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方外科黑歷史:理髮師壟斷放血療法,醫生只能解剖動物屍體

西方外科黑歷史:理髮師壟斷放血療法,醫生只能解剖動物屍體

1799年一個雨雪交加的傍晚,年逾花甲的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巡視完自己的莊園,汗如雨下的他沒換衣服就坐下用餐。次日清晨,他的喉嚨便痛了起來,第三天他體溫升高、喉嚨疼痛加劇。

病情越來越糟,華盛頓便照例讓管家為他放血,但情況並無好轉。隨後,華盛頓的私人醫生克雷格和布朗相繼趕來,診斷結果是扁桃體周圍膿腫,又連續為華盛頓放血兩次。五個小時後,迪克醫生受邀前來會診,提出了開創性的氣管切開術,為華盛頓維持氧氣供給。但因為缺乏例證,醫生們最終再次選擇了謹慎的放血療法,在失血多達2.5升後,華盛頓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荒唐的放血療法絕不是西方短暫的錯誤,它的歷史足以追溯到中世紀,其理論基礎是古希臘醫生所提出的「四體液學說」。在中世紀前後的歐洲,醫學一直是神學的附屬物,唯一的外科技巧—放血療法自然也由教堂的神職人員操刀。但是神之子民吃著公糧為貴人們放血,總歸是降低了身份。1163年,教皇亞歷山大三世頒布禁令,神職人員一律禁止從事放血工作。放血工作從此成為一門民間手藝,而其職責竟然落到了理髮師的身上。

除了為人放血減壓之外,理髮師還有別的特長,其中最為玄奧的叫「取出愚笨之石」:理髮師頭戴尖帽,切開病人的頭皮,然後「掏出」事先握在手裡的石子丟入河中;最後預祝病人越來越聰明。在理髮師的引領下,外科一路走偏,可正統的專業醫生卻沒人敢「伸張正義」。

中世紀之前,義大利盛行一條嚴律:從事外科治療的醫生,如果導致患者死亡,將由患者的家屬處置。於是真要做手術,要不就簽個免責契約,要不就陪葬。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外科非但沒有發揚光大,還在醫學領域低人一等。直至解剖學大放異彩,才真正將外科從理髮師的手藝中剝離而出。

14世紀以前,大部分解剖學書籍和簡筆畫沒有什麼區別,更糟糕的是,有些解剖圖畫展示的都是狗或牛的構造。因為在教廷的認知中,上帝依照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人類,因此人類不得解剖自己,妄圖靠近上帝。但近代解剖學的創始人安德雷亞斯·維薩里打破了這一切。

維薩里在博洛尼亞大學教學時,一位法官對他的工作感興趣,便批准了他解剖罪犯的屍體。維薩里夜以繼日的研究成果最終匯成了《人體的構造》這部時代巨著,改變了當時醫生的想法,屍體解剖成為尋找病因的一大途徑。更為有趣的是,教廷也對此表示大力支持,甚至在各方的認可下,催生了一種比斗獸場觀戰更為吸引人的表演—公開解剖。

但這依然無法消除人們對於外科手術的輕視,因為手術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疼痛依然是不可逾越的天塹。直到1846年,牙醫威廉·莫頓首次在外科手術中使用乙醚麻醉,並成功完成了手術。這引發外科醫生中的一股麻醉狂潮,更多禁忌手術被擺上了檯面。

不過麻醉只是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死亡率變化卻不大。在醫生都不知道細菌為何物的時代,術後感染成了所有手術最大的危險。幸運的是「李斯特消毒法」被提出,醫生們逐漸養成術前術後洗手的習慣。環境消毒、工具消毒逐漸被重視起來,無菌術與麻醉開創了外科手術的新局面。

外科手術隨著各項技術的誕生,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專業化、最小創傷、程序化的理念被逐步提出,規範的手術流程使外科學成為醫學的又一頂樑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遭誅滅九族的千金公主,連嫁四個丈夫,33歲背負通姦罪被利劍刺死
一生簡樸為國為民,致農民起義達35次之多,被老百姓痛罵為豬狗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