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殺功臣最知名的二位皇帝,一位虛有其名,一位登峰造極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這是《水滸傳》中的一句頗讓人傷感的話,道盡了歷史上那些帝王們,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殘酷現實。若論起屠殺功臣最知名的兩位皇帝,那漢高祖劉邦與明太祖朱元璋這兩位草根出身的皇帝也就當仁不讓了。這大概是出身愈低,其對權力就愈加貪戀,就愈怕失去到手的皇位,以致變得神經質,而將其認為能夠威脅到自身皇位安全的功臣們都除去。
然而,對比劉邦與朱元璋這兩位屠殺功臣最知名的皇帝,又可以發現此二人並不相同。劉邦屠殺功臣,可以說是「虛有其名」,從嚴格意義上講,劉邦並不屠殺功臣。我們通常認為劉邦屠殺功臣,乃是其殺死了韓信、彭越等這些當世名將,尤其韓信臨死前說了一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通常上來說,皇帝屠殺功臣會引起其他功臣們的恐慌。但是,韓信、彭越之誅,既沒有引起蕭何、張良、陳平等文臣們的恐慌;卻也沒有引起曹參、樊噲、灌嬰等武將們的恐慌。在這些功臣中,沒有一人覺得自己會是下一個韓信或彭越,事實上後來他們的確也都沒有。賈誼在其《治安策》中寫道:..令信、越之倫列為徹侯而居,雖至今存可也。
賈誼的這句話固然在理,但卻不公道。其時的韓信、彭越等人顯然不是封侯就能滿足的,你拿部門主管的待遇是招聘不到CEO的。劉邦在與項羽分界後,即約韓信、彭越等諸侯聯軍共擊項羽,結果諸侯軍不至。最終許諾,平定項羽後,給韓信、彭越等益封土地,韓信、彭越等才出兵助劉邦共擊項羽。
雖然韓信的齊王(後徙封為楚王)、彭越的梁王等為劉邦所封,但這本身跟劉邦的漢王是項羽所封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劉邦與韓信、彭越等人的關係,已經並不是君臣關係,而是國君與國君之間的關係。劉邦除掉韓信、彭越等人,雖說在道義上有些過河拆橋、忘恩負義,但本質上跟消滅項羽是一樣的。嚴格意義上講,韓信、彭越等人並非劉邦的臣子(有君臣之分,已無君臣之實),又何來屠殺功臣之說?
而明太祖朱元璋,屠殺功臣可以說是登峰造極,民間即有「朱元璋火燒功臣樓」的傳說。「火燒功臣樓」的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也很合朱元璋那種毒辣的性格。在中國的所有皇帝中,朱元璋對大臣們的駕馭與控制是巔峰。在朱元璋的早期起兵時候,就收養了大量的義子,史載有二三十人,朱元璋的義子們,通常是按朱文正的字輩取名,比較著名的有朱文剛、朱文遜、朱文輝、朱文英(即沐英)等。
就連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與侄子(朱文正)也是朱元璋的義子,朱元璋就派他的這些義子們去到各軍中做監軍或領軍。而且在出征期間,軍官的家屬要全部留在京師。後來,朱元璋生了許多皇子,不太需要這麼多的義子,才讓他的那些義子紛紛復了本姓。在朱元璋的皇子們成年後,又讓這些皇子們習兵事,參與軍務,並有節制諸將的權力。
朱元璋從始至終,對功臣們都放心不下,這也是其後來對功臣們大開殺戒的原因所在。朱元璋曾借胡惟庸案與藍玉案等而幾乎將明初的功臣宿將洗劫一空,曾經授予他們的免死金牌也都統統成了失效品。後來,朱元璋嫌替他們捏造罪名都麻煩,乾脆以直接粗暴的手段將馮勝、傅友德等人直接賜死。遇上朱元璋,再會陰忍、再會明哲保身也是白搭,即便是司馬懿遇上朱元璋也難逃一死。
其實到了朱元璋在位的後期,功臣們已經對大明江山不構成威脅,朱元璋是有其他手段來讓這些功臣安享晚年的。但是,皇權的神經過於脆弱,再加上朱元璋本身比較寡恩毒辣,才導致其對功臣們大開殺戒。然而,明朝對功臣們的後代還是頗為照顧的,許多功臣的爵位都一直傳到明朝滅王為止。
※水滸傳,遼國戰死的第一將,三十回合戰敗金槍手徐寧
※蜀漢五虎上將,雖勇悍無比,卻都難堪統帥之任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