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常無名:無名是和,有名是分
老子的哲學概念,最重要的是「道」。道有什麼特色?道常無名,道隱無名。
道常無名,道隱無名(資料圖)
名,是人對萬物的區分,表現了人類對世界的認識能力。道無名,因為道是絕對的、永恆的、無限的存在,無從比較,也就無從命名。
但是,道是物理世界背後的主宰,人類要順應它,又不得不認識它,不得不將對它的認識用文字加以形容和記錄。
但是,老子提醒你,這樣的認識不是道本身,你必須深刻的理解這一點,才不至於犯錯誤。人類往往抓住了一鱗半爪,就以為抓住了真理的全部,這是人類的最大無知與膚淺。
所以,《道德經》開篇,老子就開宗明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是可說的,但說出來的那個道不是恆常的道;道勉強可以起個名,但這個名不能反映道的本真。
有名,萬物之母(資料圖)
接著老子說:「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在此,先說明一個學術問題。此句是帛書本的寫法,通行本的寫法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通行本的寫法使人疑惑,天地、萬物是什麼關係?有學者解釋,道產生天地,天地再生萬物。如果如此,為何不直接說:「道,天地之始,天地,萬物之母。」非要弄出個無名、有名豈不累人?
萬物得一以生(資料圖)
《道德經》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如果天地生萬物,何不言:「萬物得天地以生?」
而是說:「萬物得一以生?」而且,天、地、萬物是並列的關係,都是由「一」而來,所以,這個「一」肯定不是天地。帛書本「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比通行本「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更符合邏輯。
無名與有名,反映的是人類的認知能力。人類不加以認知,或者說不加以區分,就是萬物開始時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中,一切皆是混混沌沌,無善惡美醜之分。
但是,人一旦有了認知,就開始對萬物加以區分,知道什麼是對我有利的,什麼是我需要的,於是對萬物產生了善惡美醜的概念,產生了高低貴賤的區別。
莊子說:「物無貴賤,人自貴而相賤。」以道而言,萬物無貴賤。但人的認知能力導致區分,最終導致人類以已為貴,以他為賤的惡劣後果。
人類的一切紛爭均由此而起,這是老子主張「使民無知無欲」、「絕聖棄智」的「愚民」政策的源頭。老子筆下的愚民,非愚蠢的百姓,而是無分別計較心的純樸百姓。
絕聖棄智是回歸質樸(資料圖)
有的把「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斷句為「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是萬物的開始,有是萬物的母親,這樣,就把「名」的重要意義消解掉了。
道生養萬物,但道不會給萬物命名,因為道一視同仁,無高低貴賤、善惡美醜的分別,道也不會自居於萬物的父母,《道德經》第二章說:「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道使萬物生生不息,但道對萬物不佔有,不把執。
但人不一樣,他給萬物命名,萬物就有了名稱,這個名稱反映了人類對事物的認識,認識了之後,人類就利用它,佔有它,無用的棄之不顧,甚至毀滅它。
所以,老子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如果放下利已之心,才能窺見道生萬物的奧妙,才能領略大自然之美;如果以利已之心看待萬物,萬物就成了工具。
放下利已之心,才能領略大自然之美(資料圖)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兩者」指無名與有名,無名與有名是同一個世界,但名稱不同,兩者合觀,即是玄。
玄,玄妙幽深。「無名」與「有名」合觀,有何玄妙幽深呢?人類要生存,利用萬物必不可少,可是利用過了頭,就不符合道,就會造成後遺症。
人類今天面臨的環境與生態問題,就在於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過分的對自然界進行了攫取。
如何利用萬物維繫生存,又不至於破壞自然平衡,這是個極難把握的度。所以說,這真是玄妙啊,玄妙而又玄妙啊,這是開啟智慧的門徑。
老子的智慧,首篇就提出來了,他是要解決人類生存與天道之間的大問題。
人類的過分攫取導致了生態問題(資料圖)
《道德經》第三十二章也談到了無名與有名。
「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道是整體,不可區分,如樸實的原木,雖然微小不可見,但天下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掌控它。侯王如果能夠遵循它,順著它的規律做事,萬民就會自動歸附。天地交合,降下甘露,沒有誰下命令而雨量均勻。
人類開始認識萬物,予以命名並加以利用。但要知道適可而止,知道適可而止,才可以不敗亡。
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資料圖)
無名,人類的意識沒有運作,天地萬物是一個未加區分的和諧的整體;有名,是人類區分萬物、利用萬物時的狀態。
人類利用萬物要知止,不可肆意妄為,必須照顧自然界的平衡,方可維繫人類的長期生存。
(編輯:靈瑾)
聲明
※中華文化慧命的守望者及其精神簡史(1)
※《遵生八箋》:炎炎夏日,跟古人學這些消暑的好方法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