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地見證了蘇軾一生最艱難的日子,也誕生了他一生最美的詩篇

此地見證了蘇軾一生最艱難的日子,也誕生了他一生最美的詩篇

有一則笑話說,一語文老師問學生:「為什麼人們又稱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蘇軾為蘇東坡?」學生答道:「因為他燒的東坡肘子味道鮮美,中外馳名。」笑話歸笑話,蘇軾號東坡居士當然不是因為他燒的東坡肉,但東坡居士這一稱呼的由來,的確和吃有關。

話說蘇軾年輕時就才華熠熠,名滿天下,深得皇帝的賞識。但他「性不忍事,心裡有話,如食中有蠅,非吐不可」。這樣的性格讓他的命運急轉而下。蘇軾被他的對手說成是寫作詩詞諷刺新法,譏訕朝政。他被捕入獄,在獄中待了103天,差點被殺頭,這就是「烏台詩案」。

蘇軾從獄中被釋放之後被貶謫到了黃州,成為了黃州團練副使,也就是相當於現在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之職。雖然有職,但實際上就一閑人而已。

這一職務所得的俸祿,少得可憐。而他之前任職時也沒留下多少積蓄。再加上他的家眷也來到黃州和他相聚,一家團圓的興奮過後,擺在他們面前的最大問題是:拿什麼糊口?

按照黃州當時的物價水平,一斗米大約二十文錢,一匹絹大約一千二百文錢,再加上各種雜七雜八的花銷,一個月下來最少也得四千多文錢。對於蘇軾來說,這無疑是一筆巨款。

怎麼辦呢?為了把日子過下去,蘇軾決定實行計劃經濟:月初,他拿出四千五百錢分作三十份,一份份懸掛在房樑上。每天早晨,他用叉子挑一份下來,然後將叉子藏起來。即便一百五十錢不夠用,也絕不再取。

但即使維持著這種最低標準的生活,蘇軾帶到黃州的錢款,大概也只能支撐一年。一年以後怎麼辦呢?家人憂心忡忡,只有蘇軾十分淡定。他想等錢用光了再作籌劃,無須提前發愁,更不需要提前預支煩惱。

等到第二年,家中的銀子即將用盡的時候,生計的問題真的有了解決的辦法——他們發現了一塊荒蕪的坡地。

他的朋友馬夢得幫他向官府請領了這塊地。蘇軾對這片荒棄的土地一見傾心,從此就像魯冰遜一樣開始了荒野求生。在這片荒地上,蘇軾辛勤地耕耘著,他頭戴竹笠,揮汗如雨。這片土地成了他們一家基本生活的保障。

蘇軾在給他的朋友的信中寫道:「我現在在東坡種稻,雖然勞苦,卻也有快樂。我有屋五間,果樹和蔬菜十餘畦,桑樹一百餘棵,我耕田妻養蠶,靠自己的勞動過日子。」

正是這片荒地幫助蘇軾一家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因為這片地在城東,讓蘇軾想起白居易當年被貶到忠州任刺史時,也居住在城東,寫了《東坡種花二首》,還寫了一首《步東坡》,所以蘇軾乾脆把這塊地,稱為「東坡」,而他從此也就自稱「東坡居士」了。

在黃州期間,蘇軾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眾多名篇佳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黃進士 的精彩文章:

此人為《潛伏》中余則成的真正原型,被譽為一人能抵一個省
二戰時期四大轟炸,最慘的是東京,最讓人敬佩的卻是這個中國城市

TAG:齊黃進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