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戰場上,士兵都吃什麼東西填飽肚子?沒飯吃了怎麼辦?

古代戰場上,士兵都吃什麼東西填飽肚子?沒飯吃了怎麼辦?

古今中外,很多國家軍隊都懂得一個道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想打仗,先把大家的食物落實,不然,大家沒飯吃,誰會有力氣打仗啊?那麼問題來了,古代士兵都沒有速食麵也沒有真空壓縮食品,他們在戰場上是如何解決吃飯問題的?所謂「糧草」到底是什麼食物呢?

對當朝統治者來說,這些士兵地位太低,什麼植物種得多,什麼便宜就吃什麼,這樣好控制戰爭成本。正常情況下,秦漢之前的士兵食物都是小米為主食,漢代之後小麥種植範圍擴大,小麥成了古代北方軍隊最重要的軍糧,南方軍隊主要是大米。明朝之後,花生、玉米、地瓜這些舶來品漸漸廣泛種植,成了小麥的陪襯。

知道了軍糧後,接下來該談談怎麼吃。戰場和家裡不一樣,家裡有時間研究怎麼做美食,戰場就不一樣了,戰場充滿了太多的危險,大家都很警惕,吃飯速戰速決,以小麥和麵粉為例,很少有人在戰場上和面做饅頭啥的,他們直接現場支起鍋,倒入清澈河水燒開,把麥粒煮了做成麥飯,戚繼光發明的「光餅」更方便了,提前做好餅,用繩子串起來掛脖子上,餓了直接從脖子上扯幾個。

可是光吃粗糧也不是個事兒呀!至少得吃點蔬菜和肉吧!古代軍隊在野外還可以捕獲野生動物,比如兔子、鳥類、魚等等改善伙食,有時候,將軍突然宰豬羊請全軍士兵吃大餐,意味著將要進行大戰,這頓飯既是激勵士兵又是士兵最後的一頓飯。

以上說的是正常情況下的軍糧,但歷史上許多戰爭真相往往比歷史書記載得更殘酷,因為很多士兵吃不到軍糧,顧不上什麼倫理了,開始吃同類,有的將領甚至殺掉自己的小妾分給下屬吃,讓下屬更加死心塌地跟他干,人心如此險惡。這樣的事兒太多太多了,考慮到現在人心靈脆弱,很多歷史課本避而不談戰爭的殘酷面孔。

大家別忘了,戰爭不光有人,也有動物——馬,馬兒也得吃飯呀,它吃的都是乾草,因此,糧草分兩種,一個是人吃的,一個是馬吃的,也許有人問了,外面都是新鮮的草,幹嘛要帶上乾草,因為行軍路上不一定處處都有草,而且野草有毒,馬吃了會拉肚子,影響整個軍隊戰鬥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庸人說史 的精彩文章:

1918年,孫中山規劃「中國夢」,共4大目標,100年後實現了嗎?
為什麼司馬光不爬上假山,伸手去救小夥伴,而是選擇搬石頭砸缸?

TAG:庸人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