說有些不可思議,外媒形容她的作品是超現實主義、幽默諷刺、可愛清奇等等。

《Time》對宮崎いず美的報道

宮崎的作品源於自身,也服務於自身,她曾說這些作品原本是她自己的事情,但讓觀眾產生了這樣那樣並非她本意的想法實在是一件非常抱歉的事情。總是一臉純真毫無野心的宮崎,也許她並沒有想要被世人認知的雄心壯志,既然如她所說,她的作品並不像外界評價的這般,那她這些有些荒誕卻古靈精怪的作品中,究竟什麼才是它真正的意味呢?

你曾提到自己的作品是為了自身而創作的,那將這樣的作品上傳到社交網路上面與他人共享,似乎是一件矛盾的事情,為什麼會將這些無法與他人共享的自身創作發送出來呢?

宮崎:對於我來說,我的創作是希望別人可以看到,但也僅僅止步於被看到這個階段。但目前為止,好像是我在利用社交網路,利用他人的關注而獲得了更多關注一般。因此我覺得後期這些我沒有預料到的事情並不是我的本意。

也就是說你並不希望從獲得的關注中得到某種滿足對嗎?為什麼希望別人看到你的作品么?希望從他人的觀看中獲得他人的評價嗎?

宮崎:並不是的,獲得評價或者想要獲得評價是為了證實自己的行為或者存在的意義,但我並沒有想過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只是想要讓他人看到我的作品,只是觀看而已,這對我自身來說是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

為什麼被他人觀看對你來說是一件如此重要的事情呢?

宮崎:我一直對自身有一種非常複雜的情感,而這種情感至今也沒有消減。人們從外在來說,有頭腦好的人以及頭腦不好的人,而對於我來說,我總是覺得很自卑,不如別人,自卑的情感我無法克服,我也認為不一定非要去克服。雖然我可能劣等於其他人,但即便是這樣世間也有很多像我這樣並不出眾,也並不聰明的人。我想我之所以希望讓世界看到我的作品,只是為了證明世界上有我這樣的人。

通過自拍來將自身的複雜性進行闡釋,但也正是因為自拍,需要不斷正視自身,是否對你來說也有一定的難度?

宮崎:在作品中所呈現的那個我看起來總是特別的棒,有時候我甚至有一種在觀看他人的感覺,時常會覺得照片中的那個人不是自己,所以能夠呈現出一個完全不同的我,對我來說其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你的作品中,幾乎沒有什麼表情,因此無法讀取出任何情感,為什麼會這樣設定呢?

宮崎:如果有表情的話,就會很容易讀取出人的喜怒哀樂,相反無表情的話就無法讀取。當我們無法去讀取對面人的感情的時候就無法知道這個人的想法,因此會產生出不安的心情。我認為這種使人不安的心情是我作品中所需要的,因此才這樣設定。

人們在觀看作品時,「理解」也許會讓有些人心情愉悅;「不理解」也許也會讓有些人感到好奇,雖然我們在觀看作品的時候多數是出於自身很主觀的判斷。但你在作品中並沒有明確地讓人們理解或者不理解,而是通過培養一種對於他人的好奇心,讓觀眾忍受觀看作品所帶來的不安定的心情,這其實並不討喜。

宮崎:是的,因此我並沒有奢望所有人都願意觀看我的作品。雖然有很多藝術家希望將自己的作品與所有人共享,我認為這些人是非常厲害的,他們願意將自己的感覺與未曾謀面的陌生人共享。但我並不會這樣想,因此也曾有人說過我是犬儒學派(笑)。

既然你並沒有與他人共有的想法,那使用社交網路的動機是什麼呢?

宮崎:雖然我並沒有想過與他人共享或者共感,但我希望可以化解一些東西。比如我無法一個人承受的負面情感,有時也會成為我創作的動機。又或者看到國外電視劇中人被殺害的場面,我就會很悲觀地想到人竟然如此輕易的就會死去,因此我希望將這樣的情感儘快地分散掉,一個人無法承受的內容我都將它們以作品形式呈現,然後再通過社交媒體將這樣的情緒化解掉。

今後你也會繼續使用社交網路發表作品嗎?

宮崎:是的,通過社交網路是最快捷便利的方式,展覽或者攝影集總是會消耗掉很多時間,因此我會繼續使用的。

2018京都國際攝影節 宮崎いず美展覽現場

2018京都國際攝影節 宮崎いず美展覽現場

除了社交網路,你也參與過展覽,你認為兩者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宮崎:展覽似乎將一切變成了真的,網路這樣一個虛擬的世界裡,是否真實地有這麼多人看到我的作品我並不知道,但展覽是真的有很多真實的人前來觀看的。

在2018年京都國際攝影節中,你使用了一整個大樓進行展示,並且有能夠讓觀眾與作品融為一體的裝置展示,這讓我印象深刻。

宮崎:策展團隊提出了讓觀眾能夠進入到作品中的方案,而在這個方案實施的過程中,我發現觀看者在不知不覺中也變成了觀賞的一部分,而這個讓真實世界與作品世界產生置換的想法非常有趣。

確實是這樣,觀眾在你的展示空間中也會拍照,然後再上傳到社交網路中,他們又變成的被鑒賞者,這種身份的轉變實在是引人思考。

宮崎:雖然只是將照片裝裱進行的展覽也很好,但對我來說,那樣的展示並不有趣,展覽有趣的地方是你可以對於怎樣去觀看上下一些工夫。你可以有意識地去思考展示方式,這在社交網路中是無法辦到的,社交網路中圖片的格式或者是上傳照片數量都有固定的規格,而展覽的展示自由度會更高,將曾經只是存在於相機中的數據展示在真正的三次元空間,就這一點來說它便有了意義和魅力。

隨著京都國際攝影節,你也出版了畫冊,這是另外一個不同的展示方法嗎?

宮崎:攝影集能夠真實在手中翻閱,這是和社交網路不同的,而攝影集不同於展覽的是,就好像是有一座房子一樣讓人有了一個能夠回去的地點。我認為攝影集的好處就在於「能夠擁有」,攝影集的名字是《我與我》,而大概在攝影集中間的部分有一張用鏡子映射出兩個我的照片,說我個人認為最能夠象徵這本攝影集的作品,拍攝的我/被拍攝的我;照片中的我/照片外的我;攝影集的前半部分與後半部分;現實與鏡像世界之間的種種關係都可以在這張照片中有所體現。

攝影集《我與我》

攝影集《我與我》

最近你也展開了一些其他工作,除了自拍之外,你也開始嘗試拍攝其他人是嗎?

宮崎:是的,拍攝他人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難在如果去調動引導他人。這是一件無法自己完成的工作,但和別人一起來創作作品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之後有機會的話我還是會嘗試的。

但卻有一種你繞了一圈又變成了和他人一起共事的感覺呢,最初你覺得映像製作需要和他人一起配合才選擇了攝影,那現在和他人一起做攝影,有變得有趣一些嗎?

宮崎:是呀,一個人創作和與他人一起創作還是不同的,但能夠獲得別人的幫助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這一點我當初是沒有意識到的,得意於他人的幫助也讓我看到了攝影更多的可能性與趣味性。

採訪部分節選自IMA,圖片來自藝術家Tumblr賬號

- E N 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T藝術雲圖 的精彩文章:

登上Hans Op de Beeck比泰坦尼克還要豪華的郵輪
這是一份世界上最值得剁手的5大博物館商店購物指南

TAG:YT藝術雲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