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楊家太極拳原來這麼多內容!絕不僅僅是一套架子!
目前,關於太極拳在實戰中能否應用,太極拳藝怎樣上身的問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實,這都是些老問題,楊澄甫先生早在1931年就較為詳細的闡明:「有人慾學拳,問我內功拳好,還是外功拳好?我說,自古武聖人所創之拳皆好,全在得傳與否耳。」「有人問,太極拳幾年學好?我說,同志練拳,不可以共論也,老師傳拳一樣傳法,個人性情不同,有一兩年學好的,有三五月學通的,也有學十年、二十年不明白的,好拳不在身之高低,也不在年歲之大小,全在個人聰明耳,我學拳十有五年,常常願求學兩位老師。」(見1931年文光印務館印楊澄甫《太極拳使用法》第141頁)。
楊澄甫先生還指出:「就太極拳而論,大多數是楊祿禪大師傳下來的,今竟分東西兩派,你說你的拳好,我說我的拳好,究竟那個好,初學人難分清的,知道各姿勢不同,有說長力的,有說長巧的,無論如何,太極拳理不能兩說,不得真傳,不知所以然也。」(見《太極拳使用法》第145頁)。看來,不得真傳就不知其所以然。
那麼,太極拳究竟怎樣學,學什麼,才算得到太極拳真傳呢?筆者認為,武術是力量的對抗、技巧的較量、速度的競爭、體質的比試、靈敏的競賽。這個真理是任何拳種所不可能逾越的,太極拳也不例外。你所學的拳藝能不能上身,實戰中能不能應用,關鍵所在就是你是否得到了上述力量、技巧、速度、體質、靈敏五大要素的真傳。
具體到楊式太極拳藝怎樣練到身上,怎樣才能到實戰中應用,筆者從太極拳理論、套路和探討練習太極拳成功者們的訣要三個方面談以下看法。以供同道參考。
首先,我們就理論方面探討何為太極拳真傳。有的太極拳愛好者只知道,太極拳就是「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而或視了「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無力我亦無力,我意仍在先。」(見李亦畲(1832—1892)著《五字訣》)。這就是造成拳藝不上身,實戰中不能應用的根本所在。
楊式太極拳一代宗師傅鍾文(1908—1994)先生說過:「『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不等於不用力。在太極拳中用意不用力,是不要用拙力,切不可片面理解。比如:這裡放了一桶水,重15公斤,你欲提起,如用10公斤的力,你是提不起來的。假如你光用意而不用力,那就更提不起來了。你用30公斤的力去提,那就是用的拙力、笨力,是不可取的,拳論中講『意到氣到,氣到力到』,而要恰到好處,就是這個道理,」
筆者認為,假如你練太極拳,只片面的停留在「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的理論思想指導下,那麼,你就等於在做體操、在跳舞,鍛煉身體可以,卻不能應用。能掌握「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無力我亦無力,我意仍在先。」就基本上較全面的掌握了太極拳。因為「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是技巧的較量。「彼有力我亦有力」是力量的對抗。「我力在先」是速度的競爭。「彼無力我亦無力,我意仍在先」是靈敏度反映的競賽。
總之,能得到以上技巧、力量、速度、靈敏度的傳授,再加上本身的體質,具有了這五大太極拳要素,就可以說你已得到了理論上的真傳。否則,出手無名,也不研究用法,只是手舞足蹈,光練一個拳架,就可以達到「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那麼,那些舞蹈家、體操運動員就都能成為武壇上的「楊無敵」了。
其次,我們從楊式太極拳套路中探討,怎樣練,練什麼才算得到太極拳真諦。楊式太極拳是由陳式太極拳演化而來。筆者數次到陳式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考察,查閱了《陳氏家乘》、《陳家溝拳譜》、《陳溝拳十三勢練法》、《太極拳兩儀堂本》、《太極拳文修堂本》、《三三六拳譜》等有關陳式太極拳的古拳譜,證實陳式太極拳原有太極拳五套、太極炮捶五套、短打一套、亦是短打一套、散手一套,共計十三個套路(其中《陳家溝拳譜》記載還有108式長拳、小四套共十五個套路)。但現在大部分套路基本失傳,能打兩套拳架,一套炮捶者寥寥無幾;能打一套拳架,一套炮捶者較多,故現在俗稱一路拳架,二路炮捶。楊祿禪(1799——1872)三下陳家溝,學習太極拳十八春秋的事實有口皆碑,但知其由陳式太極拳演化為楊式太極拳大架、中架(四種拳架)、小架、提腿架(兩種拳架)、快架、四玉(隅)捶、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撩挎八卦掌、散手、一時短打(由陳氏亦是短打口訛而為)十幾個套路者不多,能全練下的就更是寥若晨星。
楊祿禪學得陳式太極拳真功,後應親戚武汝清(1804—1887、時任清刑部奉天司主事、四川司員外郎、花翎二品銜)的邀請,率次子楊班侯(1837—1892)、季子楊健侯(1839—1917)到北京教拳。楊班侯(時任清軍旗營武德騎尉銜、戴藍翎)因在北京打了洋人,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不敢再留用。為此,武藝絕倫23歲的楊班侯便回到故鄉,除收少量入室弟子之外,改行保鏢,所以楊班侯所傳人不多。他為實用,故所傳下來的拳架保持十多個套路的原樣,沒有簡化,人們稱之為楊式老架,亦有人稱為班侯拳架。
楊健侯一直隨父在京城以教拳為業。為適應教拳的需要,健侯不斷對其父楊祿禪所傳拳架進行修改簡化,直到逝世後,在其季子楊澄甫(1883—1936)手裡才正式定譜,人們稱其為楊式太極拳定型拳架,亦有人稱之謂八五式太極拳,楊澄甫所定型的系列拳架有八五式(八五式太極拳又分實腿轉體和虛腿轉體兩個套路)、三十七式太極拳、太極長拳、太極散手五個套路。
目前,人們稱楊班侯為代表的支派為楊式老架。楊健侯為代表的支派以楊澄甫所修訂的拳架為準,稱楊式定型架兩大流派。下面我對這兩大流派拳架怎樣學,學什麼才能應用簡述如下,以供讀者能全面了解楊式太極拳真諦。
楊式太極拳老架亦稱班侯拳架,其學習程序為:先學中架(其中包括兩個虛腿拳架、兩個實腿拳架)、再學提腿架(有兩種練法,亦可說為兩個拳架)、大架、快架、撩挎八卦掌、四玉(隅)捶、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散手、一時短打、最後學習小架。這些套路除練招式用法之外,它們在太極拳的五大要素中,中架為靈敏;提腿架、大架為體質;快架為速度;撩挎八卦掌、四玉(隅)捶、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為力量;小架為技巧;散手、一時短打是五大要素在實戰中的具體實現。
它們的具體練法如下:中架:姿勢高低與動作幅度適中,故稱中架。是初學太極拳的入門架子。該拳架分為陰手陰腿、陰手陽腿、陽手陽腿、陽手陰腿四個拳架。(現在在社會上流傳大都是楊澄甫先生簡化定型的陽手陽腿和陽手陰腿拳架,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虛腿拳架和實腿拳架)。在練習時,先求形似,後求神似。在手眼身步皆能合度的基礎上,做到圓活連貫,上下相隨。由松入柔,運柔成剛。漸至輕靈不浮,沉穩不僵。加之推手練習。在實戰中主要用於中盤。整個套路除比當今流傳的楊澄甫定型拳架多一個踐步栽捶、二起腳外,其它拳勢、順序基本接近。速度較慢,每遍約15分鐘。
提腿架:拳勢順序與中架相同,姿勢要求比中架低,步子大。在每個定勢運動時,要求不可忽高忽低,但在每一個姿勢完成後加一個提腿,故稱提腿架。提腿架有兩種練法,一個是側重實戰應用的,一個是練*提放術的。提腿的具體要求是,一條腿直立起來,另一條腿曲膝上提,提的越高越好,腳同時要有向前踢或蹬之意,在實戰中主要用於上盤。然後,這條直立的腿下蹲,另一腿伸出去做下一勢動作,比中架增加了八十多個提腿動作,使腿產生巨大的摧毀力,在技擊中一旦被腿擊中,對方不亡即傷,故太極拳有「傳上不傳下」之說,所以能得到其傳者甚少。此架著重練習的是太極活樁,以增強氣力,體用兼備。配合專門的呼吸鍛煉,就是太極提放術。尤以健身效果最佳。堅持鍛煉,可舒筋活血,順氣通絡,調節陰陽,祛病延年。因速度較慢,每遍約25分鐘左右。
大架:是在提腿架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功力的拳架。其特點與提腿架相近,但每勢完成後不提腿,而都要跟步,使兩條腿當一條腿用。步子和動作幅度比提腿架更大一些,故稱大架。在練習時,弓步坐腿,臀部均低於膝,進退都要求在一條腿下蹲的條件下,先將另一腿收回,再仆步伸出,這樣勢必增加了活動量,故此便於提高功力。由於不斷以仆步往來、旋轉,因而可以在方桌甚至高凳下往返穿越。其高難度,於此可見端倪。該拳架在實戰中主要用於下盤,每遍約6分鐘左右。
快架:動作名稱順序與中架相似,是在中架、提腿架、大架具有相當基礎之時,為增加武功而深入練習上盤、中盤、下盤綜合運用提高的拳架。此架一直秘不外傳,僅傳入門弟子。其特點是速度快、姿勢低、步子比中架要大。全套要在三分鐘內一氣呵成,故稱快架。因為低而快,姿勢與中架、提腿架、大架有明顯區別,它可以在實戰中用任何一勢封住對方上中下三盤的進攻。同時可以用任何一勢擊打對方上中下三盤。在演練速度上,除整體動作較快外,很多完成定勢的動作要帶發勁。據說,楊班侯在打四玉捶時,四捶聽起來是一個聲音,使人目不暇接。此架難度較大,長功較快,實用性強。即使中架、提腿架、大架功底較好,初學也難較快適應。必須先分段練*,隨著功力增長,漸至一氣呵成。撩挎八卦掌、四玉(隅)捶、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散手、一時短打六個拳架子是練掌、拳的爆發力,增強腰、腿的靈活性和提高對打實戰能力的。據楊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林金聲(1913—1988)先生說:「只要功夫到家,掌就是刀,拳就是捶,無堅不摧,分筋挫骨,無一不能。」
小架:是繼以以上拳架之後更高層次的拳架。其特點是姿勢高、速度慢、動作幅度小,故稱小架。整個套路可在方桌之上演練,故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說。其名稱順序雖然與中架接近,但從中增加了六十多個開合動作,每遍拳架約30分鐘練完。整個套路中兩手掌始終似抱球運動,不帶發勁,從表面看,似乎回到比中架更高更慢的狀態,然其內涵卻有質的飛躍。功力已就,技法嫻熟,由此進入練神還虛階段。亦即由抬功、勁功進入氣功階段,真正將陰陽、剛柔、虛實、動靜、蓄髮、體用合為一體,乃至無形無象,全身透空,肅靜自然之境,架子雖小,仍可鞏固加深原有功力,健身效果更屬上乘。故此,該架被歷代傳人視為珍寶,即是拜門弟子也要嚴格擇人而傳。
楊式太極拳定型系列拳架,其學習程序,楊澄甫在《太極拳之練習談》中指出:學習「太極拳之程序,先練拳架(屬於徒手),如太極拳,太極長拳;其次單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扌履、散手……。楊式太極拳定型拳架,是楊澄甫根據教學經驗和社會需要,使其在保留傳統技擊技法而又易學易練,將太極拳老架中難度較大的動作簡化而成,太極拳定型系列拳架有太極拳(其中包括一個虛腿拳架、一個實腿拳架和一個三十七勢拳架)、太極長拳、太極散手五個套路。
這些套路除練招式用法之外,它們在太極拳五大要素中,八五式太極拳為靈敏、三十七式太極拳慢架為技巧、三十七式快架為力量、太極長拳為速度、太極散手為體質和五大要素在實戰中的具體實現,它們的練法如下:八五式太極拳:分高中低三個架子,名稱順序都一樣,香港太平書局1968年出版楊澄甫著《楊式太極拳真本》和人民體育出版社於1963年出版傅鍾文先生著《楊式太極拳》兩書的《簡介》中寫到:「楊式太極拳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初學者可根據不同的要求,採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適當調整運動量。」高中低三拳架的特點、要求基本與老架中的大中小拳架特點、要求相近,在此不做贅述。
八五式太極拳的練法有二,一是實腿拳架,是以練上下相隨,周身一家和固的練習。二是虛腿拳架,虛腿拳架除鞏固實腿拳架所具有的特點之外,主要是增加盪的練習。練習的程序最好要先練實腿拳架,再練虛腿拳架。
三十七式太極拳:其拳架集老架的炮捶、撩挎八卦掌於一體。楊澄甫在1931年著《太極拳使用法》第107頁,三十七式圖解後附《太極拳用法秘訣》中云:「擎、引、松、放、敷、蓋、對、吞。以上三十七圖(式),皆使用要法,同志不可以為浮言,雖然解明與人對敵時亦許手法少易,方向不可泥撮影至,於千變萬化,隨機應敵之時,一手可變五手,筆難形容,同志須細心研究揣摸為要,蓋不離扌朋扌履擠按、采扌列肘靠八法,進退顧盼定五行也。」
三十七式拳架練法有二。一是慢練,以氣運身,行至於掌、拳。二是快練,以增加速度和爆發力。「太極拳有分筋挫骨之手,有點穴之手、有陰手、有陽手、有五行手、有入骨拳、有撇心捶、有伏虎肘、有貼身靠、有鴛鴦腿、有刀掌劍指、有刁拿手、有隔山打牛之能力(此非真打牛,言皮膏無痛,而內受傷矣)。」(見1931年楊澄甫著《太極拳使用法》第144頁)。
太極長拳:是楊澄甫由老架中的快架逐步演化而成並定型為七十餘式的。其特點、要領參照班侯快架。太極散手:其套路練法有二。一是單人練習,以進一步增加速度和爆發力為主。二是雙人練習,以提高沾粘連隨,不丟不頂和實戰技擊能力。然後,研究探討練習太極拳成功者們的訣要。
吳全佑(1834—1902)先生拜在楊班侯門下學習太極拳,造詣精深,後自成一派,為吳式太極拳。「至今吳式太極拳除慢架子之外,尚保留傳統套路快架子」(見1987年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吳英華(1905—1996)、馬岳梁(1901—1998)編著的《吳式太極快拳》簡介)。
此足以說明,吳全佑至少跟楊班侯學習了楊式太極拳的中架和快架兩個套路。李萬成(1865—1946)先生是楊班侯的得意門生,他全部繼承了楊式太極拳老架系列拳架,為楊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傳人基本集中在永年一帶。他所傳的大架、中架(四個套路)、小架、提腿架(兩種練法)、快架、撩挎八卦掌、四玉(隅)捶、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散手、一時短打,都保持了楊式太極拳老架的原樣沒有簡化,難度較大,故*練者較少。
陳微明(1882—1958)先生是楊澄甫先生的入室弟子,對楊式太極拳定性系列拳架理論整理、套路傳播功不可抹。《太極拳說「十要」》、《論太極推手》皆以楊澄甫口述,陳微明筆錄而傳之於世。他還先後著有《太極拳術》、《太極劍—附太極長拳》、《太極答問—附單式練習》等書。
陳文成先生在《陳微明太極拳遺著彙編》前言中寫到:「《太極拳術》一書,是先祖將楊澄甫先生口授內容筆之於書,贈給澄甫先生,以表達酬謝之意的。後來應弟子們的要求,徵得澄甫先生同意,才刊印出版,並且一再強調是代澄甫先生筆述成書的。可見他的尊師重道,一絲不苟的嚴肅態度。」陳微明先生在《太極劍—附太極長拳》一書的《太極長拳序》中說:「澄甫先生傳余太極拳,復傳余太極長拳,其中有數式為太極拳內所無者,其餘大概相同,惟轉換之處前後略變易耳。」後陳微明先生在太極長拳原有幾十式的基礎上又發展成為一百多式(見《陳微明太極拳遺著彙編》143—144頁)。現今在社會上流傳的太極長拳大都為陳微明先生增添動作後的太極長拳。其新增名稱大都是一些太極拳系列拳架中所沒有的名稱,如「雙托掌」、「猴頂雲」等,為楊式太極拳的發展、推廣做出了重要貢獻。從資料中看,陳微明先生至少跟楊澄甫先生學得八五式太極拳和太極長拳兩個套路。
董英傑先生為楊澄甫先生的高足,他不但功底淳厚,拳架氣派宏大,他在理論研究方面造詣頗深,著有《太極拳釋義》一書。該書內容從技擊技術,到理論研究和楊式太極拳拳譜等方面都十分豐富。該書最後一頁附有《太極快拳》(又名英傑快拳),拳式共有27式。他對太極快拳注釋道:「快拳是由上乘功夫,經實用而發明,有慢有快,慢是以靜待動,快是發勁神速,有陰陽,有虛實,有精神,有蓄神,身法巧妙,姿勢精彩,然非有三年以上功夫,不易領略也。」楊澄甫的《太極拳使用法》就是董英傑先生執筆編寫而成。這本書中有楊式太極拳定型系列拳架的八五式太極拳和三十七式太極拳兩個拳架。由此看來,董英傑先生至少跟楊澄甫先生學得兩個套路。
鄭曼青(1901—1975)先生為楊澄甫先生的得意門生。文武兼備,他晚年積一生*拳經驗,編就「37式鄭子太極拳」,並著有《鄭子太極拳十三篇》、《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等書。楊澄甫的《太極拳體用全書》是鄭曼青先生執筆編著而成。這本書的拳架是楊式太極拳定型系列拳架中的八五式太極拳的實腿拳架,而鄭曼青先生平時主要修鍊的是八五式太極拳虛腿拳架。根據以上資料分析,鄭曼青先生至少掌握八五式太極拳的虛腿拳架和實腿拳架兩個套路。
汪永泉(1904—1987)先生說:「太極拳的架子有養生和技擊之分。」「目前,流傳於世並廣泛*練的就是這套養生拳架。單練這個套路是不可能技擊的,需要補充揉手技法。楊式太極拳技擊架子只傳給自家子弟和部分門徒。」(見1990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汪永泉編寫《楊式太極拳述真》第8頁、12頁)。由此可見汪永泉跟楊澄甫至少學了兩個太極拳拳架。
林金聲(1913—1988)先生是李萬成先生的入門弟子,他為楊式太極拳老架系列拳架第四代傳人中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太極拳傳人主要集中在永年、邯鄲一帶。他所傳的大架、中架(四個套路)、小架、提腿架(兩種練法)、快架、撩挎八卦掌、四玉(隅)捶、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散手、一時短打,都保持了楊式太極拳老架的原樣沒有簡化,運動量較大,故能全部繼承下來的屈指可數。
傅宗元(1913—1984)先生是楊澄甫先生的得意門生,為楊式太極拳定型系列拳架第四代傳人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全部繼承了楊式太極拳定型系列拳架的八五式太極拳的虛腿拳架和實腿拳架、三十七式太極拳、太極長拳、太極散手五個套路。他的太極拳傳人遍及到全國各地,因種種原因,能全部繼承下來的寥寥無幾。
陳炎林先生說:「練習推手大扌履至相當程度後,則散手之應用萬不可不研究,否則如九仞之崇,所欠一簣,豈不惜哉。」(1949年國光書局出版陳炎林編著《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第236頁)。由此可見陳炎林至少學得楊式太極拳定型系列拳架的八五式太極拳和太極散手兩個拳架。因篇幅有限,不能將先輩們一一介紹,特感抱歉,待另文詳敘。
綜上所述,要使太極拳藝上身,必須有明師指教,使拳法明了。要是太極拳在實戰中應用,必須遇有明師誠意傳授至少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拳架,再加自己長期不懈的鑽研和刻苦練*,才能夠逐步理解其拳理,得其拳法真傳,悟得太極真諦。切忌從拳論中片面摘出於自己想法貼近的隻言片語,一意孤行的盲目傻練,誤入歧途,以訛傳訛,終不得入其門而後悔終生。當你得到真傳,必須注意的是「太極為內家拳,俗稱內功拳,拳術門頂厲害是內家拳,如同志學成功之後,千萬留一分善念,不可輕易用毒手打人,勿負先師遺教也。」(見1931年楊澄甫撰寫的《太極拳使用法》第144頁)。
附:龐大明楊式、武式太極拳之「開合」說
有的人學習太極拳總愛先看一些相關的太極拳譜,看拳譜,先掌握一些太極拳理論故然重要,但要選對拳譜,不然會走彎路的。你如果學習楊式太極拳,你就應該先看楊式太極拳的理論,以利於理解和掌握楊式太極拳。同樣你要學習武式太極拳,你就應該先看一些武式太極拳的拳譜,用於指導學習武式太極拳。假如你學習楊式太極拳,拿武式太極拳的理論來指導,那是會走彎路的。你學習武式太極拳用楊式太極拳的理論來指導,同樣也會走彎路的。
以上是指學習太極拳而言,教太極拳也是如此。教楊式太極拳就應該用楊式太極拳的理論去教,那麼教武式太極拳就應該用武式太極拳的理論去教。否則會讓學員走彎路的。
以前我在文章中提到楊式太極拳與武式太極拳「襠」的區別。楊式太極拳與武式太極拳「襠」的要領正好相反,楊式太極拳「襠」要求「吊襠」與「圓襠」,武式太極拳「襠」要求「吊襠」與「裹襠」。楊式太極拳是用督脈將襠吊起,而武式太極拳卻是用任脈將襠吊起,一前一後,正好相反。楊式太極拳的襠是向外開稱為「圓襠」,而武式太極拳的襠卻是向內合稱為「裹襠」,這一開一合,也是相反。因以前較為詳細地談過有關楊式、武式太極拳「襠」的區別和具體做法,所以再此就不做贅述了。下面著重談一下楊式太極拳與武式太極拳的「開合」。
「開合」是太極十三勢中的一勢,但具體到楊式太極拳和武式太極拳的練法上確大不相同。
武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李亦畬先生在《五字訣》的《三曰氣斂》中對「開合」是這樣闡述的:「呼吸通靈,周身罔間。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拿得起人;呼則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運氣,非以力使氣也」。在《五字訣》的《五曰神聚》中對「開合」是這樣闡述的:「緊要全在胸中腰間運化,不在外面。力從人借,氣由脊發。胡能氣由脊發?氣向下沉,由兩肩收於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行於脊骨,佈於兩膊,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即是放。能懂得開合,便知陰陽。到此地位,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漸至從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李亦畬先生在《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中著中指出:「收,便是合;放,即是開。靜則俱靜,靜是合,合中寓開;動則俱動,動是開,開中寓合」。武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郝少如先生在《太極拳的呼吸即是「蓄髮、開合、收放」》一文中指出:「『吸』即為周身氣勢的收小,為周身之勁的儲存、聚蓄的『蓄勁過程』;『呼』即為周身氣勢的放大,為周身之勁的散放、聚發的『發勁過程』。所謂『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合即是收;開,即是放』」。
楊式太極拳譜云:「乾剛坤柔,乾為首為覆,是六陽所聚之極剛;坤為復為地,載是六陰,所蓄為極陰柔。天覆在上,地載在下。上往下降為陰為開,下往上升為陽為合。……丹田由前往下轉過襠,順脊往後往上轉過頂,復轉之前,如雞卵相似,引動督脈,任脈隨之運用,如轆轤旋轉均是不撥自轉,丹田即能有前後復轉之前,由後往前復轉之後。上下顛倒,順逆無間。儼然是乾綜坤,坤綜乾;開即合,合即開。倘至得勢勢處處,積蓄於內即是開展,待機動時,隨發於外,即是緊湊,修鍊至此方為開合。……呼氣為陽,為合,是為內外合,四肢合,發人也,為順,為靜。吸氣為陰,為開,是為升襠,升胯,心腎開,為逆,為動。」歌訣云:「往用柔弓復來剛,剛柔相濟陰陽彰。開是內弓合外發,背絲纏絲更生香」。
武式太極拳講究「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楊式太極拳卻講究「吸,為開為動;呼,為合為發」。武式太極拳與楊式太極拳的開合也正是相反,所以說,練楊式太極拳就應該多看一些楊式太極拳譜,用於指導楊式太極拳的學習。練武式太極拳也應該多讀一些武式太極拳譜,用於指導武式太極拳的練習。當然,在這裡說不易隨便用其他門派的拳譜來指導你所學的太極拳,是指剛學太極拳的練習者,對於一些修鍊有素的太極拳師來說是無妨的。同時還應該注意的是,有的拳師不但自己楊、武式太極拳不分,教學生時也不嚴謹,使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並振振有詞地說:「過去就不分什麼楊式、武式,這些都是現代人亂搞出來的」,不知這個「過去」是指什麼時間。
武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李亦畬先生之孫李槐蔭於1936年撰寫的《廉讓堂太極拳譜》的《序》第三頁中是這樣記載的:「於是陳派也,楊派也,李郝派也,吳(劍泉)、王(茂齋)派也。亦如新興之學術與主義,萬派爭鳴,而莫衷一是,實則各家由各家之心得,各派有各派之特長」。上個世紀70年代,我在楊式、武式太極拳發祥地永年老城學習太極拳時,那些有師承關係的太極拳老拳師們將楊式、武式太極拳的手型、步型、身法及要領區分得一清二楚,決不是楊式、武式不分的。
龐大明武式太極拳身法練習
武式太極拳身法練習的法則是「涵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松肩、沉肘、騰挪、閃戰、尾閭正中、氣沉丹田、虛實分明」。當練習者學會架勢後,這些法則怎樣才能上身,就成了研究的重要課題。
武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早在《太極拳解》中說明:「先在心,後在身」。武禹襄胞兄武秋瀛在《打手論》中指出:「心知才能身知,身知勝於心知」。可以說,以上的身法就是武式太極拳的練習法則,必須心裡先能明白,然後方可逐漸一一練到身上。
武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李亦畬用《虛實圖》將涵胸、拔背身法形象地在「胸」字上用一弧線來描繪。也就是說只要能正確的掌握了涵胸,那麼自然就可拔背。他還在《走架打手行工要言》里說身法怎樣才能上身。「一動勢先問自己,周身合上數項不合?稍有不合,即速改換,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
武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郝為真概括「練太極拳有三層意思,出層練習身體如在水中,兩足踏地,周身與手足動作如有水之阻力」。使動作緩慢優雅,細心體會身法要領。
武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郝月如在《身法要點》一文中對涵胸、拔背解釋為:「何謂涵胸?曰:心以上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兩肩微向前合,謂之涵胸。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氣。何謂拔背?曰:兩肩中間脊骨處,似有鼓起之意,兩肩要靈活,不可低頭,謂之拔背」。
武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郝少如在《武式太極拳》一書中的《節序舉例及身法要領圖解》中,用圖的方式註明,在「胸」字上畫一弧線說明為涵胸,在弧線上方向上畫一箭頭為拔背,該圖較李亦畲《虛實圖》更為直觀,使人易懂,並在圖下有身法要領注釋:「涵胸,心以上為胸,胸既不可挺,亦不可凹,而要往下松,兩肩微向前合,謂之涵胸。能涵胸者,才能以心行氣。拔背:由腰際(命門處)一分為二,意往上拔,至兩肩中間的脊骨處,似有鼓起之意,兩肩要靈活,不可低頭,謂之拔背」。
武式太極拳第五代人吳文翰先生在《武式太極拳身法述要》總結為:「武式太極拳在長期教學過程中,積累了不少的寶貴經驗。我自幼從李聖端先生學拳,又常同同門師友請益問道,對前輩名家練功教學成就略有見聞。
武式太極拳前輩教拳是先練外形,後練內形,然後再內外相合,教拳首先要求學者身法規矩,拳式正確,合乎要求。所謂身法規矩,就是要符合武禹襄先生制定的提頂、吊檔、涵胸、拔背、沉肘、裹襠、護肫、『八條身法』和尾閭正中、氣沉丹田、虛實分清、騰挪、閃戰等五項要求。
這十三條要領既是對練太極拳提出了要求,也是能否練好太極拳的關鍵」。
武式太極拳每代傳人都能在教法上嚴格遵循身法要領,細心總結教學經驗,郝少如在《習練武式太極拳的基本過程》中指出:「習練太極拳就像蓋高樓,基固方能樓高,學習拳架是練習太極拳的第一個階段。初學拳架時,恰在此時如初學寫字一樣,一筆一畫要規規矩矩。要著重把握動作姿勢的端正、準確,掌握整套架子的動作姿勢,運行路線和方向。在力求每一個動作姿勢的基礎上提高熟練程度,身體力求基本中正,將走架的基礎打好,切忌拳架還未學就,便急於求其精妙,這種跳序而進的治學方法,必將欲速而不達,且極易步入歧途。
在練熟拳架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身法的練習。
因為身法是內形的基礎,是練好太極拳的關鍵一環,所以,它是武式太極拳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法則。如果脫離了身法的基礎,獲得太極拳藝便成了一句空話。
然而,要掌握好身法絕不可能一蹴而就,應先選擇最基本的一兩條身法進行練習,待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再循序漸進地逐漸增加,直至全部掌握並將它們聯繫成一體」。
綜上所述,學習太極拳就象蓋高樓,基固方可樓高,以上前輩總結的教學層次不可逾越,否則則欲速而不達,形成空中樓閣,自練則誤已,教人則誤人。
加入太極養生堂微信公眾平台(Taichitang)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最新增加40張DVD資料,關注回復「下載」即可),一起學習交流探討太極拳吧!
※夏至節令要養生,鎖陽驅寒選艾灸!夏天正是扶正祛邪的好時機!
TAG:九五太極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