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想要了解一個人,你只需要問一個問題」

「想要了解一個人,你只需要問一個問題」

Lens Hometour系列

_

編者按:「」對你來說是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僅僅將一間屋子當作家。在匆忙的生活中,我們的內心比身體更需要一個棲居地。杜魯門·卡波特的一句話能夠總結「家」的意義:「所謂家,就是你感到自由自在的地方。」

很多人想去旅行,就是希望掙脫日常,去尋找那個「地方」。在這個Lens Hometour系列中,你會跟著我們一起抱著對某座城、某件事的好奇心走上旅途。希望它們能夠給你靈感,讓你在別處短暫地安家。

倫敦London

幾年前去過一次倫敦,因為是第一次,便帶著好奇心打卡了許多大眾(也很美好)的地點:大英博物館、艾比路、貝克街、大本鐘、特拉法爾加廣場……雖然待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卻覺得只與這座城市打了個照面,匆匆忙忙。

這個夏天再次去倫敦,特地避開網紅路線。一路隨性行走,不知不覺竟逛了許多有趣的書店。想起《島上書店》的一句話:「想要了解一個人,你只需要問一個問題:你最喜歡哪本書?」這次,或許也正是書店揭開了倫敦的另一張面孔:老派中夾雜著新鮮的鋒芒。

當然,這次也多虧了幾位熱情的 Airbnb 愛彼迎房東。與他們交談,喝他們沖的咖啡,聽他們推薦去處,也一起消磨了一些時間……雖然只在倫敦待了數日,卻好像真的當了幾天「倫敦人」。

下面,來分享這份文藝但不沉悶的倫敦居住與散步路線。

1

__

「小時候,我跟著軍人父親四處搬家,

我在一個地方居住的時間從未超過兩年。

現在,我在這座房子里住了 20 多年了,

我終於體會到那種人與房子羈絆。」

房東Rebecca

公關,出生於德國,定居倫敦 20 多年

第一站,便是位於倫敦東部、緊挨著肖爾迪奇區(Shoreditch) 的道斯頓區(Dalston)。從前,這裡是幫派的聚集地,毒品、垃圾與犯罪交雜,憤怒的年輕人會燒掉路邊的汽車。1999 年,房東 Rebecca 搬到這裡時,甚至連一杯咖啡都買不到。

而現在,此處聚集了一批藝術家與創意人士,時髦的公寓和商店在街邊探出頭來,留下牆上的塗鴉來宣告曾經的叛逆。

拐出熱鬧的主街再往深處走,便能看到 Rebecca 的房子。我們抵達時,她剛結束晨跑回家,洗了衣服,在廚房裡為兩個兒子準備野餐的食物。

「我和前夫一起買了這座房子。我在19 歲那年遇見他,度過 21 年,然後分開。」對 Rebecca 來說,這裡堆滿了回憶:「旅行紀念品、孩子們的畫……孩子是在那間房裡出生的。」

比起傷感,Rebecca 更想慶祝那些曾經共度的時光。於是,她將房子改為民宿,四年來招待了各種各樣的客人。去年,她受一位以色列房客的邀請去往特拉維夫,在那兒和房客一起為她的兒子慶生。一位老奶奶來倫敦探望兒子時也總愛住在 Rebecca 家,她鼓勵老奶奶出門約會……

「我和房客,對彼此來說都像一本新書。」在這種「讀書」的過程中,Rebecca 慢慢打開了自己:「分手之後,我決定要多說 yes,而不是 no。」

如今,她有了新的約會。一個人在家時,她便靠在客廳的窗邊看書:「我剛看完《消失的愛人》,現在正啃著一本歷史書籍。」

Interview with/

Rebacca

家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家就是一個充滿回憶的地方吧。其實,我在戶外花費了很多時間。我會問自己:如果我無家可歸,那會是什麼感覺?家是一個讓人可以回去的地方。」

在 Rebecca 的推薦下,我們繼續在倫敦東部閑逛,很快就在街角遇到了一家順眼的書店。

Libreria by Second Home

這家書店所在的街道,並不具備開書店的氣質。店裡的男生 Lloyd 說,書店隸屬於一家名叫 Second Home 的聯合辦公場所,由於人們成日對著電腦,於是 Second Home 便在附近開設書店,希望大家能夠獲得短暫的逃離

所以,在這家書店裡,Lloyd 建議人們最好不要用手機。他本人極愛書,曾在聖馬丁學院學習藝術,卻轉入圖書行業工作了 13 年。他苦惱地說:「我總是沒有時間看書。」話雖如此,他半個月就看完一本書的速度還是超越了許多人……

從 Libreria 離開時,Lloyd 又向我們推薦了他曾經工作的水石書店。

水石書店

Waterstone』s

在電子書興起的當下,倫敦這家建立於 1982 的老牌書店依然能夠掏出年收入激增 80% 的好成績。負責人曾對《衛報》分享說:「(好賣的秘訣)其實很老套。你要創造愉快又友好的環境,僱傭友善、愛書、負責且忠誠的店員,千萬別嘗試新花樣。

位於倫敦皮卡迪利(Piccadilly)的水石書店坐落在一座 30 年代的建築中,總共有六層,據說是全歐洲最大的書店。不過,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只好去金融城的水石書店過把癮。

列敦賀市集

Leadenhall Market

走到了金融城,列敦賀市集也就近在咫尺了。市集成立於 1321 年,磚紅搭配墨綠的色調,營造出非常傳統的華麗氛圍。這裡也是某部著名巫師電影的取景地,藍色門面的眼鏡店就是電影中的破斧酒吧

2

__

「巴斯很美,約克郡很棒,牛津也不錯,

可是,如果你想要佔有所有地方的優點,

那就來倫敦,來這裡。」

房東Ted

52 歲,房產主理人,出生於約克郡

第二站是考文特花園(Covent Garden)。比起不羈的肖爾迪奇,考文特花園精緻了許多,再比起也很考究的金融城,這裡則多了幾分輕盈與煙火氣息。當初,奧黛麗·赫本主演的電影《窈窕淑女》就是在這裡取景拍攝。

《窈窕淑女》劇照

「這是全倫敦最棒的地方。」得知我們從考文特花園散步而來,房東 Ted 忍不住誇讚道:「劇院、酒吧、餐廳,你可以得到最好的一切。泰晤士河走兩分鐘就到,南岸也不遠,那兒總是熱熱鬧鬧的。」

Ted 的公寓,外部看起來普通無異,但推開門,便像進入了一個脾氣古怪的巫師的家。牆壁是紅棕色的木頭,室內散放著不少貓頭鷹,還有許多中古品:小雕像、時鐘、畫作……這些都是 Ted 去古董市場淘到的東西。

「說起來你或許不相信,我曾是一位模特。」 Ted 笑著對我們說,「那也是我來倫敦的原因。可我不喜歡當模特,那個圈子裡有太多自負的人。後來,我就轉行去做 DJ 了。」

DJ 了 30 年的他常與 Boy George 同場演出。「不過,你總會想要回到床上睡覺的。」於是,Ted 又一次轉行,開始經營起了這間屋子。「每個來這兒住的人都睡得很好。」

Ted 明白,這間屋子並不會符合大眾的口味,但只要選擇它的人能夠享受其中,這就足夠了。「這種多樣性與包容性也正是倫敦的迷人之處,在這裡,你會遇見很多人。」

Interview with/

Ted

家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一個......一個讓你可以逃開所有喧囂和繁忙的地方,一個你可以"關掉"自己的地方。在家裡,你可以冥想,可以找回真實的自己。」

對你來說,倫敦和約克郡哪個更像家?

「雖然我在約克郡長大,但我覺得倫敦更像家。我在這兒有很多朋友,他們之中有法國人、蘇格蘭人、非洲人、澳洲人,和他們在一起時我更自在。哈哈哈,別告訴我的家人。」

臨走時,Ted 建議我們去南岸看看。「那兒正在舉辦一個非洲音樂節,有很多音樂,有很多人在跳舞。」走到南岸後,我們沒能找到音樂節,反而闖入了一個舊書市集。

南岸舊書市集

Southbank Book Market

南岸舊書市集藏在滑鐵盧橋的底部,簡單的長方形檯子上擺滿了舊書、漫畫雜誌、圖冊以及舊地圖,需要人們靜下心來慢慢翻找。大概是因為太不起眼了,所以這個地方成為了「倫敦的秘密之一」。

逛完市集,再回到滑鐵盧橋面上散步、吹風,會發現這裡平靜得不像市中心。而繼續往前走,就又能回歸熱鬧。兩種氛圍,不過幾步之遙。

午餐在Monocle Cafe解決。販賣美好城市生活的雜誌所開設的 Cafe,也是一樣小而精緻。肉桂卷、雞排三明治、拿鐵……正值用餐時間,在周圍上班的人們都湧入店中,體面地飢餓著。

查令十字街 84 號

84 Charing Cross Road

和 Ted 聊天時,他提到了赫赫有名的《查令十字街 84 號》。聽說地址所在的馬克斯與科恩書店早已關門,但還是忍不住要去看看,畢竟,那兒曾裝著女作家與書店經理之間的美好故事。

來到 84 號,果然不見書店,只在快餐店旁的牆上看到一個紀念銘牌:

不過,我們發現了另一家書店:福伊爾(Foyles Bookstore)。這家書店成立於 1903 年,一對十幾歲的兄弟沒考上公務員,卻依靠販賣公務員教材慢慢撐起了一間書店。

如今,藝術書與童書是福伊爾的特色。感興趣的人,大可探訪查令十字街的這家福伊爾,一共五層樓,消磨上半日都不會厭倦。

蛇形畫廊

Serpentine Gallery

海德公園也是房東 Ted 的推薦之一。讓人驚喜的是,在這樣一個大眾的地點之中,藏著一個很小眾的去處,就是蛇形畫廊。

我們抵達時,這裡正在舉辦當代藝術家夫婦克里斯托和珍妮(Christo and Jeanne-Claude)的作品。克里斯托還用7506 個彩色油桶在蛇形湖上建起了一個梯形金字塔。據說,藝術家本人只想要創造一些很美的景色。

看完展覽之後,可以到蛇形畫廊的書店裡看看。地方雖然不大,但有著很多高質量的畫冊與藝術書,我們在這裡收穫不少。

3

__

「做飯時,我會問房客們要不要來吃。

他們有時也會做飯給我吃。

我想,對很多房客來說,

我不像房東,反倒更像是一位母親。」

房東Caz

自由紀錄片導演,倫敦人

我們的第三站位於倫敦南部,大衛·鮑伊正是出生於此。房東 Caz 形容說,這裡「向來不夠時髦」,但她很喜歡這裡的寧靜。

所以,Caz 在這裡買下了一套公寓。公寓的樓下是一塊很大的綠地,Caz 在等待我們時順手剪了一些綠植,回到公寓後便插在花瓶中。她說:「這個舉動雖然傻傻的,但我喜歡給人們一些驚喜。」

她是一位紀錄片導演,卻從不因忙碌而放棄打理生活。「我很喜歡整理東西,我要讓它們都有自己的歸屬之地,那讓我能夠重新充滿力量。」

事實上,房子的設計也由 Caz 一手操辦。她想盡辦法讓更多的陽光傾入室內,再搭配黃色調的內飾,整個空間看起來十分溫柔。

「有個年輕的男孩兒曾來到這裡。他的父親突然過世,為他留下了百萬遺產以及一堆沉重的雜務。他只有 23 歲,卻不得不扛起這一切,每天都過得焦頭爛額。」 Caz 陪伴他度過最崩潰的日子。

她對我們直言:「我是一位單身母親,但不用為我感到抱歉啦。」她享受現在的生活,有人到訪時,她會用心地安頓對方,分享一切美好又細碎的生活小事。一個人的時候,她便待在花園的小屋裡,「坐著,抽煙,看書。」

Interview with/

Caz

家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當人們在設計他們的家時,我總會說,在一個家裡,你真正度過最多時間的地方是餐桌,尤其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大概,這些時光就是『家』吧。」

得知我們正在探索倫敦的書店後,Caz 建議我們去布魯姆斯伯里區(Bloomsbury)看看,那裡的文化氣息濃厚,吸引著許多作家前往。

倫敦書評書店

London Review Bookshop

這是《倫敦書評》於 2003 年創立的獨立書店,專註於文學、當代小說與詩歌,知識分子氣質濃厚。書店表示:「我們想要按照《倫敦書評》的標準來呈現我們的書架:高知卻不自負,專註卻不偏袒。」

另外,我們還偶遇了一家名叫magMA的書店。剛走入店中時沒覺察出它的特別,而下樓走進地下室,會發現這裡全是雜誌!

人生教育學院

The School of Life

在網上關注阿蘭·德波頓的人生教育學院已久,沒想到他已經在倫敦開設了實體店。這裡關注自我、感情、工作與內心,感到迷茫的人,或許能夠找到一絲平靜,甚至找到答案。畢竟,老闆阿蘭·德波頓本人常常一語點醒夢中人,譬如:「戀人分手之際,還能把話說得平和得體的,肯定是已然變心的那一個。」

店員對我們說,店面的樓下會舉辦課程或 workshop,阿蘭·德波頓本人也常來店中。對他感興趣的人,不妨找准機會,去偶遇這位「人生導師」。

Gay』s The Word & Skoob Book

這兩家書店又是我們的意外收穫。Gay』s The Word 就在人生教育學院旁邊,專門收集與同性戀群體相關的出版物。80 年代中期,它曾被冤枉為一家販賣黃色讀物的地方,還好人們支持它存活了下來。後來,許多作家都在這裡舉辦過活動,譬如艾倫·金斯伯格。為王爾德寫傳記的作者也曾在這裡與人們交流。

Skoob Book 則是一家位於地下室的二手書店。藏有 55,000 多本二手書的空間看起來有些凌亂,店員們在低聲愉快地交談著,氣氛很隨意,絲毫沒有書店的架子。

在回程的公交車上,許多人的手中都捧著書。看著這幅景象,突然想起以前曾和朋友討論過的問題:如果用 6 個詞或物品來描繪倫敦,你會選擇什麼?

當時的回答大概是「雨傘」「大本鐘」「口音」云云,現在想來,大概要加上「書店」才行。如果你也有計划去倫敦,不妨在行程里添上一家稱心的書店吧:)

出品: Lens Brand Lab /策劃: Algae

文: Yaoyao /攝影:宇華

協調: Qin Wenqian, Wang Jieyi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ens 的精彩文章:

其實,你的孤獨只是說說而已
親愛的,你何必忙碌不停

TAG:Lens |