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四乘修法不同 定位清楚就好

四乘修法不同 定位清楚就好

我們知道,分母極小,分子極大,這還是極大,不是無限。但只要分母趨向於0,這個數就是無限了。印度人衡量空間的基本單位用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世界抹為塵,悉能分別知其數,這就是它的語言模式。

如是之人乃能見,此諸菩薩所行道。始求佛道一念的人所行的菩薩行菩薩道。分四個層次:

一、出離道,了生死,出三界。

二、菩提道,覺悟的人性當中覺醒過來的這條路,自己一個人走的。

三、菩薩道,不是自己覺醒在人生的大道上就好了,要怎麼樣子帶領大眾走上菩提道。除了菩提道以外,還有眷屬世間與器世間要做。但是這個菩薩道在做法,通常是一對一的。

四、普賢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佛乘修普賢道。在頓教中,開始要轉化成圓教的時候,華嚴一乘不共別圓這個時候所修的叫普賢道。

通常我們在講修出離道的部分,就是聲聞緣覺乘,屬於二乘。大乘始教,修菩提道。大乘終教、頓教,修菩薩道、菩薩乘。

按四乘又可分三個層次:一、聲聞修苦集滅道,緣覺修十二因緣法。二、大乘修六度萬行,從菩提道到菩薩道。三、一佛乘修普賢行願。

把四法界帶進去,也是一樣。一、聲聞、緣覺,修理法界。二、大乘菩薩道,修理事無礙法界。三、一佛乘法身大士,修事事無礙法界。

這個不深,要進入那個領域裡,四乘都對,只是修法不同。如初學修禪的,修禪為主,然後密法要來修一下,就好。如認為修密更好,禪就放下。因為禪凈律密,不可能通通修,但是要選定一個。

我們更希望大小乘通通要修。不要大頭病,我修一佛乘的,為什麼要修苦集滅道。一樣要去修,這些通通要有,然後自己定位在一佛乘上。

乖乖地從數息來,把心安住在風門,久了久了,才有可能一念不起,那個時候,大乘法一帶,經通宗通,統統通,才有可能。還沒開始,就要觀心,只要一念不起,頓成佛道。弄到最後,就是沒有一念,只是萬念而已,沒有用。

所以我們通通要學過,十二因緣法,一定要去找為什麼,為什麼無明會生,會取,會六入,會六識等等。為什麼,要把這個理路弄清楚,不一定泡在裡面,總要弄一遍。

我們一定各方面,通通要去深入。各宗各派,各種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但自己要定位,我是修學什麼,那不要緊。

裡面有兩個,菩薩行與菩薩道,這兩個是有區別的。菩薩行,是菩薩所行。

菩薩道是個規則,一條路。我要帶領大家通通都上菩提道,那個帶領的方法。譬如說,有人不蓋廟,他在行菩薩道;有人在蓋廟,他也在行菩薩道。兩個有什麼不同?他們願力不同,他們示現的相不同,做法不同,沒有對不對。

從這種定義來講,菩薩行,菩薩是比菩薩道大得多,因為在這麼樣原則之下,他有開的地方,行,他要做的,譬如他要慈悲,他要怎麼慈悲;他要智慧,他要怎麼智慧?慈悲是菩薩行,智慧也是菩薩行,但是有他一慣的作法。

菩薩行與菩薩道的定義,我們通常不具象定義,不具象名詞,但是大概可以感受到,菩薩道是他外顯的相,菩薩行通常是密行!(海雲師講演華嚴,圓明心要筆記Ⅱ56-2)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子吼 的精彩文章:

獨具慧眼才看得到真理
生活中多看因緣變化 不斷成長超越

TAG:師子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