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部隊炸山時,意外發現一座失載古墓,還鄭成功300年清白!

部隊炸山時,意外發現一座失載古墓,還鄭成功300年清白!

導讀:

1959年,金門構工部隊在舊金城東炸山採石的過程中,意外的發現了一座失載的明朝古墓。聞訊而來的考古專家立刻對該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經過勘測發現,這座墓葬的主人,竟然是《明史》記載中,被鄭成功沉海的魯王朱以海,消息傳出後,立刻在中外史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根據墓中出土的《皇明監國魯王壙志》,朱以海的生平終於完整地呈現在世人眼前。從個人人生的角度看,朱以海一生顛沛流離,命運多舛。從1642年(崇禎15年)清兵入關開始,到1651年的舟山之戰結束,朱以海的四任王妃均自殺殉國,六位皇子也無一倖免,另有貴嬪張氏、義陽王妃杜氏、宮嬪周氏、太監劉朝等數十人從死。

在慘烈的舟山保衛戰中,陳貞妃與貴嬪張氏、義陽王妃杜氏等人,在城陷之時整理好衣冠,向北拜謝後,從容投井殉國。親眼目睹的太監也為陳妃的大義所感染,感嘆曰:「真國母也!豈可使其遺骸,為亂兵所窺!「於是抬巨石掩井,然後自刎於井側。朱以海幾個兒子也全部死於此役。

根據墓誌記載,舟山之戰後,朱以海流落到了金門,並受到了鄭成功的友好對待。過了幾年以後,朱以海因為哮喘而去世,鄭成功則是將其厚葬。

子孫如此,也難怪明成祖朱棣可以豪情滿懷地說:」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然而,在清人所著《明史》記載,朱以海卻是因與鄭成功成功不和被殺,拋屍海中。很明顯,這段記載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鄭成功也因此背鍋300年。那麼問題來了,前後修撰長達近百年的《明史》,為什麼要對這段歷史加以篡改呢?

實際上,撰寫《明史》歷時近百年,可謂基本保存了明朝的史實,但是在康乾雍諸帝的旨意下,幾經嚴格的增刪、政審、篡改,並在《明史》定稿成書後,焚毀了大量明代的原始史料。

而《明史》中對於這段歷史的記載,也是在這個大前提下的故意為之,其目的是給後人留下明朝不得人心的印象,並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扭曲和醜化了明朝的真實形象,而且因為大量的史料被銷毀,所以,清人對於明朝的妖魔化處理就失去了反駁的第一手證據。

只是沒有想到,幾百年後無意中炸出來的一座古墓,卻還了朱以海一個清白。"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也成了後人對於明朝的廣泛評價。各位親愛的讀者,你們是怎麼看待清朝的這一行為,又是怎麼評價明朝的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郝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妃子好吃好喝,卻個個都是病怏怏,真實原因令人意想不到!
古代太監鮮為人知的三個來源:第一性價比高,第三有人爭先恐後

TAG:小郝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