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皇子都可以直接封親王,清朝卻不是這樣的?
原標題:為什麼明朝皇子都可以直接封親王,清朝卻不是這樣的?
明朝自開國皇帝朱元璋洪武三年第一次封皇子為王起,凡出生後的皇子基本上都是王(留一個封太子,或也封王做儲君,如明穆宗朱載垕繼位前只是裕王),給大量的封地和食戶。就連夭折的皇子,也經常被追封為王。如著名的一月天子明光宗朱常洛,生子七人,其中五人幼殤,皆被追封王。但也有特例,這個明光宗,自己是父親強姦宮女所生,遭父親神宗冷落,於是對自己和婢妾所生的皇五子朱由檢看不起,並未封王。待到天啟帝繼位第二年,才封皇五弟為信王。信王幸運,天啟帝七年而崩,沒有子嗣,於是兄終弟及成為了崇禎帝,做了十七年天子。
封皇子為王,並非朱元璋的首創。漢高祖起,就分封諸子為王,給封地,讓他們成為封地上的小皇帝。到了明朝,歷代皇帝封子為王,如果在位時有了皇孫也常封王。這種王皆為親王,他們的兒子一個做世子承繼親王,世襲罔替,其他又被分封為郡王,子子孫孫都是皇親,長享富貴。至明末,有10萬以上的男性皇族成員。雖然許多下層皇族成員陷入窮困,但中上層皇族尤其是近代皇帝封的親王生活優裕。他們是地方經濟、國家財政的巨大負擔。黃仁宇《明朝的財政》記載,僅河南一省就有八大親王和大量的中小貴族,他們消耗了從該省北部43個縣徵收的80萬擔糧食中的30萬擔,等於該省只得到了全部田租收入的60%。
這樣一個巨型臃腫的皇族供養體系,是導致明末地方農民揭竿起義的重要原因。這應該給當時做過明朝都督的努爾哈赤敲了警鐘。
努爾哈赤是官宦子弟,但因祖父和父親被殺而受過不少苦,但他在遼東統一女真、建國改元的進程中,對諸子的分封,基本上是按軍功大小、嫡庶有別進行分封的。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喇登基為汗時,他已有了15個兒子,但只設了四個貝勒,即大貝勒代善、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是他的兒子。二貝勒阿敏是他的侄兒。到了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又將大妃阿巴亥所生三子封為貝勒,其中阿濟格還是有兩次戰役的軍功在身。
皇太極繼位後,開始創立封爵制度。對於皇子,按宗室爵位分封。宗室爵位分為十二等,每等若干級。十二等大致可分為超品、品級: 超品: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將軍。貝子是當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但也有例外,有個別皇子只封得鎮國將軍,或者不封。他們不再有封地和食戶,而是按不同等級的俸銀、祿米支付。如和碩親王,歲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多羅郡王,歲俸銀5千兩、祿米5千斛。皇太極在位時,諸皇子僅皇長子豪格因軍功受封和碩肅親王,其他皆只是皇子,沒有爵位。他可以封有功的皇兄弟、堂兄弟甚至親侄堂侄為王、為貝勒,卻對諸子是吝嗇的。
皇太極
皇太極的這種做法,直接影響了後繼之君。順治帝在位時,僅追封了幼殤的皇四子為榮親王,其他七子皆不給封爵。康熙皇帝繼位前,身份是皇子,他是大清皇帝中生育兒女最多者,但他分封諸子,除了皇二子因嫡出而被直接封為太子,其他諸子封爵一律按功勞大小來,被封親王者寥寥可數,而且沒有被直接封為親王的。
雍正帝胤禛於康熙四十八年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前,是貝勒(歲俸銀2500兩,祿米2500斛),為康熙三十一年所封。他被封為貝勒和親王,完全是因政治表現和理政才幹爭取來的,而不是因為他是皇四子。
像大家都知道的康熙帝十四子胤禎(胤禵),於康熙五十七年十月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策妄阿喇布坦,稱大將軍王,並以天子親征的規格出征,「用正黃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樣」,但實際上他的封爵只是宗室爵位中的第四等貝子(歲俸銀1300兩,祿米1300斛)。康熙帝去世後,胤禵被召回京師,隨即軟禁於景陵讀書,後因皇太后去世,被授於郡王虛銜,但後來又被革去王爵,降為固山貝子。
清朝的皇子並不是天生的王,這是最有別於明朝皇家的特質和進步。綜觀清代皇家王公貴族興衰史,宗親並沒成為國家財政真正的負擔。他們可以有自己的莊園,但他們不能像明朝皇子那要有自己成建制的護衛軍。他們要想出京,還得向皇帝報批。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指使十三阿哥胤祥除掉鄭春華想達到什麼目的?
※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為何遭到乾隆皇帝討厭厭惡?
TAG:容嬤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