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時尚大片的時代畫外音

時尚大片的時代畫外音

最新一期中國版 T 雜誌封面出街,劉雯半裸上身出鏡。

攝影: 梅遠貴

這是2018 年九月刊大戰中,中文時尚雜誌堆里難得的大片佳作。

開放的意識流表現和多層次畫面鋪呈,就如一幕靜態的時裝戲:冷酷工業主義道具和場景,上半身或被動或主動裸露,右手護胸,左手鏗鏘有力,混雜了米兔、女權等多層意象,近乎白描手法表現女性主義在當下混亂時局的困境。至於困境是什麼,以及困境之後怎麼辦,每個人腦補的畫外音都是答案。

如果僅從商業角度看,劉雯以 Chanel 形象大使身份身穿該品牌服飾亮相,人物形象與品牌形象傳達的信息一脈相承,都是表現女性主義的時代面貌。

同樣身為 Chanel 形象大使,周迅身穿該品牌 2018 秋冬高定禮服亮相中國版 VOGUE 九月刊封面,卻是另一番景象。

攝影: Paolo Roversi

主編張宇在本期卷首語表示,畫面是為了表現一個與過往不一樣的周迅,但因缺乏時代背景鋪成,更像是一張找知名攝影大師量身定製的影樓寫真。

當然了,聯想到如今各種宮斗戲在中國熱播,周迅也是其中的參與者,而她在封面上的畫像的確有點穿越的味道,或許這也算一種時代背景的調和。

同樣是被 Chanel 承包封面,日本 ELLE 雜誌 10 月刊封面人物是木村拓哉的二女兒的木村光希(Koki)。

攝影: Ellen Von Unwerth

兩個月前,Koki 就登上了該雜誌的 7 月刊封面,當時是受寶格麗邀請出鏡,並且是首次拍攝時尚雜誌大片。

攝影: Kazumi Kurigami

這期雜誌出街後,她受邀前往巴黎觀看 6 月舉辦的 Chanel 高定時裝秀,於是她又機會時隔兩個月之後再次登上同一本雜誌封面。

15 歲的木村光希如此受品牌歡迎,其父親木村拓哉的高人氣和廣大群眾基礎功不可沒,也能看到邀請她合作的品牌們力求打開年輕市場的長遠布局。

前文提到的雜誌,雖然定位各有不同,但是封面大片觀感卻各有千秋。和電影、音樂一樣,時尚大片也屬於文藝創作,不管創作題材如何變,表達方式如何不同,那些或敘說或映射當下的作品,一般都會在口碑上更勝一籌。

眾所周知,只要是時尚雜誌,封面人物和報道話題都會是當下時代的焦點,時尚大片也會是時代風貌的體現,但是叫出來的作業成果卻有高低。

稍微用點心的大片,就會讓人心喜。

比如重新亮相的中國版 Marie Claire 九月刊封面大片,表現出時尚雜誌本該有的氣質,姿態就非常正確。

攝影: 馮海

當然了,優秀的文藝作品,不僅要能表現時代風貌,還能從時代氣氛中向前走幾步,或者傳達出時代的畫外音。

《青年視覺》雜誌 2003 年初的一期封面大片,就是一個極好的典型。大片由陳漫創作,模特劉丹扮演宇航員,表現中國人的航天夢。

攝影: 陳漫

那年 10 月,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把楊利偉送上了天,圓了中國人的航天夢。這張大片後來被很多外國人拿來解讀 21 世紀中國的飛速發展,也成為陳漫蜚聲海外的代表作。

中國版 VOGUE 2005 年 9 月創刊封面大片,以中外模特為主視覺,上海城市景觀為背景,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嶄新的中國風貌。

攝影: Patrick Demarchelier

縱觀全球,時尚大片佳作就更多了,尤其那些被拿來反覆翻拍的經典。

比如美國版 Esquire 雜誌 1965 年的剃鬚封面,通過女性剃鬚探討「美國女性的男性氣質」,後來被無數次翻拍。

左右滑動

再比如美國版《時尚芭莎》在 1965 年致敬地球首位女宇航員的封面,表現了當時的波普藝術、太空探索、時尚解放運動、青年流行文化等多種社會思潮,後來同樣被無數次翻拍。

左右滑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潮 的精彩文章:

等待安娜離開的日子

TAG:空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