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中國四大茶道流派介紹

中國四大茶道流派介紹

隨著歷史的發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我國特有的四大茶道流派。貴族茶道生髮於茶之品,旨在誇示富貴;雅士茶道生髮於茶之韻,旨在藝術欣賞;禪宗茶道生髮於茶之德,旨在參禪悟道;世俗茶道生髮於茶之味,旨在享樂人生。

貴族茶道

由貢茶而演化為貴族茶道,達官貴人、富商大賈、一豪門茶、水、火、器無不借權方和金錢 求其極,很違情肯理,其用心在於炫耀權力和富有。 源於明清的潮閩工夫茶即貴族茶道,發展至今日漸大眾化。

茶雖為潔品,但當它的功能被人們所認識,被列為貢品,首先享用它的自然是皇帝、皇妃再推及皇室成員,再是達官貴人。"中國社會是皇權社會,皇家的好惡最能影響全社會習俗。

為了貢茶,當此時,男廢耕,女廢織,夜不得息,晝不得停。茶之靈魂被扭曲,陸羽所創立的茶道生出一個畸形的貴族茶道。條被裝金飾銀,脫盡了質樸;茶成了坑民之物,不再濟世活人。

貴族茶道的茶人是達官貴人、富商大賈、豪門鄉紳之流的人物,不必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但一要貴,有地位,二要富,有萬貫家私。於茶藝四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無不求其"高品位",用"權力"和"金錢"以達到誇示富貴之目的,似乎不如此便有損"皇權至上",有負"金錢第一"。

貴族茶道有很多違情背理的地方,但因為有深刻的文化背景,這一茶道成為重要流派香火綿延,我們不得不承認其存在價值。

中國四大茶道流派介紹


雅士茶道

古代的"士"有機會得到名茶,有條件品茗,是他們最先培養起對茶的精細感覺;茶助文思,又最先體會茶之神韻。是他們雅化茶事並創立了雅士茶道。受其影響此後相繼形成茶道各流派。可以說,沒有中國古代的士便無中國茶道。

茶助文思,興起了品茶文學,品水文學,還有茶文、茶學、茶畫、茶歌、茶戲等;又相輔相成,使飲茶升華為精神享受,並進而形成中國茶道。

雅士茶道的茶人主要是古代的知識分子,"入仕"的士為主體,還包括未曾發跡的士,有一定文化藝術修養的名門因秀,青樓歌妓、藝壇伶人等。對於飲茶,主要不圖止渴、消食、提神,而在乎導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脫俗的境界,於鬧情雅緻的品茗中悟出點什麼。茶人之意在乎山水之間,在乎風月之間,在乎詩文之間,在乎名利之間,希望有所發現,有所寄託、有所忘懷。"雅"體現在下列幾個方面:一是品茗之趣;二是茶助詩興;三是以茶會友;四是雅化茶事。

正因為文人的參與才使茶藝成為一門藝術,成為文化。文人又將這門特殊的藝能與文化、與修養、與教化緊密結合從而形成雅士茶道。受其影響,又形成其它幾個流派。所以說是中國"士"創造了中國茶道,原因就在此。

中國四大茶道流派介紹


禪宗茶道

僧人飲茶歷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於叢林修持,由"茶之德"生髮出禪宗茶道。僧人種茶、制茶、飲茶並研製名茶,為中國茶葉生產的發展、茶學的發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勞。日本茶道基本上歸屬禪宗茶道,源於中國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和尚飲茶的歷史由來已久,《晉書·藝術傳》記載: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松、桂、蜜之氣,所飲茶蘇而已。

明代樂純著《雪庵清史》並列居士"清課"有"焚香、煮茗、習靜、尋僧、奉佛、參禪、說法、作佛事、翻經、懺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於"奉佛"、"參禪"之前, 這足以證明"茶佛一味"的說法是千真萬確。

中國四大茶道流派介紹


世俗茶道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進入世俗社會,行於官場,染幾分官氣;行於江湖,染幾分江湖氣;行於商場,染幾分銅臭;行於清湯,雜幾分脂粉氣;行於社區,染幾分市儈氣;行於家庭,染幾分小家子氣。熏得幾分人間煙火,焉能不帶煙火氣。這便是生髮於"茶之味"以"享樂人生"為宗旨的。"世俗茶道",其中大眾化的部分發展前景看好。

清代查為仁《蓮坡詩話》中有一首詩:書畫琴棋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它,而今七事都更變,柴米油鹽醬醋茶。

茶已是俗物,日行之必需。客來煎茶,聯絡感情;家人共飲,同享天倫之樂。茶中有溫馨。茶道進入家庭貴在隨意隨心,茶不必精,量家之有;水不必貴,以法為上;器不必妙,宜茶為佳。富貴之家,茶事務求精妙,可誇示富貴、誇示高雅,不足為怪;小康之家不敢攀比,法乎其中;平民家庭縱粗茶陶缶,只要烹飲得法,亦可得茶趣。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髮布,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 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交流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茶源地理 的精彩文章:

陳皮普洱茶沖泡示意組圖,收藏吧
老年人喝茶,這幾點必須多多注意

TAG:中國茶源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