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軍恥辱時刻,二戰時期的三次大繳械

美軍恥辱時刻,二戰時期的三次大繳械

原標題:美軍恥辱時刻,二戰時期的三次大繳械


二戰中論實力美國可以說是首屈一指,太平洋戰場上打日軍,歐洲戰場戰德軍,為二戰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不過好馬也有失蹄的時候,我們今天就來聊聊美軍二戰時期的三次大繳械。


當然這裡不存在貶低美軍,也沒有歌頌法西斯,我們只是尊重歷史,就史論事。

巴丹半島的淪陷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害怕夜長夢多的日軍即刻向東南亞英美殖民地發動突襲,22日,由陸軍中將本間雅晴率領第14軍向仁牙因灣、拉蒙灣(菲律賓呂宋島東西側的海灣)發動進攻。美國地面部隊以及殘餘的海軍、空軍力量在象徵性的抵抗後,不得不放棄灘頭陣地。美軍總指揮麥克阿瑟對日軍的來勢兇猛也是始料未及,他立即通知前線執行橙色-3計劃,即全軍退守巴丹島,已防禦為主等待美國海軍的增援。可當時一方面珍珠港幾乎全軍覆沒,另一方面羅斯福將資源集中用來對付希特勒了。因為巴丹島上的美軍得不到補給和增援,他們所能依靠的就是島上現有資源。



可畢竟當時的二戰初期的日軍鬥志高昂,裝備優於島內美軍,而且他們切斷了外界的一切補給,美軍水喝不上,飯沒的吃。毫無指望的美菲聯軍的指揮官愛德華·金在與日軍談判後,7萬人繳槍投降,這其中還包括數十名高級將領。這就是美國和菲律賓在軍事歷史上一次最大的投降事件。

凱塞林山口慘敗

這是二戰美、德雙方第一次針鋒相對,號稱"沙漠之狐"的隆美爾給美國人上了一堂終生難忘的課。1943年隆美爾率領的非洲軍團節節敗退,但作為希特勒麾下最為得意的"進攻型"將領,他不甘以這樣的形式來結束自己的非洲之旅。凱瑟琳山口戰役就是隆美爾為緩解疲憊不堪的德國非洲軍壓力,而發動一場戰役。不過美軍方面毫無遠見的指揮、部隊的不協調性,再加上遇到隆美爾這個老狐狸,僅僅一個星期的時間,美軍就被打的毫無招架之力,6300名美軍士兵死亡,4000多人被俘,數百輛坦克、裝甲車被摧毀,美軍一敗塗地。


阿登戰役的悲劇

這是德國和盟軍在比利時瓦隆的阿登地區發動的一次戰役,德國集團軍稱此戰為"守望萊茵河作戰"。1944年,已是強弩之末的德國,全線潰敗。不甘心的希特勒不願坐以待斃,集合20個師的兵力在阿登山區與盟軍放手一搏,企圖擊退盟軍,尋求喘息的機會。


根據希特勒的指示,德軍制定"獅鷲"計劃:秘密派遣間諜潛入盟軍後方執行破壞、擾亂任務。一時間,美軍後方草木皆兵,人心惶惶。在獅鷲行動初見成效後,1944年12月16日清晨,由德國西線總司令倫德施泰特指揮,突襲阿登山區的僅部署4個師的美軍。次日,美軍第106師、28師陣地被攻陷,兩個團8000餘人無奈的放下武器,灰頭土臉的走進了德軍的營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老照片:中日戰爭中最慘烈的淞滬會戰
大清李鴻章,名符其實的科技工作者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