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伊拉克內亂不止,國力衰敗,美國為什麼還是不能將其控制?

伊拉克內亂不止,國力衰敗,美國為什麼還是不能將其控制?

2003年3月20日,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而引發了伊拉克戰爭,專制的薩達姆政權被美國迅速剷除。之後,在美國的主導下,伊拉克建立起民主政體,由什葉、遜尼、庫爾德三大勢力共同掌管權力。雖然,薩達姆政權被搞垮,但伊拉克的地緣實力仍在,雖然遭受了戰爭和制裁的重創,但稍加時日,還是有恢復國力的潛力。所以,用民主體制,使三大勢力互相制衡,以消耗伊拉克國力,無力攘外,斷了其一統伊斯蘭國家的念頭,從而來鞏固美國在中東的利益。

雖然,此政體很符合美國的利益,但其本身缺乏穩定性。

位於西部阿拉伯高原東端的遜尼派,其地盤多荒漠地區,土地貧瘠,有很強烈的慾望去向富饒之地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佔據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伊拉克核心區的什葉派,自是不會同意。在伊拉克,什葉派人口超過50%,又身處伊拉克的核心板塊,什葉派自是會堅守這塊良地,並且要以此為基,主導這個伊拉克。

而雄踞北部的庫爾德人,是一個獨立民族,非阿拉伯族裔,又有自己的地盤,這就使得他們長期有獨立建國的需求。薩達姆政府時期,可以用專制力量來壓制庫爾德的獨立。而薩達姆專制結束後,伊拉克內部的什葉、遜尼兩派內鬥不止,這卻給庫爾德獨立建國提供了良機。

遜尼、什葉、庫爾德,三大派系各有打算,衝突矛盾難以調和,民主政體壓制不住三方勢力的爭鬥。

在伊拉克內鬥不止的局勢下,外部環境也不容樂觀。

地處中東乃至亞歐非三大洲地緣中心的伊拉克,類似「中原」的地緣區位,使得其身處群狼環伺之中。阿拉伯世界會支持遜尼派,伊朗會力挺什葉派。真可謂是內憂外患。

阿拉伯與伊朗雖都是中東的地緣大國,不過兩國實力不相上下,誰也壓不倒不誰。處在阿拉伯與伊朗夾縫中的伊拉克,被雙方左右拉扯,一團亂。伊拉克成為了遜尼——阿拉伯和什葉——伊朗的逐鹿場。外有阿拉伯和伊朗之患,內憂什葉和遜尼之爭,再加上北部的庫爾德,以及和庫爾德恩怨糾纏的土耳其,生生將伊拉克推向了伊斯蘭世界的地緣衝突中心。

伊拉克很倒霉。若阿拉伯或伊朗或土耳其任何一方輸了,他們可以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個爛攤子給伊拉克自己收拾。而他們任意一方贏了,就可以問鼎中原,而伊拉克又成為了別人的奴才。伊拉克是真的憋屈。

而內部三方勢力的尖銳矛盾,還有外力的推波助瀾,內部矛盾幾乎不能調和。還有在伊拉克的伊斯蘭恐怖勢力,以及中東太上皇美國,都在打伊拉克的主意,而且這幾方彼此還有衝突,又將伊拉克撕裂得七七八八。伊拉克著實太悲催。

雖然,美國在伊拉克推行了民主體制,在伊拉克有美軍駐紮時,其他勢力還消停些,不敢亂來。不過,美國撤軍後伊拉克你嗎亂成一鍋粥。

從薩達姆專制和後來的伊拉克民主的效果來看,很明顯,伊拉克更適合專制。雖然,在美國的壓制下,伊拉克民主機制能勉強正常的運轉,不過,美軍退出伊拉克後,伊拉克的民主也難以為繼。

雖然三大派系在一定時期內會不可避免的會走向決裂,但美軍一撤,伊拉克立馬就陷入混亂的局面,還是令人驚奇。這主要是因為IS的搗亂,加速了三大派系分裂的速度。IS能迅速發展,全靠其從伊拉克內部三大派系嚴重的矛盾中撿到了空子可以鑽。若在薩達姆專制下,有強大的國家機器控制,哪有IS廣闊的生存空間。

伊拉克所謂的民主,是需要美國不斷在伊拉克投入資源,保持數以萬計的駐軍。高昂的軍事開銷若有巨大回報還可行,可是伊拉克就是一個無底洞,永遠不能用錢堵上那個口。所以,美軍撤退時,伊拉克已經註定混亂不堪。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滅了薩達姆政府,在伊拉克推行民主制度,其出發點都是為了最大保證自己在中東的利益。可是,中東核心板塊伊拉克的婚禮,本身就是對中東秩序的衝擊,作為中東秩序的主導者,美國的利益也會受損。

而伊拉克的混亂,與中東各大地緣勢力的博弈密切相關。

在此局勢下,美國若放任不管,一旦任由某方勢力坐大,那不管是什葉、遜尼甚至是IS上位,都會由此確立一統中東的戰略優勢,這會對美國在中東的主導權構成威脅。

美國要管的話,就必須拿巨資去投入。就算重新穩住局面,不過伊拉克的民主機制無效,美國又不允許伊拉克搞專制,最終的美國還是會抽身,脫離苦海,而伊拉克還是被打回了原形。伊拉克陷入一個死循環中。

既然伊拉克如此麻煩,美國為何不將伊拉克一分為三,什葉、遜尼、庫爾德明確邊界,各過各的,也好過無休止的內鬥?

不過伊拉克一分為三後的局面會變得更糟。

雖然,伊拉克內部政治一團糟,但從國家地緣結構來說,它是很合理的。核心區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位居中央,南面是波斯灣,東、西、北三面則都是山地高原。此種地緣結構使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地緣影響力,能有效的輻射到四周。而且,東、西、北三面的山地高原,為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提供地緣屏障,可以有效的阻止外部勢力的進逼。所以說,伊拉克的國家地緣結構是非常經典的。

這種局勢下,即使美國要將伊拉克一分為三,可是佔據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什葉派新國家,為了自身的國家安全,也不會放過佔據西部阿拉伯高原邊緣地帶的遜尼派,和佔據北部山地的庫爾德。

再將視野轉向整個中東地緣政治層面,將伊拉克一分為三,美國的麻煩也會不斷。

因伊拉克類似中原的地緣區位,決定了其會成淪為中東各大勢力的逐鹿場的命運。一旦伊拉克被肢解,新的什葉派國家必然會成為伊朗附庸;而佔據西部邊緣的遜尼派新國也會倒向阿拉伯聯盟。

這又回到了原點,給美國一個大難題。都有新鮮勢力注入的伊朗和阿拉伯兩方勢力火併,美國管還是不管?不管的話,兩方中角逐出來的勝利者獲得一統伊斯蘭的戰略優勢。而管的話,美國又要如何收場?

甚至局面會失控。

如果伊朗得到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這塊核心區,這就使得伊朗——什葉系有了更多的戰略優勢去壓倒阿拉伯——遜尼系。而美國的石油美元,是建立在海灣阿拉伯王權國基礎之上的。一旦阿拉伯處於下風,那麼也會嚴重威脅到美國在中東的主導地位。

如果伊拉克是以一個完整的國家存在,什葉——遜尼的對抗僅僅是伊拉克內部的政治衝突。伊朗和沙特雖會打著維護伊拉克穩定的旗號,暗中支持各自要爭取的勢力,但也不敢明目張胆去入侵伊拉克,至少伊拉克還有兩大教派戰略緩衝區的作用。一旦伊拉克被肢解,戰略緩衝地帶不復存在,兩大教派起了正面沖後,美國再想去干涉調解,難度和成本都會大大增加。

甚至庫爾德也會攪得美國不安生。如果庫爾德獨立,遜尼和什葉派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而伊拉克庫爾德人的獨立,又會引發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人的獨立,土耳其肯定不幹。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因其特殊的地緣區位,是美國制衡俄羅斯、歐洲和中東三大板塊的重要盟友。美國若是損害了土耳其的根本利益,那自己也要想好將要損失的東西。

光是拉克內部矛盾,美國就已焦頭爛額,若是混亂擴大成中東兩大教派的全面對抗,必將嚴重威脅到美國在中東的主導地位。

伊拉克的內部地緣結構、社會結構以及中東地緣政治格局,共同決定了美國在伊拉克實行民主體制的構想不能成功。雖然,美國在軍事上取得了對伊拉克的勝利,可是,在政治和戰略上,卻難逃失敗者的落寞。

提到伊拉克的三大勢力,就不得不特別指出其最為獨特的一股勢力——庫爾德。近幾年,庫爾德爭取獨立之事早已沸沸揚揚。那麼,為什麼庫爾德力爭要獨立呢?

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地緣政治84:不獨立就會死的庫爾德》一文中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83章——伊拉克之第三節。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石 的精彩文章:

義大利的政治中樞地位不再,但為何依舊引領歐洲文明上千年?
伊斯蘭國家都是遜尼派,唯獨伊朗是什葉派,啥緣故?

TAG:雲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