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前買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差不多合如今多少錢?試看時代變遷
文/青山獨往
幾十年前買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差不多合如今多少錢?試看時代變遷
隨著科技和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共享單車已經成了人們一種新的出行方式。街邊隨處可見的單車,人們只有掏出手機掃一掃就能夠騎行。
這樣的方式便捷而環保,在全國很多地方得到普及,也讓騎車再一次成了人們的主流出行方式之一。自行車從誕生之初到現在已經有了百餘年的歷史,我國在晚清光緒時期,便已經有了自行車,不過那時候只有少部分人能騎。此後作為一種新鮮事物,其便在全國推廣開來,由此開始了其在我國的百年歷史。
在一些抗日電視劇中,大家會發現裡面的漢奸都會騎著自行車出行,而城裡的老百姓都是走路要麼坐馬車。確實在那個年代,並不是人人都能騎,普通家庭也沒那個經濟條件。解放以後,全國生產力低下,當時自行車仍沒有得到大面積,直到此後經濟慢慢開始恢復。
自行車真正普及到大眾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時很多家庭都慢慢擁有了自行車。當時城裡儘管有公共交通,但騎車還是首選的出行方式,畢竟方便一些。而在農村,很多地方公路設施還未完善,大部分還是土路,因此騎自行車既方便又快捷。
在當時,騎自行車也成了一種潮流,經常能看到一些年輕人騎著車子穿梭在各個地方。並且年輕男女約會時,自行車也是首選,二人騎著車去看電影、逛公園成了常態。
而年輕人結婚時,就像現在要買車買房一樣,自行車也成了必需品,每個家庭都得有,很多人因為沒有票而心急如焚。因此自行車在當時的地位就和電視、縫紉機一樣,號稱三大件。
當時的自行車以「永久」牌為主,這種自行車儘管款式單一,而且顏色方面也無法和現在的相媲美,但是其卻成了人們的理想工具,年輕人能夠得到一輛,可以在朋友身邊炫耀很久。那麼不少朋友可能會問,當時一輛自行車現在得多少錢呢?
當時不像現在,拿出手機就能購物,老百姓買東西都得用票,自行車也一樣。「永久」牌自行車當時的價格在120元左右。而那時候普通人的工資基本上每月在30元左右,在沒有任何開銷的情況下得存起碼四個月時間。
所有很多家庭都是攢了好幾個月前才能擁有一輛自行車。而在農村就更難了,很多家庭都是看天吃飯,遇到收成不好的時候,別說自行車,連吃飯都可能成問題。
還有得考慮物價和通貨膨脹等因素。當時的一塊錢遠非現在能比,豬肉的價格都沒突破過一塊錢,吃個午飯只要幾毛錢都能解決。所以當時的120塊錢相當於巨款,絕不可同日而語。按在現在來算,最起碼得在4萬塊錢左右,當然這是最保守的估計。
而在此後,隨著居民收入的逐年提升,自行車的輝煌早已過去,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私家車所取代,比如說當年北京滿大街的永久牌早已沒了蹤跡,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如今,再說到「永久」牌,大家可能會覺得其已經是老古董了,確實無論是設計還是造型,都顯得有些落後單一。而當初的自行車廠也早已開始轉型,並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就已經登錄A股上市了。
現在其也不光製造自行車,還生產其他設備,比如說保齡球、電動車等,產品質量享譽國際。而雖然現在自行車已經無法回到當初的輝煌時刻,但卻成為很多戶外愛好者的出行首選,並且隨著共享經濟的推廣,前景依然可觀。
※民國三位美女老照片:一位是晚清最美格格,一位是金庸的夢中女神
※西遊記中只有一人吃過唐僧肉,沒長生不老,反而失去貞節自殺身亡
TAG:趣聞歷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