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青不動二青搖,三青落在盧溝橋!

大青不動二青搖,三青落在盧溝橋!

原標題:大青不動二青搖,三青落在盧溝橋!


中國歷史上有兩位軍師非常有名兒,一位是諸葛亮,另一位就是劉伯溫。後世對這二位十分尊崇,以至於將他們神化,留下許多帶有神話色彩的民間故事。諸葛亮是漢朝人,距今已經過去一千多年了;劉伯溫是明朝人,離現在比較近,加上明朝後來(永樂之後)的都城在北京,所以關於劉伯溫與北京的故事非常多,像什麼高亮趕水、北新橋海眼、崇文門掛鐘等等等等,就連著名的盧溝橋,與劉伯溫之間都有故事。老北京流傳的一句諺語:大青不動二青搖、三青落在盧溝橋,便與劉大軍師有關。


話說劉伯溫奉了明成祖朱棣的旨意修建北京城,他先是施展法力降服了苦海幽州的龍王,然後才開始籌建北京城。可是劉伯溫十分擔心,怕龍王不服,出來搗亂,那樣兒的話不但會驚駕,還可能導致京城的百姓跟著遭殃。於是劉伯溫開始想鎮住龍王的辦法。他打聽來打聽去,聽說在京西南有座上方山,山上有三塊青石修鍊多年已然得道。劉伯溫想:如果把這三塊青石「請」來,砌在城門或者城牆上,一定能鎮住龍王。



上方山位於如今的北京房山區,現在是旅遊景點兒,據說當年這裡確有三塊青石,它們分別修鍊了一萬五千年、一萬年、和五千年,都能幻化人形而且都有一定的法力,而且三人還拜了把兄弟,按照道行的深淺,稱為大青、二青和三青。哥兒仨聽說劉伯溫要來請他們去修城,心裡很不樂意,大青說:「我可不去,我修鍊這麼多年,就劉伯溫那點兒法力?他可奈何不了我!」二青說:「我也不去,在山裡多自在呀?」三青說:「我也不想去,可誰知道劉伯溫會不會有什麼厲害手段呢?」


劉伯溫也想到三人肯定不願意來,於是他準備了兩套方案:先禮後兵。他命人準備了不少禮物,同時也請來了不少天兵天將幫忙,讓他們先藏在自己的袖子里。第一套方案是帶著禮物懇請三塊神石下山相助;如果他們不願意來就使用第二套方案:召集天兵天將嚇唬嚇唬他們,逼他們下山。都準備好了,劉伯溫就帶著隨從來到上方山,只見三個大漢,身穿青衣在山坡上打坐。眾人把禮物獻上,劉伯溫好話說盡,三位是一言不發,一抹臉兒變回本身。



可把劉伯溫氣壞了,只見他掐訣念咒,召出天兵天將把三塊神石團團圍住。再看大青,依然一動不動,跟沒事兒一樣;二青一見這麼多天兵,心裡多少有點兒沒底,扭頭兒看了大哥一眼,這身子一動,青石也就跟著搖了一搖;三青法力最弱,膽子也最小,生怕惹惱了天兵,大家動起手來,自己恐怕要吃虧。又見二哥這麼一動,以為他同意了,只好變化人形,跟著劉伯溫下了山。當大家走到盧溝河(即永定河)渡口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上午。突然前行的隨從來報,說咱們昨天來的時候是坐船過來的,可現在河上突然多了一座橋。



原來呀,盧溝河裡也有龍王,而且跟苦海幽州的龍王是好朋友。他為了替朋友出氣,一夜之間在渡口處修了個「蠍子城」,準備要把三青蜇在盧溝河,不讓他去北京。這蠍子尾巴就是盧溝橋,盧溝橋東面的「肥城」是蠍子身子,肥城東門外的兩口井,是蠍子的眼睛,再東邊一點兒有兩座小土山,是蠍子的兩個大鉗子。劉伯溫心裡也納悶,催馬上前一看,一眼看出了蠍子城,這對三青進京可是相當不利。但是沒法子,進京只有這一條路,硬著頭皮也得走啊!


當走到橋頭的時候,三青已經感覺到危險,遲疑著不敢靠前兒。劉伯溫只好回頭催促:「三青,快走啊,過了橋就進北京了,快受皇封了!」三青只好壯著膽子往前走,眼看來到對岸,大家正慶幸沒事兒呢,突然蠍子尾巴一甩,一下蜇到了三青身上,再也動不了了。劉伯溫的心一下兒就涼了,可轉念一想:也好,就讓三青待在盧溝橋頭吧,鎮住盧溝河,省得北京城鬧水患。



想到這兒長嘆一聲:看來這是天意呀!修北京城、鎮住龍王的事兒只好另想辦法了。回去之後,劉伯溫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了主意:龍王最怕哪吒,為北京修建一座八臂哪吒城,永久的鎮住龍王。雖然三塊青石沒有到北京助劉軍師修城,但是這件事可傳開了,於是留下這麼句話:大青不動、二青搖、三青落在盧溝橋。


當然了,這是老北京眾多的傳說故事之一,北京城的修建和劉伯溫沒什麼關係。因為明成祖朱棣是1402年登的基,永樂十四年,也就是1416年才開始修建北京城,而劉伯溫在1375年就去世了。說那時才有的盧溝橋就更不可能了,因為盧溝橋是金代所建,明昌三年,即1192年就完工了,那時劉伯溫還沒出生呢!但是修建北京城從房山採石頭倒是真的,我們都知道,房山出好石材,現在房山大石窩還有個很大的石材市場。明初修北京的時候,也的確沒少從房山開採石料,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引出上方山三塊神石的傳說。


註:插圖及封面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北京四九城 的精彩文章:

老北京傳說——泥鍋造飯斗量柴

TAG:老北京四九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