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曼谷將於2030年被海水吞沒?是真的,全球氣象專家們都來了!

曼谷將於2030年被海水吞沒?是真的,全球氣象專家們都來了!

多家電視台曾進行過分析報道

整理丨Ai泰國邦

來源丨泰國媒體

2018年9月4日,泰國首都曼谷正在舉辦聯合國氣候大會舉行籌備會議,這個籌備會議是為今年年底在波蘭登場的全球氣候峰會而提前準備的,波蘭峰會將就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向脆弱國家提供援助制定規則。由於本次氣象專家和官員雲集一堂,前些年的一個氣候警告又被提上了桌面——

由於極端降雨和天氣模式的變化,曼谷一年正以1至2公分的速度下沉,臨近的暹羅灣海平面一年則以4公釐速度上升,在不久的將來可能發生大規模洪水,最快到2030年近40%的曼谷將被海水淹沒。這個警告看起來非常的聳人聽聞,但更聳人聽聞的是這個警告是真的!

因為信息的發布者均為世界銀行以及世界綠色組織等權威機構。由於曼谷城市地跨湄南河兩岸,地勢低洼,平均海拔2米左右,這使得曼谷經常在雨季面臨洪水的困擾。大雨過後,曼谷的街道經常會出現積水。結合曼谷常年的氣象來看,這個警告絕非空穴來風!

【曼谷現狀】

隨著氣溫日益升高,異常氣候模式將隨時間持續惡化,威力更強的氣旋、無規律的降雨和劇烈旱災和洪水會變得愈來愈頻繁。 曼谷曾是距離海平面約1.5公尺的沼澤地,預計將成為全球受災最嚴重的城市地區之一,與它命運相同的還包括印尼雅加達和菲律賓馬尼拉。

就在曼谷準備主辦氣候變化談判之際,這個人口超過1000萬的龐大城市本身正受到環境的圍困,可怕的預測警告稱,僅僅10餘年後,曼谷可能會部分被淹沒。加上都市開發挖掘、不斷興建的大樓增加城市載重,未來曼谷可能就會變成威尼斯,街道變河道沒有海陸分界。

2011年10月,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洪水給泰國帶來一場「國家危機」,當時曼谷市五分之一的地方被水淹沒。由於匆忙修建堤壩,商業區幸免於難。雖然之後曼谷度過了發生洪災的最危險期,但曼谷的水患警報不僅沒有解除,來自周邊各府的洪水反而有越來越逼近曼谷市區的趨勢,此次洪災到季風季節末死亡人數超過了500人。

泰國新政府必須面對的挑戰之一就是曼谷有緩慢下沉的跡象。專家抱怨說由於缺乏恰當的保護,這一災難將不可避免。與這個令人驚恐的消息相關的預測是,若不採取措施,泰國首都將有一大部分在2030年被淹沒。

泰國國家自然災害預防中心負責人史密斯·哈馬薩羅加預測,2100年曼谷將徹底變成新的「亞特蘭蒂斯」(亞特蘭蒂斯是傳說中沉沒於大西洋的城市王國)。儘管這個預測看似有些聳人聽聞,但哈馬薩羅加曾準確預測了2004年10月的印度洋大海嘯。

哈馬薩羅加認為泰國政府至今對於該問題仍未有嚴正的執行決策。從中長期的規劃觀察,持續上升的海平面將遲早威脅到超過曼谷100萬座的建築物,其中9成為居民住宅。泰國亞洲理工學院認為屆時地面一樓的水位可能會有10厘米深。

雖然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在接下來幾年裡曼谷的情況會越來越糟,不過究其下沉原因,不同學者間則出現了意見分歧。世界銀行駐泰國首都的專家簡·博喬表示,恣意抽取地下水是導致曼穀日益下沉的一個重要原因。

【正在淹沒】

專家說,不加控制的城市化和海岸線的侵蝕將使曼谷及其居民處於一個危急的境地。由於摩天大樓的重量導致曼谷逐漸沉入水中,曼谷已成為自身瘋狂發展的犧牲品。

一旦曼谷從地圖上消失,泰國便會失去國家經濟的火車頭,也將失去一個吸引旅客的熱點。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官員表示:「如果泰國的中心沉在海底,一切都會停頓,在未來15至20年沒有時間遷都,故現時便要保護國家的中心,現時幾乎是太遲了。」

要知道面臨淹沒威脅的城市,未來將是怎樣的,那可以到距離曼谷市中心約20公里的一個名為Khun Samut Chin的村落看看。那裡有一座佛寺,地處泰國灣的海角上。每逢雨季潮水高漲時,海浪就會越過防浪堤和寺廟周圍的石牆,佛寺附近的村莊大片土地已下沉至海平面下。建於1952年的寺廟,現在卻被海水包圍變成一座孤島。

由於茂密的紅樹林逐漸消失,約一公里的海岸線在短短30年內遭海水吞噬,三分之一村民被迫遷徙。廟宇的庭園面積縮減了逾九成,僧侶逼於無奈將廟宇的地台加高了一米多。CNN記者在採訪後表示,過往繁榮的都市現周遭半公里內都已淹沒海水下。

被海水淹沒之後,剩下電線杆屹立不搖,民眾只能離開家園另外尋找安身立命的地方。當地居民表示:「我搬遷了很多次,這是我第4個家,我覺得海裡面好像有懸崖讓土地不斷下沉進去。」這名男子深刻體驗到大自然的變化,因為他以前的家現在已經是汪洋一片。

【專家觀點】

曼谷朱拉隆功大學的氣候專家Suppakorn Chinvanno說:「糟糕的是,過去橫穿這座城市的運河現在已經被複雜的道路網路所取代。養蝦場和其他水產養殖發展,取代了防止風暴潮的紅樹林,也對離首都最近的海岸線造成嚴重侵蝕,這意味著曼谷可能會被南方的海上洪水和北方的季風洪水圍困。」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的尼拉盟·克思利索姆巴特認為:洪水一直以來都是一種自然現象,因為曼谷本就是建造在僅高出海平面1.5米的軟土之上。早年,曼谷利用灌溉渠、菜園和田地來疏導洪水,但因都市化發展,許多用來排水的土地都建造了高樓大廈。許多建築物阻隔了水路,導致疏洪的功能降低。

海洋學家席尼德方格斯認為,能夠拯救城市的主要作為者仍然是政府。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雖然泰國政府、科學家和環境組織都同意,曼谷面臨被淹沒的威脅,但就目前而言,泰國政府似乎缺少阻止這種災難發生的有力措施。

曼谷朱拉隆功大學氣候變遷專家安南表示,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保護首都,「全球暖化不是唯一的威脅,曼谷的下陷也可歸咎於多年來積極抽取地下水,以供應市內工廠和1200萬居民不斷增長的需求。」

亞洲開發銀行首席氣候變遷專家麥考利說:「沉了就無法回頭,曼谷不會再升起。面臨地層下陷與氣溫、海平面上升,世銀先前預測到了2050年以前,曼谷淹水風險將比目前增加4倍。」

英國的南安普敦大學沿海工程教授尼柯爾斯表示:「如果想保住曼谷現在的位置,就必須採取更好的防護。」他預期曼谷目前的洪災將「在未來10到20年內,推動保護工程的大規模投資」。

如今,政府正在努力緩解氣候變化的影響,建設一個長達2600公里的市政運河網路,配備泵站和8條地下隧道,以便在災難來襲時排水。 同時,曼谷市內的運河與一條6.4公里的防洪地下隧道連接,一旦發生洪災,可將雨水疏散至湄公河。希望此次的氣象籌備會議能夠讓官方重視並最終能解決這個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度 的精彩文章:

至今未解的泰國之謎!湄公河噴射火球,如何科學解釋?

TAG: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