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從熱門古裝劇領略「中國色」魅力
從《延禧攻略》到《如懿傳》,這兩部古裝劇是如何以「色」誘人的?
宮斗劇情過癮爽快,俊男美女cp組合好養眼,古代器物精美絕倫……兩部中國風滿滿的劇集,有太多元素受到大家的喜愛,就連配色細節也被觀眾們提及誇獎。
(圖片來自《如懿傳》劇照)
畢竟,我們之前對於古裝宮廷劇的印象都是這樣的:
《深宮計》劇照
除了大紅大綠的「調色盤」路線,還有這樣的「土味」後宮:
《金枝欲孽》劇照
但從《延禧攻略》開始,古裝劇化身為韻味悠長的「清流」,每一幀畫面古樸沉靜,布局精妙,幾乎都可以作為屏保養眼。而這一切,則要歸功於配色的高超技巧。
才不是「莫蘭迪色」!
低調而不失奢華的畫面質感,有人表示:這不是在模仿「莫蘭迪色」嗎?
「莫蘭迪色」以義大利著名畫家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命名,他偏愛使用灰色調的低飽和色,來勾勒柔和寧靜、舒緩雅緻的美感。與其它顏色相比,「莫蘭迪色」彷彿被蒙上一層朦朧的灰色,不張揚、不奪目,卻靜靜釋放樸素的震撼力。
莫蘭迪畫作色彩分析。(圖片來自中化建材網)
但在接受訪問時,《延禧攻略》的調色總監孫婷正面「闢謠」:「延禧色調」才沒有借鑒「莫蘭迪色」!
「色調整體設計靈感來自於中國國畫的絹本設色的畫作,絹本設色的繪畫作品,由於是在麥色織物上作畫上色,絹本的麥色底色的這一獨特元素,造就了中國國畫深沉厚重的古樸的質感。」孫婷分析。
如果你看過冷枚的《春閨倦讀圖》和宮廷畫師郎世寧的《午端圖》,定會驚嘆:《延禧攻略》就是一幅會動的中國畫啊!
《春閨倦讀圖》局部。(圖片來自影視工業網)
顏色差不多,還是差很多?
但在一般人看來,「莫蘭迪色」和「延禧色調」都是灰灰的冷色調,怎麼分辨它們呢?
乍看起來,這「高級灰」一般的色調的確和《延禧攻略》的畫面質感很相像,可是如果仔細對比,我們可以發現:「莫蘭迪色」屬於亮灰色調,這是在色彩里加入白調成的;而兩部劇集的色調偏沉穩,屬於暗灰色,那是在色彩中加入灰調成的。
延禧攻略劇照。(圖片來自豆瓣電影)
但觀眾又不是在用放大鏡看劇,怎麼能敏銳覺察到這些差別?哈哈,這樣專業的分析,或許是難為了普通觀眾。
首先,請仔細回想一下生活中的某些片段,或許能幫助我們理解:和你周圍的朋友比比膚色,誰的手臂顏色深一點?白色的T恤穿久了,是不是不如原來鮮亮了?逛逛化妝品店,那麼多口紅色號,到底這款和那款有何不同……
(圖片來自pxhere)
如此相近的色調,我們應該如何辨識呢?這需要「色光三原色」來幫忙。
事實上,當我們被奼紫嫣紅的色彩包圍時,它們其實只有三種顏色,那就是「色光三原色」:紅、綠、藍。每種顏色根據不同比例組合,就能形成另外一種顏色了。例如,只要少少加、減一點紅色,你就能夠獲得全新的色彩,只是那種變化在肉眼看來很小,以至於我們不能很直接地察覺到。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質疑:為什麼是紅綠藍呢?
這一發現要歸功於18世紀的偉大科學家牛頓了。你或許還記得我們在自然課進行的小實驗:一束自然光經過三稜鏡,在折射後,光線被分解為「七色光」——這就是著名的「稜鏡色散實驗」。
在這之後,牛頓並未停歇探索的腳步。他想:這七種色光是不是也能被再次分解呢?在反覆的實驗和計算後,牛頓發現:七種色光中,只有紅、綠、藍三色無法再被分解,而其它四種色光都能由這三種色光以不同比例合成。「三原色」由此得名。
(圖片來自圖行天下)
世上到底有多少種顏色?
睜開雙眼,你能數出多少種不同的顏色?與其像沒頭蒼蠅一樣,不如用科學方式歸歸類。目前工業系統通用的顏色模式是R(red)G(green)B(blue)標準,也就是把紅黃藍三原色在顯示器上進行數字化呈現。
(圖片來自pxhere)
在二進位的虛擬世界裡,每一個位元組被用來描述一種顏色,由8位二進位(0或1)數字表示,也就是說,一種色彩的RGB就有了3個8位二進位數來表示。那麼這些數字又代表著什麼呢?
我們可以做個形象比喻,RGB分別是三個能調節亮度的檯燈,每個調節檔位對應的數字對應一種顏色。隨著亮度增大,光線從黑暗慢慢變白。從0到255,一個原色就有2的8次方,即256個檔位,你可以慢慢調,慢慢感受。
三個檯燈加在一起,會組成多少種顏色呢?256*256*256=16777216,是不是非常豐富?這個數字也是2的24次方,因此RGB也被稱為24位色。
(圖片來自oschina)
中國古人怎麼製造顏色?
把斑斕的色彩變換為冰冷的數字,你可能覺得有些無情,那麼,不妨了解一下詩情畫意的中國色彩體系。中國的色彩理念融合了自然、宇宙、倫理、哲學等觀念,民族色彩的審美意識也融入其中。要知道,在《延禧攻略》和《如懿傳》所處的清朝盛世,中國的色彩學已經發展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能工巧匠在大自然中取色,以「石色」(礦物色)和「水色/草色」(植物色)見長。
「石色」就是在天然礦石採集之後,研磨成粉末,經篩選、過濾、水漂、沉澱後,加入適當的膠質和蜂蜜等物質使礦物粉凝和為膏狀,使用時以水調和。因為其礦物屬性,屬於不溶性顏料,經過較長時間會自然與水分離並沉澱,色質較為穩定持久。結晶體的光澤增加了色彩的明度,色彩發光效果好,覆蓋力極強。一般我們常見的礦物材料有:硃砂、赭石、石青、石綠、石黃、白堊、胡粉、鉛粉、黑石脂、雲母、珊瑚瑪瑙、銀珠等。
硃砂。(圖片來自揚子晚報)
沒有計算機調試,中國工藝照樣能變換色彩。「石色」的製法很多,溫度、配料不同,都會讓最終的顏料發色產生差異。
在古裝劇中,「石色」顏色沉穩厚重,用於勾勒大色塊的建築和背景。以下圖為例,絳紅的宮牆和漂浮的白雪相映,營造出宮殿的莊嚴氣派。
(圖片來自《延禧攻略》劇照)
藤黃、花青、胭脂、墨、西洋紅、槐花、生梔子、紅狐色……植物也能生產顏色。「草色」是將自然界部分植物根莖或生物加工研磨,製成汁狀,固化處理後加入膠質和蜂蜜等物質製成膏狀顏料。由於這種顏料與水調和程度較好,質地清透的顏色層層暈染,因此也被稱為「水色」。
藤黃。(圖片來自中藥材鼎信網)
「後宮佳麗三千人」,「草色」最適合用來描摹年輕宮廷女子的盎然生氣。孫婷就認為:「這種來自自然界的顏色,色彩範圍廣又極富生命力,少了工業化學染劑色的呆板鋒利,多了一份溫潤柔和。」比如在《延禧攻略》的前段劇情中,嫻妃一心心系皇帝,與世無爭,她的承乾宮以青色的裝飾物勾勒出清雅的氛圍。
(圖片來自影視工業網)
除了以上兩種,中國畫家使用金屬色也有著悠久的歷史。金屬顏料主要指的是金色和銀色,由純金、純銀製成,價格昂貴,在畫面上能產生華麗的效果。金屬顏料最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金、佛赤金、大赤金、冷金、田赤金等。
看過《金裝四大才子》的你,可能還記得「鯉魚躍龍門」對畫一戰,祝枝山用金筆在魚的額頭繪上一筆神髓,整幅畫立刻增色不少。事實上,唐朝時確實已普遍使用金屬顏料,除了將其使用於捲軸畫當中,大多數還是用於寺廟道觀壁畫及建築彩畫之上,也有用於屏風、藏畫上的,多為裝飾性較強的作品。
(圖片來自閃光網)
當然這種略顯「招搖」的顏色如果用不好,就會顯得俗氣。孫婷透露,在古裝劇具體畫面中製作調色需要修正、改善,使畫面中所有色彩在固有色不變的基礎上更融入大色調,顏色既富有個性又不至於某種色彩十分出挑搶眼,做到在還原突出質感的基礎上又不至雜亂無章。
《延禧攻略》對於金屬色用量「節制」,大多用在金屬配飾上,起到點睛提亮的視效。建築卻多用反光少的實木結構,從而去除了多餘雜色。
高寧馨的金色「護指」是配飾亮點。(圖片來自《延禧攻略》劇照)
這裡為大家介紹一個網站,讓你從科學和美學角度,更好認識中國色。
這個網站以色卡的形式,呈現了紛繁多樣的中國色。當你點擊某個顏色的色卡時,整個網頁都會渲染成你點的那個顏色,並以CMYK和RGB兩種模式提供精確的顏色數值。中英文互譯的方式也可以讓外國友人了解學習呢。
(圖片來自網頁截圖)
關於中國色彩的學問太多,透過紅橙黃綠的斑斕表象,我們要向古人學習的太多太多。
參考資料:
影視工業網,被傳統中國色美哭!《延禧攻略》配色了解下
光明網,什麼莫蘭迪色,《延禧攻略》明明就是中國色!
作者:東東
※荒無人煙的南極洲,也沒能逃過塑料污染的魔爪
※滄龍是如何突然滅絕的?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