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冬季風暴」將以失敗告終,而希特勒仍在考慮政治性問題

「冬季風暴」將以失敗告終,而希特勒仍在考慮政治性問題

原著 :[美] 戴維·M. 格蘭茨 [美] 喬納森·M.豪斯

譯者:小小冰人

1942年12月23日基希納集結起第6、第17裝甲師,與近衛第2集團軍近衛步兵第13軍兩個近衛師在瓦西里耶夫卡和卡普金斯基進行的激戰持續至23日(參見地圖53)。但在西面,由於第17裝甲師被迫放棄河流防線,並將其裝甲力量調往東面的瓦西里耶夫卡,近衛第2集團軍轄內部隊得以渡過梅什科瓦河向南推進。

蘇德雙方都詳細描述了瓦西里耶夫卡地域12月23日的戰鬥,以及當日日終時發生的重大變化。第6裝甲師師長勞斯將軍——出色地總結了當日令人震驚的事件,但各自的看法有所矛盾。一方面,德爾和羅科索夫斯基將軍以直截了當的方式描述了戰鬥,強調蘇軍沿梅什科瓦河實施強有力的抵抗,第57裝甲軍解救第6集團軍的意圖落空,以及第6裝甲師調離對計劃中的救援行動造成破壞性影響。另一方面,勞斯將軍稱他的師沿梅什科瓦河贏得勝利,並暗示如果讓第6裝甲師繼續進攻,計劃中的救援行動有可能取得成功。44儘管存在這些差異,但三位都一致同意(勞斯稍晚些)將第6裝甲師調離第57裝甲軍,解救第6集團軍的一切機會就此告終。

地圖53 科捷利尼科沃方向:1942 年12 月23 日22 點的態勢

勞斯將軍對瓦西里耶夫卡之戰的描述,是德方主流觀點的一個縮影—如果讓第6裝甲師繼續進攻,第57裝甲軍解救保盧斯第6集團軍的行動會取得成功。然而,文件資料現在毫無疑問地證明,勞斯的判斷是錯誤的。

失去了勞斯第6裝甲師的第57裝甲軍,即將面臨蘇軍的大規模進攻。

第4 裝甲集團軍的危機

第57裝甲軍失去第6裝甲師是一起突發事件,但回想起來,基希納的軍部應該有所預料。曼施泰因從OKH總參謀長蔡茨勒1942年12月23日4點15分通過電傳打字機發來的一封電報獲知了這個令人不安的消息。但是,「頓河」集團軍群作戰日誌在12月23日1點05分便指出了這道命令的意圖。發給曼施泰因的電報中寫道:

根據元首的指示,特此命令:

莫羅佐夫斯克鐵路樞紐和莫羅佐夫斯克、塔欽斯卡亞的兩座機場應不惜一切代價予以堅守並確保其運作。

為此,第11裝甲師已然投入。為接替該師,元首同意抽調第57裝甲軍的部隊渡過頓河。但是,務必堅守第57裝甲軍登陸場,直至從那裡再度發起進攻。必須努力肅清阿克賽河河口至奇爾河河口的頓河東岸河段,以便接替頓河西岸的部隊。

「頓河」集團軍群應報告所採取的措施。運往「頓河」集團軍群的虎式坦克將於12月23日搭乘首列火車在布列斯特跨過邊境線。

這份電報和它所要求的措施——具體說來就是將第48裝甲軍和第11裝甲師、第57裝甲軍第6裝甲師調至莫羅佐夫斯克地域——代表著「冬季風暴」行動就此告終。曼施泰因在回憶錄中為從東向西抽調這些部隊的決定辯解,他這樣寫道:

12月23日下午,非常遺憾,集團軍群不得不顧及左翼愈發惡化的態勢,必須向該地區前調部隊。位於奇爾河下游的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奉命抽出第48裝甲軍軍部和第11裝甲師來恢復集團軍群西翼的態勢,為接替調離的第11裝甲師,第4裝甲集團軍必須撥出一個裝甲師,沒有這個師,下奇爾河防線將無法堅守。

第二天的事態發展足以證明這個措施是何等及時。塔欽斯卡亞機場丟失了,空運補給第6集團軍的渠道也隨之喪失了一個。直到12月28日才奪回該機場。

曼施泰因隨後補充道:「直到集團軍群清楚已無法指望第6集團軍及時突圍時,才痛苦地做出決定,從第4裝甲集團軍的解圍集群抽調一個整師。」56這似乎有些不太誠實,因為幾個小時後(17點40分至18點20分),曼施泰因與保盧斯商討態勢,並籲請他發起突圍嘗試,儘管曼施泰因無法授權他採取這一行動。更糟糕的是,第6裝甲師調離第57裝甲軍後,曼施泰因的參謀長舒爾茨將軍向第6集團軍參謀長施密特將軍保證,他「希望」第57裝甲軍能夠堅守梅什科瓦河北岸登陸場。

許多德軍將領認為「冬季風暴」能夠取得成功,並為該行動的失敗指責希特勒和曼施泰因,但從接下來幾天發生的情況看,完全有理由得出結論,就算第6裝甲師不調離,亦無法改變任何事情。

從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和基希納第57裝甲軍的角度看,12天前為解救保盧斯被圍的第6集團軍而發起的勝利進軍,即將淪為一場勉力求生的恥辱之戰。

結局

12月24日,儘管第4裝甲集團軍轄下的第57裝甲軍面臨著一場顯而易見的危機——蘇軍發起的新攻勢正沿整條戰線蔓延,但曼施泰因的參謀長還是在17點05分與第6集團軍參謀長取得聯繫,並通過電傳打字機進行了10分鐘交流。這一次,舒爾茨承認第57裝甲軍仍處於防禦狀態, 而OKH尚未批准發起突圍行動。儘管如此,他還是轉達了曼施泰因的懇請: 「你們最好能下定決心,發起『霹靂』行動。」

為鼓勵第6集團軍採取行動,舒爾茨瞞哄施密特,告訴他飛機仍能從塔欽斯卡亞機場平安起飛,並稱基希納裝甲軍能夠守住梅什科瓦河登陸場。最後,舒爾茨錯誤地暗示援兵正調往第57裝甲軍,並向第6集團軍的每一位將士致以聖誕祝福。

從當時的情況看,這番交流荒誕不經。首先,舒爾茨沒有告訴施密特, 塔欽斯卡亞機場當天早上已落入蘇軍手中。其次,「頓河」集團軍群此時已判定發起進攻的蘇軍是全新的第2集團軍,至少是坦克第7軍(先前誤判為坦克第23軍)。這個剛剛識別出的坦克軍正穿過第17裝甲師的防禦,向南面的阿克賽河疾進。第三點,舒爾茨對堅守梅什科瓦河登陸場的積極回復純屬幻想,第23 裝甲師已棄守該鎮,勉強守衛著阿克賽河北面的陣地。實際上,24日晨,「頓河」集團軍群的作戰日誌宣布,第57裝甲軍遭到敵人從北面和東北面發起的攻擊,已退守從上庫姆斯基東延至格尼洛阿克賽斯卡亞的陣地,並試圖掩護其側翼。此後,情況不斷惡化,集團軍群記錄道,第57裝甲軍正在激戰,上庫姆斯基實際上已落入前進中的蘇軍手中。舒爾茨的觀點充其量只能說是在第6集團軍即將喪失獲救的一切希望時,為其提供些鼓勵而已。

12月24日17點30分,曼施泰因給陸軍總參謀長發去一封電報,提出了解救保盧斯部隊的新辦法。與以虛假的樂觀和赤裸裸的謊言掩飾其言辭的舒爾茨不同,曼施泰因對第6集團軍險惡的態勢做出了極為現實的評估。他判斷,除非保盧斯集團軍獲得充足的補給,否則,突圍是唯一的選擇,哪怕該集團軍需要6天的準備時間。曼施泰因承認,第57裝甲軍已不適合繼續承擔解救第6集團軍的任務,而頓河以西地域需要黨衛隊「維京」師和第7裝甲師,因而建議「儘快」以第3裝甲軍支援第57裝甲軍,第16摩步師和整個第1裝甲集團軍尾隨其後。他說,要想解救第6集團軍,這些舉措必須在12月31日前完成。曼施泰因在電報結尾處指出:「我無意將另一個集團軍群置於我的指揮下,但我認為此舉勢在必行,我必須要求獲得實施後續行動的自主行事權。」

在某些人看來,曼施泰因似乎在撈取救命稻草,但在目前情況下,這位陸軍元帥(他的集團軍群面對著發生在各處的災難)正思考著戰略性和戰役性問題。他知道非常之時當採取非常之舉。對「頓河」集團軍群和第6集團軍來說可悲的是,希特勒仍在考慮政治性問題。雖然曼施泰因一再要求將三個集團軍群後撤,騰出預備隊並實現行動自由,但就像10月和11月發生在斯大林格勒的情況那樣,希特勒要求堅守高加索地區及其油田。

本文摘自《斯大林格勒三部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國虎式坦克珍貴影像集
巔峰時代的草原重騎兵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